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厂员工要加工资,日资老板想出损招,工资没加工作加了

老牛五十多岁了,在工厂里干了大半辈子。年轻的时候,他在老家一个国营机械制造厂当后勤维修工。90年代末,离开老家,开始了打工生涯。

2005年,老牛辗转到了惠州,进了一家日资汽车配件厂。当时,这家工厂在惠州有三个分厂,产品全部外销,从不给中国的日资汽车厂做配套。

老牛是厂里的调机师傅,每周上班五天八小时,月薪1800元,包吃住。有时下班了,厂里也会要他过去“盯一阵”,等于义务加班。当时这家厂的加班费只有一小时三块钱。

汽配厂员工要加工资,日资老板想出损招,工资没加工作加了

第一次加工资风波

2008年,厂里辞了一部分员工,随后,厂里也不再包吃住,改发一百多元的生活补贴。

老板把三个分厂合并为一个厂。合并后的厂里还有一千多人。合并后不久,员工发现自己的工资要比其它分厂低,于是开始闹了,但是厂里不会轻易松口,承诺第二年涨工资。

第二年工资依然没涨,这次是全部产线都瘫痪了,没两天老板就让步。全厂的底薪、生活补贴都增加了,还买了公积金。

他们中的普通参与者没受什么惩罚,还领到了“站岗”那个月的基本工资。不过,几个带头刺儿头都被安排扫厕所或者清洗零件一类的脏活,逼得他们纷纷辞工走人。

这次过后,老板打起了自动化的脑筋。

汽配厂员工要加工资,日资老板想出损招,工资没加工作加了

自动化流水线

2012年年底,厂里开始在车间推广自动化。一台自动化机器价值三万块,可以自动送料、取料。原来的生产流程,需要员工动手加工零件,自动化以后,机器可以自动加工零件。

推广自动化以后,一个员工从管一台机变成可以管两台机,厂里又开始裁人。几年的光景,产线员工从一千多人减少到四五百人。

引入自动化的初期,旧机器的保险装置似乎妨碍了生产速度,被厂里拆掉了。但是生产时,难免冒出水汽,会影响机器运行的灵敏度,拆掉保险,安全隐患的风险就增加了。

工资没加,工作强度增加了!

2013年,这家厂的工人继续要求加工资,有人直接去行政楼找高管提意见。这次,厂里主动出击,争取主动。以前厂里强制加班,大家经常每天上12小时的班,实际上不少老油条在加班的时候溜走找地方打盹。

到了2013年,厂里干脆宣布把四小时的加班费算到八小时正班工资里,不再一味强制加班。但事实上,其实不过是提高正班的生产强度,把四小时的加班工作量加到八小时正班里。

对厂里来说,产量没少,钱没多给,还节约了加班时间的生产成本,而且并没有加底薪,所以是合算的。对工人来说,不加班,钱照拿,也还马马虎虎。“加工资”的呼声,一时弱下去了。

2015年年底,厂里大量赶货,连续通宵加班,老牛这个机修师傅也要义务上阵。因为年纪大了,过度疲劳,老牛也干不下去了。

汽配厂员工要加工资,日资老板想出损招,工资没加工作加了

老牛走了,工厂还在

又过了两年,这家日资厂倒还“屹立不倒”,至今底薪只有1350元。

2017年厂里还是经常加班的,有时每天干12小时。不过,到了淡季,没有加班费,操作工每月收入就只剩下一千多的底薪加上几百块生活费了。

“工人普遍希望再加点底薪,你老板挣了钱嘛!”,老牛说。

钱去哪了?谁知道呢。可能变成新的自动化机器,挤走一个、又一个老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