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宪法和华盛顿有关系吗,为什么?

勇气回答

华盛顿主持了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并在1789年宪法生效后就任首任总统,但是美国宪法的制订跟他关系不大。


美国是1776年7月4日宣布独立的,宪法的制订要往后拖十年多,在这个期间,美国还不是现在这个国体和政体,而是依据“大陆会议”起草,13个州批准的《邦联条例》组建的松散联合体,是一个有严重缺陷的国家框架。邦联条例的条款太过宽泛和空虚,大陆会议只能说类似于政府(实际上美国建国头十二年相当于无政府状态),但根本缺乏政府的职能,没有总统,没有执行机构,甚至没有征税权。

后世画家霍华德·钱德勒·克里斯蒂绘制的宪法签署时的情景


独立战争期间这种国家组织结构的缺点已经非常明显,最主要是遭到军人们的抱怨,因为大陆会议太过无能无力,导致军队经常薪饷无着落,缺衣少食,没有足够的枪支弹药,战争期间拖欠军人们薪资和抚恤金的问题,一直到建国后几年都不能解决。为了打独立战争,美国也欠下大量债务,但如果不解决国体问题,根本无力偿还。


所以建国后十年间,社会比较动荡,发生了很多群众骚动,债主冲击地方政府的事件,甚至有军人要发动政变的传闻。但军官们的不满是非常强烈的,全靠华盛顿凭着自己的威望平息下去。这就是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的背景,各州代表重聚一堂,试图制订一部宪法,建立一个比较高效有力的联邦政府,规范联邦和地方的权责关系。


制宪会议上,各州代表有的是开国元勋,有的是法官,有的是律师,对未来的宪法与国体辩论非常激烈,吵得不可开交,有几次甚至都快开不下去了。若是今天的中国人穿越回去旁听费城制宪会议,必定兴致索然,哈欠连天,因为整个会议大家多数时间是在扯“鸡皮蒜皮”的小事儿,没有激动人心概念,也没有什么宏图大志。就像十几个小家庭要凑在一起过日子,各家(各州)派出几位账房在一起讨价还价,精打细算,酱醋谁来买,油盐如何分,饭菜怎么做,账怎么算,很多都是琐碎的技术性问题。


因为华盛顿威望很高并且充当会议主持的角色,要尽量保持中立,所以他很少发言,也不会表达倾向性,偶尔发几句言,要么劝大家心平气和好好讨论,要么是有关议程问题,比如“会议纪录我以后怎么处理?”。他私底下对于制宪会议上的激烈争吵感到绝望,他说过:“这部宪法能维持20年就不错了!”会议上的辩论和发言主力,是杰斐逊、汉密尔顿、富兰克林、麦迪逊这些人,宪法与后来的《权利法案》与他们关系也很大,其中麦迪逊被称为美国宪法之父,而杰斐逊对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有很大的贡献。


另外,华盛顿是军人,忠厚长者,他文化水平也不高,宪法问题的讨论超出了他的兴趣和知识范畴。不过会议纪录由他保存,直到第二个任期快结束才交给国务院。

左图是美国宪法之父詹姆斯·麦迪逊,制宪会议的召开跟他的呼吁和筹划有关,他提出的《麦迪逊方案》中很多条款与理念被美国宪法采纳。右图是杰斐逊,他是制宪会议与汉密尔顿相对立的主力辩手,对后来的宪法第一修正案有巨大贡献,第一修正案又对美国的历史和政治有深远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