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派到坪地街道实践锻炼的7名干部活用政策破解难题

惠盐高速开口工程顺利移交全部施工作业面;丁山河综合整治项目土地整备获突破性进展;外环高速更是开创市、区先河,成功完成3家化工企业的征拆签约……在为期3个月的征拆工作中,龙岗区委抽调到坪地街道参与土地整备实践锻炼的7名党员干部肖美兰、刘淼、杨立华、范玉琪、刘战红、许雪梅和赖瑞聪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配合土地整备中心助推街道多个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取得显著进展和突破。

如今,土地整备实践锻炼工作已经圆满结束,7位抽调干部收获的不仅是喜人的征地拆迁成绩单,更有令其受益无穷的宝贵基层经验与工作心得。

选派到坪地街道实践锻炼的7名干部活用政策破解难题

7名抽调干部探讨征拆工作情况

统一立场

将沟通“抗力”化作征拆“合力”

如何有效与业主、权利人沟通,是征拆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认清定位,统一立场。”在抽调干部——龙岗区住建局建筑业管理科科长杨立华看来,让居民生活更便利更美好,本身就是重大工程项目的根本意义。因此,与其反复争辩僵持不下,不如一开始便站在征拆对象的角度,和对方一同思考如何解决一系列阻碍和困扰。抽调干部——龙岗区教育局办公室主任范玉琪,更是将征拆沟通形象地比作土地整备中的学生家访,“用学生愿意听的方式,讲学生容易懂的话语,家访如此,征拆谈判也如此。”

带着这样的思路,在惠盐高速改扩建项目中,杨立华和征拆队伍成员认真听取居民声音,积极协调建设单位将路面涵洞增高拓宽、部分路段建设隔音屏等建议纳入改造方案,范玉琪则创造性地搭建了项目方与居民的对话平台,有效提升了征拆签约效率。

怎样掌握沟通技巧,与征拆对象成为知心朋友?善于抠细节、找方法的抽调干部——龙岗区政协办公室秘书科科长刘淼在学习征拆政策法规之余,还随身携带多本伟人、党员干部下基层的书籍、传记,深入挖掘与居民密切沟通、深入交流的秘诀。连续3个月锲而不舍的坚持,让刘淼逐渐从征拆新人成长为谈判熟手,配合土地整备中心完成多项花园河综合整治工程的征拆签约。

“除了与业主沟通,团队之间的紧密交流同样尤为关键。”抽调干部——龙岗区低碳循环发展办主任肖美兰只要有空,便会积极与其他干部、征拆攻坚组成员聚在一起交流探讨,“这样的交流几乎每一次都有意外收获。”短短3个月,大家不仅掌握了丰富的谈判技巧,更在集思广益的过程中一次次找到解决问题的新灵感、新思路。

选派到坪地街道实践锻炼的7名干部活用政策破解难题

抽调干部刘战红与业主现场沟通

活学活用

找方法攻克征拆“未知数”

“不仅要把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啃熟嚼透,其他各类政策也要熟悉乃至精通。”实践锻炼期间,抽调干部——坪地街道宣传部副部长许雪梅对于政策的活学活用有着深刻感悟。在丁山河综合整治工程中,有着多年集体资产管理经验的许雪梅从相关政策中找到突破口,将征地拆迁工作与周边城市更新项目巧妙结合,配合土地整备中心连续完成多户征拆签约,这种“城市更新+土地整备”征拆模式在坪地街道尚属首例。

而在环城南路工程项目中,一名业主由于补偿款额度太低等问题迟迟不肯签约,抽调干部——龙岗区统计局稽查科科长刘战红与攻坚组成员另辟蹊径,立足安置房置换政策,为业主量身定制最划算、最实用的房屋置换方案, 帮助这名长达8年不愿配合拆迁的业主化解后顾之忧,顺利完成签约。

在坪地街道领导和土地整备中心主要负责人看来,7位抽调干部不仅凭借自身专业优势,帮助街道攻克了多项征拆难关,更通过源源不断的创新思路,为街道土地整备工作注入新活力、找到新“处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