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裝在基層! 別讓鍍金幹部傷了基層幹部的心

長期以來,許多幹部喜歡“往上走”的直線升遷模式。如今,不少幹部卻甘願過著“假裝在基層”的生活,選擇“先下去、再上來”的曲線模式。

基層經歷,就像是部分幹部鍍就的“金身”,有了基層工作經歷,升遷可“加分”,提拔重用將如期而至。

在此背景下,許多公務員積極到基層廣闊天地增長才幹,但同時也出現為了“攢”基層經歷而“混基層”的現象。

  除了歡迎會、歡送會,平時很少見到人

中部地區某個偏遠鄉鎮,陳舊的鎮政府辦公樓前坪停著幾輛掛著省城車牌的高檔汽車。

“憑我們的收入怎麼買得起,這都是上邊下來任職鍛鍊的年輕同志的車。”有人尷尬地回覆。

說話間,一個穿著時尚的“90後”小夥子從辦公樓裡走出來,手裡拿著文件朝一輛豪車走去。

看到老同志望向自己,年輕幹部揮了揮手中的資料,喊著“到市裡送文件”。很快,汽車加速消失,引擎聲迴盪在山谷裡。

“已經下來半年了,主要送送文件,也沒真正接觸群眾。再過一段時間,就可選調回省裡。”在鄉鎮工作已20年的老周說,自從幹部選拔政策向有基層經歷者傾斜後,下來鍛鍊的人越來越多,但其中不少人每天開車往返城裡與鄉下,很少住下來。

相比這些每天堅持來鄉鎮“晃一圈”的幹部,有的幹部更離譜。

為了迎接省廳幹部下基層鍛鍊,縣局專門舉行了歡迎會。在掛職即將滿兩年時,又為這位副局長舉行了歡送會。

“除了歡迎會和歡送會,平時在單位大院很少見到這位省廳下來的副局長。”該局一位同期入職的公務員小李說,4個月後,這個有著“基層一線”經歷的科長被提拔為省廳副處長。

“混基層”現象五花八門,不一而足。

比如,某上級領導的秘書下派到基層部門任職,卻仍留在領導身邊服務;

一些幹部到基層任職後,不久又被原單位以人手緊張為由抽調回來;

有的地方人為“創造”基層崗位,再通過公選考試調回省直或市直單位;

長期在上級機關部門工作的幹部,提拔前臨時被派往基層……

據知情人士反映,中部某縣有幹部一年內甚至到4個基層單位“鍛鍊”。

 打著制度的牌子,鑽了制度的空子

一種是主動鍍金,以求走終南捷徑。

隨著國家強化了在選拔任用幹部中“重基層”的導向,一些幹部想通過此路快速升遷。

但他們沒有沉下心做事,也沒有撲下身子接觸群眾,而是急功近利,熱衷搞“短平快”項目,希望以最快速度拿出“政績”給上級部門看。

一種是被動鍍金,等待慣例安排。

各地對支援基層的幹部在升遷時有照顧,一些在原單位不被重用的幹部,就以試一試的心態下去鍛鍊。

不管做不做事,只要混了經歷,就等著組織按慣例進行安排。在實際操作中,這種“被動型”幹部雖不幹事,最終也能實現升遷。

在這兩種心態作用下,鍍金幹部大多逃避基層、逃避群眾。

有的當“走讀幹部”,基本不住在鄉鎮;有的提出各種要求,給基層增加負擔;有的到任之後就“蟄伏”起來,面對矛盾不敢擔當,不惹事也不幹事,天天數日子等著順利返回……

出於現實考量,對於這種行為,基層單位往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任期結束考評時,通常都是一通好話。“人家畢竟是上級部門的幹部,以後還得打交道,不好得罪。”湖南某地一街道辦事處負責人說。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假裝在基層”的鍍金幹部,大多“有關係”“有資源”。

“有關係”的鍍金幹部,往往能夠被安排到看似基層卻十分清閒的崗位,基層單位對這類幹部小心伺候,甚至創造榮譽機會。

比如,中部某地級市一市級領導,先把小孩安排到最基層的街道辦任職,之後上下努力讓其獲得各種榮譽,再憑藉基層經歷、榮譽業績調入幹部職數較多的區級機關。

“有資源”的鍍金幹部,一般家裡經濟條件較好。他們經常開好車上班,喜歡吃吃喝喝,拉攏關係。

“不可思議的是,鍍金幹部的鍛鍊時間一到,往往能如期調走或者提拔。”老周感嘆,相比之下,真正紮根基層的幹部幾乎沒有機會直接調入省城。

“下來鍛鍊是政策鼓勵,往上提拔系政策傾斜,程序沒有漏洞。”一名長期做組織工作的官員直言,目前很多憑基層經歷升遷的幹部是為了提拔而去基層,並沒有達到鍛鍊目的,屬於“打著制度的牌子,鑽了制度的空子”。這種“先下再上”的曲線模式,符合政策規定,符合程序,頗具隱蔽性。

 基層鍍金,傷了基層幹部的心

懷揣鍍金思想、把基層當“跳板”的幹部,要麼因碌碌無為而不被人記住,要麼因太過招搖而被人指指點點,使得原本為鍛鍊幹部、夯實基層的好政策在一些地方淪為“空轉”,造成負面影響。

採訪中,基層普遍反映,鍍金幹部亂象擠壓了基層幹部正常的上升通道。一個目睹某省城幹部“先下後上”鍍金成功的基層公務員認為,

一是覺得“不公平”,基層幹部“白加黑、五加二”地工作,不一定能換取晉升,鍍金幹部卻直接空降轉提拔;

二是覺得“不高興”,不少下來鍛鍊的幹部從工作能力到工作態度都不能讓人信服。

長期調研基層幹部狀態的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劉學平表示,鍍金幹部“假裝在基層”等現象,具有多重危害。

其一,違背了公平,擠佔了從基層做起的幹部正常晉升的機會,挫傷了幹部隊伍的積極性;

其二,違背了黨和政府推動幹部下基層的初衷,影響了基層的建設;

其三,扭曲了黨和政府選人用人政策,他們以投機取巧方式上位,為幹部隊伍埋下了長遠的隱患。

原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委員、華夏廉潔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傅學儉說,鍍金幹部亂象是人事腐敗的新變種,是對黨“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幹部路線的破壞和踐踏,必須治理。

來源 正義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