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看守所呆了一个月,检察院没有批捕,取保候审,那接下来会怎么样?

烈火灼心13166

您好,根据提问,信之源律师作出以下解答
第一: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第二:刑事案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批捕仍属于侦查阶段,所以批捕一般在刑事拘留期间执行,也就是不超过三十七天。  即使是逮捕也是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的,不过比不批捕难度要大一些。
第三:取保候审是有期限的,如取保候审即将到期的,执行机关应当在期限届满十五日前书面通知决定机关,由决定机关作出解除取保候审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并于期限届满前书面通知执行机关。
第四: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能够办理取保候审并不代表不用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如果经过侦查确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却有犯罪事实,那么法院最终会根据案情依法判处相应的刑罚。


所涉及具体条款如下: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

最后,由于事关犯罪嫌疑人的程序权利以及保障以及切身利益,建议您先预约信之源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让律师给您具体专业意见建议。

点击头像,关注信之源律师事务所,一支由多名经验丰富法学博士组成的金牌律师团队,为您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解答。


信之源律师事务所

取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贯穿于整个刑事诉讼阶段,包括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根据题主问题描述,取保候审应该是发生在侦查阶段,由侦察机关在拘留期满后提请检察院逮捕,检察院做出不予逮捕决定书,公安机关(侦查部门)就应当放人,办理取保候审,但不影响对案件的继续侦查。也就是说,接下来,侦查机关继续侦查,侦查期满或者证据收集完毕后将案卷材料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认为可以取保候审,会继续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并在法律规定的审查起诉期限(通常为一个月,案情复杂可延长半个月,证据不足可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补充侦查以两次为限,每次不超过一个月,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后,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内,做出提起公诉或者作出不起诉的决定。检察院提起公诉后,由法院进行审理,法院会再次作出是否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决定,也可以决定先行羁押。

总之,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强制措施,并不意味着不构成犯罪。在现实司法实践中,取保候审比较困难,以羁押为常态,取保为例外。取保的条件一般为,要么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如危险驾驶的刑罚就为拘役加罚金)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比如单处罚金);要么可能会被判处缓刑(如交通肇事中取得被害人谅解,共同犯罪中的从犯,首次犯罪危险性较小等)。

取保受审意味着你所犯罪行较轻,可能被判处拘役、缓刑,或者罚金,但是取保并不意味着你在整个刑事诉讼阶段可以高枕无忧,你还是得遵守司法机关的规定,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不能联系不上);(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随叫随到);(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不得妨碍对案件的侦查)。同时,司法机关还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要求被取保候审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二)不得欲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对违反上述取保受审规定的,可以逮捕。

取保不易,应当珍惜。


微言法义

检察院没有作出批准逮捕决定,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司法实践中分几种情况:

1、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涉嫌犯罪,检察机关会作出不涉嫌犯罪不批准逮捕决定。这个时候取保候审的结果是公安机关会在法律规定时间内解除取保候审决定,如果是财产取保候审会依法退回取保候审金。

2、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涉嫌犯罪,但涉嫌的罪名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刑罚的,检察机关会作出涉嫌犯罪无逮捕必要,不批准逮捕决定。这种情况,公安机关会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但审查起诉的结果又要分几种情况:

一是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证据确实、充分,检察机关将提起公诉,法院将开庭审理并作出判决。比如:索要债务进而非法拘禁他人构成非法拘禁罪;

二是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证据也确实、充分,但犯罪情节轻微、危害不大。检察机关可以作出不起诉处理。比如:故意伤害罪(轻伤害),双方是领里纠纷,案发达成赔偿协议,并履行到位。犯罪嫌疑人无前科,这种情况下是可以作出不起诉处理的。


刑辩律师在你身边

问题意见

一、接下来的大致程序:

1.侦查机关(一般为公安机关)继续侦查;

2.侦查终结,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期间可以退回补充侦查,然后再移送审查起诉),审查起诉阶段由检察院决定是否取保候审,办理手续;

3.审查起诉终结,移交法院审判。审判阶段由法院决定是否取保候审,办理手续;

4.如果判刑,将收监;如宣告缓刑,则不予关押。

二、如果查明没有犯罪事实:(1)在侦查机关(公安机关)会撤销对你的侦查;(2)到检察院(公诉机关)会对你作出不起诉决定;(3)到法院(审判阶段)会宣告你无罪。

问题中交代,检察院不批捕,说明涉嫌的不是重罪,且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所以办理了取保候审手续,后面即使罪名成立,适用缓刑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刑事诉讼程序

