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观的评价鲁迅?

赵昱斌

评价鲁迅,一般人说了不算,得看伟人怎么说。伟人比一般人读得透,看得远。他们的话比一般人的话可信。我只举两个伟人,一个是瞿秋白,一个是毛泽东。看看他们是如何评价鲁迅的。

瞿秋白在《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中认为,在五四时期,鲁迅思想是进化论和个性主义。从五四到五卅,新文化阵营内部分裂了,一部分人走向工农民众,一部分人依附封建残余。鲁迅从北京到厦门再到广州,是抱着希望去的,但是看到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屠杀共产党人和青年人,他被吓得目瞪口呆,于是才进化论最终走到阶级论,从争求解放的个性主义进到了改造世界的集体主义。瞿秋白将鲁迅杂文的特点归结为:“清醒的现实主义”、“韧的战斗精神”,反自由主义,反虚伪的精神。

事实上,鲁迅1927年到上海后,受到后期创造社的攻击。这些年轻人用刚刚学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批评鲁迅是落伍者,是小资产积极。鲁迅在他们的刺激下,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理论,读了之后,他十分认同。从此后他就变成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他说,惟有新兴的无产阶级才有将来。


毛泽东十分喜欢读鲁迅的书,1937年1月,毛泽东进驻延安后,在延安第四中学图书馆发现了鲁迅作品的单行本,于是多次借阅,读完了全部。1938年,他得到了一套第一版的《鲁迅全集》,十分珍爱,经常放在办公桌上,他在延安几次转移,丢了很多东西,但这套《鲁迅全集》却一直保存着,他后来说,他因为读鲁迅的书,常常忘记睡觉。新中国成立后,无论去苏联访问,还是去地方视察,他总是带几本《鲁迅全集》。他逝世前,卧室里到处都摆放着鲁迅的书,可以说,自1937年开始,毛泽东就将鲁迅的书作为常读常新的经典。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两次评价鲁迅。

第一次是在1937年鲁迅逝世一周年时候,毛泽东在陕北公学发表了一次《论鲁迅》的演讲。他在演讲中说:"他并不是共产党组织中的一人,然而他的思想、行动、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他是党外的布尔什维克。尤其在他的晚年,表现了更年青的力量。""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他还归纳出了鲁迅的三个特点:政治远见、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

第二次是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说:“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由于中国政治生力军即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这个文化生力军,就以新的装束和新的武器,联合一切可能的同盟军,摆开了自己的阵势,向着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文化展开了英勇的进攻。”“鲁迅,就是这个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泽东对鲁迅特点的总结,对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的归纳,是符合实际的。我也看最近有些学者,说毛泽东是从革命需要曲解了鲁迅,毛泽东和鲁迅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政治和文艺的企图。这是不对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自从1928年鲁迅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自从鲁迅以杂文为主要武器,为被压迫者被剥削者呐喊,奋力向黑暗统治进行战斗时候,他跟毛泽东的心是想通的,他就是“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王可期

鲁迅的呐喊,鲁迅的批判激励了无数的中国人。再重温一下这段话,“翻开中国三千年历史,满页写着仁义道德,可仔细从字缝里一看,只有两个字,吃人。”这段话深深的揭示了,中国文化只重教化,不重人性的缺点。可以说,正是有了鲁迅,有了自1840年以来无数中国仁人志士的努力,才有了今天中国的现代化成绩。再次缅怀鲁迅先生。


老实石老

一代宗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