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西安交通大学读研,你的导师很有可能是80、90后!

他们,是为师者,敬业爱生,只盼桃李满天下;他们,是科研人,锐意创新,一朝伟绩刻丰碑。青年之模楷是对他们的赞颂,邦国之荣华是对他们的希冀。近日,

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届“十大学术新人”出炉,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每位科研达人的“必杀技”。

电气学院丁涛

来西安交通大学读研,你的导师很有可能是80、90后!

人居学院王志华

来西安交通大学读研,你的导师很有可能是80、90后!

王志华,1985年生,讲师,硕士生导师。2015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节能及可再生能源利用。2015年7月进入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入职以来主讲建筑节能新技术等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基金、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一等)、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基金、陕西省博士后基金(特等)等9项科研项目,现已在Applied Energy、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Energy and Buildings、《太阳能学报》、《制冷学报》等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0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SCI单篇最高影响因子为7.182,《制冷学报》高被引论文奖1篇,西安市第十六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1篇。

人文学院王瑜萍

来西安交通大学读研,你的导师很有可能是80、90后!

王瑜萍,1984年生,副教授。2014年在中南大学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癌症患者的身心适应及创伤后积极改变、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等。2014年9月进入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入职以来主讲心理学基础、医学心理学等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陕西省博士后基金等4项科研项目。现已在Psycho-oncology、Quality of Life Research、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Journal of Pain and Symptom Management等国外刊物发表SCI/SSCI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8篇,SCI单篇最高影响因子为4.04。

管理学院刘汕

来西安交通大学读研,你的导师很有可能是80、90后!

经金学院李江龙

来西安交通大学读研,你的导师很有可能是80、90后!

李江龙,1990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委会委员。2016年在厦门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被厦门大学授予学生最高荣誉“嘉庚奖章”,厦门大学优秀毕业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环境经济与管理。2016年7月进入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入职以来主讲产业经济学等课程,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等5项科研项目,现已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金融研究》、The Economics of Transition、Energy Economics、Applied Energy、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等

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7篇,其中1篇论文入选ESI热点论文,2篇论文入选ESI高引论文。入职一年多以来,以西安交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SSCI和SCI学术论文8篇,其中6篇为第一作者,2篇为通讯作者,SCI单篇最高影响因子9.122,出版著作《中国的能源转型:环境治理约束视角》。研究成果获国家能源局“能源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材料学院:张伟

来西安交通大学读研,你的导师很有可能是80、90后!

能动学院:陈良

来西安交通大学读研,你的导师很有可能是80、90后!

陈良,1984年生,副教授。2015年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低温制冷技术、微纳尺度能量转化与传递。2015年7月进入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入职以来开设并主讲了研究生全英文课程Thermal Management and Cooling Technology of Electronic Packages and Data Center,并

建设了全校首门研究生MOOC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装备预研领域基金及国防重点实验室基金,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及企业合作项目,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国防973等GF重点项目。现已在Carbon、Nanoscale、Journal of Heat Transfer等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13篇。

化工学院:陈鑫

来西安交通大学读研,你的导师很有可能是80、90后!

数学学院贾骏雄

来西安交通大学读研,你的导师很有可能是80、90后!

生命学院靳国瑞

来西安交通大学读研,你的导师很有可能是80、90后!

靳国瑞,1986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4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子影像探针、再生医学、纳米医药等交叉学科。2015年9月进入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入职以来主讲生物材料、功能生物材料、纳米生物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等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陕西省博士后基金等6项科研项目。现已在Chemical Reviews(IF:47.928)、Chemical Society Reviews(IF:38.618)、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IF: 12.124)、Trends in Biotechnology 2016 (IF: 11.9)、Biomaterials、Nanoscale、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Acta Biomaterilia、Chemical Communications、Drug Discovery Today、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and Biopharmaceutics、Polymer Chemistry等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5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17篇,SCI单篇最高影响因子为47.928,已在针对干细胞促进组织再生机理和癌症诊疗等临床问题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转化潜力的科研成果。

来西安交通大学读研,你的导师很有可能是80、90后!

西安交通大学“十大学术新人”奖评选活动是学校遴选青年学术带头人的重要措施,评选范围是近三年新进校的教师。参评者除具备敬业爱生、为人师表、师德高尚的基本条件外,还应思维活跃、勇于创新,特别是在学术前沿和交叉领域做出贡献。如今的西安交通大学是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哲、教、艺等10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师资队伍中有两院院士35名、国家级教学名师6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1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92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0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23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及“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8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29人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234名、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11名。学校一直致力于培养崇尚科学、求实创新、勤奋踏实、富有社会责任感和高尚品质的杰出人才,保存、创造、传播知识,为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不断做出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