刑事诉讼程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按顺序依次是: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

1.侦查阶段,主要是收集、固定相关犯罪证据。(1)认为证据充分了,就可以移送检察院(公诉机关)审查起诉;(2)如果查明没有犯罪事实和证据,可以撤销对你的立案侦查。

2.审查起诉阶段,主要是审查犯罪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1)如果认为符合起诉条件了,就可以移送法院审判。(2)如果查明没有犯罪事实,作出不起诉决定。(3)如果认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可以退回侦查机关(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然后可能重新审查起诉。

3.审判阶段,主要是审理(审查)案件事实和证据,根据证据证明的事实,分情况依法作出裁判,(1)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认定有罪;(2)证据不足的,作出证据不足的无罪判决;(3)查明被告人没有犯罪事实的,宣告无罪。

4.审判阶段第二审程序,被告人对法院裁判不服的、上级检察院可以提出抗诉,启动第二审程序。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113条~第234条等。


吴竹兵律师

本人只能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如有不同情况可以在评论栏讨论!

因为人民检察院没有批捕(批准逮捕),刑拘(刑事拘留)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取保候审),接下来会怎么样?刑拘、取保、逮捕这些强制措施就不解释了,只对你提这个问题来简单说说。

不知道你是因为什么原因检察院作出不予批捕决定的,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的,大多是因为证据不足。取保候审后,你还是犯罪嫌疑人,后续办案民警还会找你讯问,调查落实相关的证据,如果证据确凿会重新提请逮捕,检察院会作出逮捕决定。不过因为证据不足取保的话,一般不会逮捕。公安机关如果没有新的证据就会对案件侦查终结,制定起诉意见书,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决定,根据具体情况由检察院作出起诉和不予起诉决定。



侦查终结后,有可能还会根据案情需要对你进行讯问,可能会有一到两次的补充侦查。作出不予起诉的就没什么事了。如果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你就找好律师等着法院审理案件吧。

大体就这么个情况,具体细节太多,不是几句话能说清的,也不知道你犯的是什么案件,为什么不批捕,这个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实在不放心就找个懂的朋友或刑事方面的律师,把具体情况告诉他,问问他们怎么说!


回答的很笼统,不过取保候审一般就没什么事,保证随叫随到就好。法制社会,不要做违法犯罪的事。

希望能帮到你!


这个杀手不太愣

拘留最长期限多少?

看守所呆了一个月没被批捕就是刑事拘留了一个月,按照法律规定公安可以拘留的最长期限是30天,该期限内如果公安认为有批捕必要性就需要在这期限内上报

检察院,检察院需要在7天内作出批捕或不批捕的决定。需要注意的是:30天+7天,是不能以任何理由延长的。

所以如果某人在没有被批捕的状态下在看守所被关押超过37天,办案人员就是超期羁押,是违法的。

没有被逮捕就没事了吗?

拘留,逮捕,取保候审都是刑事强制措施,简单说是办案机关在案子判决前根据嫌疑人的人身危险性、对案件的影响等因素决定是否把人羁押进看守所里。取保候审虽然嫌疑人在外面,但其活动范围也是受限制的。

所以即使没有被逮捕,被取保候审后,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且要保证随传随到。

案子进展到哪个阶段了?

一个刑事案件从立案开始要经过三个阶段,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相对应的办案机关是公安、检察院、法院。

虽然批捕或不批捕的决定是由检察院作出,但是这仅是强制措施变更审查,并非对全案的审查,所以案件仍是在侦查阶段,由公安机关承办。

只有当案件基本事实调查清楚,初步形成定罪量刑的证据链,公安机关才会将全案移送检察院。所以你在取保候审期间仍会被公安机关讯问。

取保候审成功能否缓刑?

