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共產黨宣言》——我讀馬克思

讀︱《共產黨宣言》——我讀馬克思

每次看《共產黨宣言》,記得總是滿懷信心而去、失望落魄而歸——看不懂“天書”。

難懂,需要有《資本論》、辯證法哲學、市場經濟等方面基礎知識,才能理解某些概念。

不懂,關於消滅私有制、消滅家庭、消滅國家、消滅民族和共妻制等問題,不好理解接受。

疑惑,關於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分析判斷,其結論是否還適用於現在國際形勢,心存疑惑。

現在看來,只要搞清這篇文章的特點,其實並不難懂。

讀︱《共產黨宣言》——我讀馬克思

《共產黨宣言》實際上不是普通論述文章,而是一個組織、一個政黨的對外宣傳綱領。與馬列經典的其他著作相比,唯有這篇具有獨特的宣傳綱領式風格特點:

一是宣傳式語氣,誇張性大。

作為綱領,主要作用就是宣傳。為了起到鼓動效果,一般都在用詞用語、口氣語氣等方面進行適當誇張和渲染,以引起人們的注意和關注。

比如說,文章中一開頭就講,“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遊蕩”,就是一種文學式的誇張語氣,而且是一種反面的誇張。讓人一看似乎摸不著頭腦,幽靈不是反面的嗎,怎麼共產主義成了幽靈了?哪裡有自己把自己比喻成幽靈的?

要是我寫的話,我可能就會寫“一片星星之火,已在歐洲大地全面點燃,大有形成燎原之勢”之類的正面的話語,至少不會自比為幽靈。

再比如,在文章中講到取消國家、取消民族時,還講到“你們共產黨是要實行共妻制的啊”。這句話也很容易讓初讀者誤解,以為共產主義鼓勵共妻制、實行共妻制。

這麼寫,表面上按對方思路發問,真實目的是以對方的口吻諷刺挖苦對方,並用後面的分析得出與問題完全相反的結論,讓人明白是資本主義才實行共妻制,是他們在賊喊捉賊。

這種不按常理出牌的文風,是馬克思的個人風格,也是一種浪漫的、文藝範兒的、讓人剛開始難以適應的風格。

讀︱《共產黨宣言》——我讀馬克思

二是格言式文風,邏輯性弱。

作為綱領,篇幅不能過長,必須短而精。只能是提綱挈領式地闡述主要思想觀點,既不能詳細交代這些觀點的來源和關係,更不可能進行深入的論證和推理。

所以,通篇宣言都是馬克思主義觀點,並且都是少有的短句、短段,很多句子可以直接用來當口號,與他們的其他著作反覆論證、對比、詠歎的風格又截然相反。

文章中基本上一段話甚至一句話就是一個重要的觀點,沒有過多的邏輯推理和觀點與觀點之間的自然聯接過渡。而往往文中的一個觀點,在別的著作中都是大篇幅的詳細論證,在這裡都被精簡濃縮了。

對於不熟悉他們的觀點的人,突然一接受這麼大量的陌生觀點和陌生結論的簡單羅列,一般很難看懂這些格言式觀點之間的邏輯關係,很容易覺得枯燥和無趣。

讀︱《共產黨宣言》——我讀馬克思

三是海量式信息,概念名詞多。

作為一個革命政黨的宣傳提綱,必然具有很強的時代性。這種時代性就是革命性,就是要站在時代潮流的最前沿,與時代緊密結合,才能起到最大的引領和啟發作用,得到廣泛的認可和支持。

所以,在文中必須對當時的革命形勢、思想意識思潮、主要對手的理論弱點等進行針對性的分析批駁,對自己的理論與思想進行全面宣傳。

這樣就不可避免要牽涉到很多理論上的觀點和概念,有自身的、對手的、民眾的、過去的、現在的,也會涉及到大量對手的名字、不同國家的運動實踐、不同理論派系的主流觀點、自身理論體系的主要內容等等,較短的文章中包含了海量信息

但是,十八世紀的歐洲革命時代,對於現代人、特別是遙遠的中國人來說,已經太久太遠太陌生了,裡面大部分的概念名詞早已淘汰消失,只有在馬列經典中還在使用,這就給初讀者帶來了很大的閱讀和理解障礙。

不瞭解時代背景、人物關係、理論狀態,初看根本就無法讀懂,更不要說透徹理解,這是妨礙流暢閱讀的一個大障礙。

可見,這篇口號式、提綱式、骨多肉少的乾貨文章,概念多、觀點多、人名多,文字雖短、但內容太豐富,對讀者的要求其實非常非常高。對馬克思當時的時代背景、他的主要對手、馬列的主要觀點等沒有較多瞭解的人是無法看懂的,更不要說看透。

讀︱《共產黨宣言》——我讀馬克思

那該怎麼讀?

反著讀!

有兩種反法:

第一種是大反,按人物來反。

從毛澤東、斯大林、列寧、恩格斯、馬克思的順序來讀,而不是先從馬克思的著作讀起。

因為他們的文章,難度正好是隨時間遞減的,馬克思的最難、恩格斯的稍好、列寧和斯大林的就比較容易了、毛澤東的更是貼近我們實際。

馬克思與恩格斯相比,恩格斯的偏理性,馬克思則更加浪漫和文藝,他文章中的比喻經常是天馬行空、想象力非常豐富的。比如,“資本主義是血淋淋的”、“遮羞布”、“失去的只是枷鎖”、“幽靈”等。

目前,各種版本的馬列經典選集,往往只選編馬克思的兩篇文章,一篇是《共產黨宣言》、另一篇是《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為了尊重馬克思,這兩篇全都放在文選的最開頭。

但是這兩篇恰恰是馬列經典中最難讀的兩篇!太難讀了,毫無基礎的初讀者看不了100個字就會蒙

很多人也想讀馬列經典,一翻開書就是這兩篇,直接從《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開始,結果這一下把至少99%的年輕讀者擋在了馬列的門外,大家都望而生畏,直接把馬列扔一邊了。

第二種是小反,按著作時間反。

對於每個作者,尤其是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後期的比前期的要成熟,思路更清晰、觀點更全面、描述更通俗,閱讀的效率更高、難度更淺。

因此,初看馬列的,要按照大反、小反的思路從後往前反著看,這樣就能由易到難、由淺入深,較好地保持閱讀興趣,保持閱讀動力。

讀︱《共產黨宣言》——我讀馬克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