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反电信诈骗中心:大数据防骗 为百姓挽回20亿元

探秘反电信诈骗中心:大数据防骗 为百姓挽回20亿元

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反电信诈骗中心

骗子正行骗

拦截电话已打来

在反诈中心“拦截处置响应室”,20多名警员正在电脑前严阵以待。忽然有了警情,一个警员拿起电话开始工作:“您是不是刚接到一个来电说您涉嫌刑事案件,然后让配合他们协助调查吧。您别信他……”

王琪介绍说:“这些诈骗电话各有特点,我们根据这些特点,通过大数据的运用,先建成一个模型,互联网企业拥有相关的技术,我们民警有自己的侦查思路,二者配合,找到合适的切入点,然后将这个模型加入到通讯企业的数据库,一旦事主接到电话,系统会显示他正在接诈骗电话,同时还能告知我们,是哪种类型的诈骗。我们就会立即按事主的号码拨打过去,争分夺秒劝阻。”目前,这个系统的准确率大约在90%左右,即使警方实在劝服不了受骗者,也能通过电信企业阻断骗子的电话,让银行短时间内终止事主名下账户的汇款操作,先强行拦截,再想办法劝说。

拦截止付被骗款

只用几秒钟

以往,警方在接到受骗报警,需要先办理一系列手续,再到银行协商冻结汇款,而骗子在极短时间内,早将账户钱款转移一空。现在,反诈中心电信案件侦办平台上,整合了全国1000多家银行和各种第三方支付平台,民警可以在办公室里完成对银行资金流的监控和快速查询,以及追踪冻结止付。只要接到报警,民警则会立即根据账号信息,冻结已汇出的款项。目前,对涉案银行账户的查询、布控、冻结和止付,耗时已从原来的按小时计算,变成了按秒计算。去年,他们冻结了已打到骗子账户上的汇款12亿元,返还给受骗群众。

只要说这5句话

肯定是骗子

在反电信诈骗领域里,苏兴博中队长不仅擅长实战,也是搞宣传的行家里手。他几十次走进学校、社区、企业,宣讲防诈骗知识。针对危害最严重的“冒充公检法”类的诈骗,他总结出“五个肯定”。“凡是出现这五种情况,电话那头肯定是骗子。”

这五个“肯定”是:

1、说“我帮你把电话转接到公安机关”的;

2、说“你可以拨打114,核实一下我的电话号码”的;

3、提出“我们这个是专案,保密性非常强,绝对不能跟任何人提到,家里人也不行,别的警察也不行”的;

4、要把全部财产转移到“公安机关安全账户”的;

5、让事主自己登录一个网址,查看自己通缉令的。

“与其病了之后盼着找个好大夫,不如强身健体不得病。就算我们拦得再准再快,也总会有漏网的。自己不上当,就是最好的反诈。”苏兴博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