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學者李約瑟一個問題困擾中國幾代人

上個世紀英國學者李約瑟提出了著名的:‘’李約瑟難題"其主題是:"儘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作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

英國學者李約瑟一個問題困擾中國幾代人


首先,不究其原因,我認為這個問題對中國有很大的意義,在歷史中,直到十六七世界,中國的科技都佔一半以上,同時我們泱泱華夏又擁有幾千年文明史。而到十九世紀,我們的文化象徵著愚昧,落後。而科技比例驟降到0.4%,中國和西方不僅在科學技術上一個大起,一個大落。更在世界文明國家中,地位是一落千丈。李約瑟之問正好的觸碰到且深刻的刺激到了中國人,對此,我們對自身的反思更加深刻,對外國的先進東西瞭解更深。這對於我們國家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

英國學者李約瑟一個問題困擾中國幾代人


其次,在究其原因,我們的科學技術不能稱為科技,只能稱為技術,況且我們的技術是經過多少輩人的經驗積累起來的,只能說其是知其所以不知其所以然,只要實用就行,一般不究其本質。這是近代科學不能在中國產生的原因之一。

在其次就是沒有產生科學技術的政治土壤。中國人總想以個人道德來代替各種制度和技術,例如海瑞,總想著以個人道德來彌補制度上的缺陷,最後結果是個人道德之長難以彌補組織技術之短,這說明中國在制度管理上有很大的缺陷,同時也影響了中國資本主義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

英國學者李約瑟一個問題困擾中國幾代人


中國以科舉取士,但其“學而優則仕”學習是為了“貨與帝王家”內容更是四書五經,三綱五常,遏制了思想。這就與科學技術發生了嚴重的偏離,就連一本《開工天物》幾百年沒有都沒有市場,最後還是在海外發揚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