苦熬10年,老莺歌终于迎来了篮球生涯上新的起点!

文章首发于微博:北方公园NorthPark

苦熬10年,老莺歌终于迎来了篮球生涯上新的起点!

32 岁的时候,乔丹退役又复出了,姚明退役两年了,科比拿了第五个冠军戒指;而 Andre Ingram 刚刚打上人生第一场 NBA 比赛。

在这之前,头发灰白的他在 NBA 下属的发展联盟里打了 10 年。他苦练三分,熬成了这个低阶联盟的历史三分王。这期间无数去海外、去别的职业联盟打球的机会,他都放弃了。因为他的目标只有一个:进入 NBA。

然后事情就真的发生了。湖人管理层昨天将他从发展联盟召到队里,他有机会代表湖人队出战本赛季剩下的两场常规赛的比赛。要知道看到 Magic Johnson 亲自跟他见面的时候,他还以为自己要被踢出球队了。

这真是一个太好的故事。好得让人觉得像洛杉矶这座城市所盛产的电影剧本。

NBA 之所以是地球上运作得最好的商业体育联盟,不仅在于产品,还在于品牌。通过大量品牌工作、社群建设,现在的 NBA 其实和好莱坞类似,向全地球人输出了良性某种普世价值:包容多远、相信热爱、良性竞争、底层关怀。就像它的口号:where amazing happens。

但就像好莱坞那样,这种普世关怀被展示多了,让人觉得不是很真实。看着魔术师约翰逊在视频里那张笑笑的胖脸,你很可能会觉得这不过是又一场资本家的 PR,是 NBA 这个商业联盟打造自己人文关怀的公关把戏。反正季后赛已经没希望了,拿最后两场无关痛痒的常规赛来做做品牌,怎样都划算。

所以我昨天刚看到湖人签约老莺歌的时候,一方面觉得感动,一方面又隐隐觉得湖人管理层实在太会做 PR 了。

当然两者不冲突,只是后者会稍稍冲淡前者。如果是真正认可老莺歌的能力,相信他能为球队做出贡献,干嘛非得等到最后两场无关痛痒的比赛才召回他呢?非得搞得这么“挽尊”?

但显然老莺歌没管这么多。

今天的比赛里,他 8 投 6 中19 分 3 篮板 3 盖帽,表现堪称完美。赛后,队友、对手,著名不著名的球星,都在 Twitter 上向他致敬。

这很像科比退役前打的最后那场比赛。对球队来说那场球输或赢,什么都改变不了。在一场无关痛痒的比赛竭尽全力,拼死拼活,扔出生涯最高的 50 次投篮,打到虚脱。如果你稍微有点明星包袱,如果你对篮球的爱不是真那么纯粹,你是不会这么做的。本质上那是一个 social party 不是一场比赛,大家就是来看你这个名宿溜两步。

但科比就是那么干了。

可能“被佛系”了太久,我们有时候会怯于表露自己对某项事物的珍视。明明是心里最看重的东西,但因为怕失败,怕丢脸,怕竞争,怕显得自己太 aggressive,假装自己毫不在意。

在这一点上,老莺歌最让人尊重的一点,和科比是一样的:他眼里只有自己的目标,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不在意追寻路上潜在的损失。要知道发展联盟的球员年薪最高是 2.6 万美元,为了赚钱帮补家用,他得去当数学家教;第一个女儿出生后,他有一年没打职业比赛在家照顾女儿,为了不影响正在攻读学位的老婆——哪个篮球运动员会为了照顾女儿休赛一年?

New York Times 昨天采访了老莺歌,文章最后一段引用了老莺歌说的一句话——

“In no way do I look at this as the end of something,” he said. “Quite the opposite.”

这句话给了我莫大的释怀:在老莺歌眼里,哪怕只有两场什么都影响不了的比赛能打,这次的召回,但对他来说这并不是一次“挽尊”或者PR策划,不是他所处的环境和体系对他坚持的奖赏,也不是他给自己一段生命的“交代”,或者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

这就是篮球。这是他篮球生涯上一个新的起点。

This is why we pla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