一般情况下如果能取保成功,嫌疑人大都是罪行较轻,社会危害性比较小的,所以总体上判处缓刑的机率比较高。但也有一些案件例外,比如醉酒驾驶,虽然该罪名判处刑期很短,但对于酒精含量超过200、造成他人经济损失或人身伤害的都是很难缓刑的。

总之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法解千愁

走到检察院审查逮捕环节,说明已涉嫌犯罪了,检察院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后被取保候审,有以下几种可能:



一、构成犯罪,但无批准逮捕必要。这种情况,说明犯罪嫌疑人社会危险性小,可以不采取逮捕措施,取保候审也能够保证诉讼的顺利进行。

二、构成犯罪,但身体条件不适合羁押。一般是那种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看守所也不愿意接收的。还有就是怀孕的妇女,正在哺乳婴儿的妇女。

三、构成犯罪,但犯罪情节较轻。判处有期徒刑的可能性非常小的,一般只能判处拘役、管制或者独立使用附加刑的。

四、事实不清,证据存疑。犯罪嫌疑人有一定的嫌疑,但目前证实其涉嫌犯罪的证据不够确实充分,无法排除合理怀疑的,需要进一步侦查取证。




不管是以上哪种情况,既然被取保候审了,说明还是在刑事诉讼程序中,要遵守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随传随到,积极配合调查。

如果是第四种情况,公安机关如果侦查有新进展,有新的证据,并且认为对犯罪嫌疑人还是要羁押的,可以重新提请检察院审查逮捕的。

一般情况下,刑事案件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下一步就是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然后是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最后由法院审判。


难得湖涂先生

首先取保候审期间一定要遵守相关规定,要不然取保候审机关有权没收保证金,严重的从新收监。

至于取保候审后如何,要看你被取保的原因是什么,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这种情况又分两种,第一,侦查机关如果已经将你的案件查尽还是如此,到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就解除取保候审并退还保证金。第二,如果取保后侦查机关经过侦查又发现新的情况,可以再次向人民检察院提起批准逮捕。二是无社会危害性,无逮捕必要。这种情况还是要经过法院判决,但一般都不会判实刑,等法院判决后或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后解除取保候审并退还保证金。


弈寒1

首先解释一下在看守所呆了一个月是怎么回事。

看守所的这段时间叫做“刑事拘留”,这是侦查机关对于犯罪嫌疑人进行强制措施的第一步。


刑事诉讼法对于拘留规定的最长期限是37天

侦查机关提请审查批捕时间最长30日+检察院审查批捕时间7天

也就是说,在看守所最长住到第37天,你要么会收到逮捕证,要么就会不批捕被释放。

如果是前者,就会继续在看守所呆到案件判决生效后发到监狱执行。

如果是后者,法律上叫做变更强制措施,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取保候审,二是监视居住。


题主属于取保候审的情况。

那么,取保候审意味着什么呢?

目前公安机关有时确实有时释法工作做的不到位,以至于很多人以为既然释放了,就完全没事了。

其实不是这样的。

刑事案件办理的大体流程是这样:

公安侦查-检察院批捕-公安继续侦查-检察院审查起诉-法院判决-监所执行

人虽然取保候审,但是一个案件的流程还在继续进行,“候审”的意思就是等候审查。

有以下几种情况,嫌疑人可以被取保候审:
  1.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单处附加刑
  2. 不至于发生社会危险
  3. 严重疾病、怀孕或哺乳期女性
  4. 羁押期满,案件尚未办结
取保候审以后,案件并没有结束,仍然在司法机关按照上述流程进行流转。

公安机关侦查完毕后,会移送检察院公诉部门审查起诉。接下来会有两种情况。

1、如果检察院经审查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会做出不起诉决定,并告知当事人。

不起诉的情况主要包括情节轻微、证据不足等等。

不起诉决定生效后,一个案子就终结了,取保候审也会结束,人也就没事了。

2、如果检察院经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会向法院进行起诉,并将所有案卷材料移送法院。

法院立案后,首先会把人传唤到法院(取保候审期间必须随传随到),送达起诉书副本、告知诉讼权利等等。

然后,法院会安排庭审,再次把人传唤到法院,开庭审理。


判决结果出来以后,法院会把人传唤到法院进行宣判,并送达判决书。

如果判决的是实刑,就会直接收监执行;如果判决缓刑,就不会收监,告知人到社区矫正部门去报到。

注意:取保候审期间必须遵守相关规定,比如未经批准不得离开居住地、及时报告联系方式变动、随传随到等等,否则司法机关随时可以再次变更强制措施,做出逮捕决定并收监。


徐言法事

取保候审,是刑事强制措施的一种,检察院侦监局对你不批准逮捕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案件证据不充分,尚未达到批准逮捕的条件,这样公安机关会继续侦查的,你在取保期间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二是你所处罚罪行和你实施犯罪的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无逮捕必要,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也没什么危险,下一步,案件就该移送到公诉局了,最后法院开庭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