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義務建起登山步道 半年修建10公里兩萬多臺階

  • 新聞來源:中國新聞網
  • 點擊數:
  • 日期:18-06-01 09:45:29
村民义务建起登山步道 半年修建10公里两万多台阶

修建現場 張志煒 攝

中新網湖州5月31日電(胡豐盛 李鳳姣 張志煒)平均年齡60多歲,每天揹著鋤頭、手錘、鋼釺、鐵鏟上山,是在採礦還是挖寶?都不是。這是浙江德清勤勞村村民,義務上山修步道。過去半年多時間裡,他們已修建完成近10公里的登山步道,共計臺階兩萬多層,不但方便村民上山務農,而且為遊客提供一條尋求大自然樂趣的通道。

沿著勤勞村陽山拾級而上,映入眼簾的是階梯狀的木頭登山步道。從山腳蜿蜒至山頂,頗有一番“新竹幽幽掩人影,山道徐來草木香”之感。在接近山頂的位置,是正在修建步道的6位當地村民。村民李寶新說:“我們一邊搬木頭上山,一邊開通道路,許多人都累得沒力氣了,拿筷子時手都會顫抖。”

村民义务建起登山步道 半年修建10公里两万多台阶

遊客在走登山步道 張志煒 攝

勤勞村書記黃立忠說:“我們村之前利用毛竹做腳手架,現在腳手架都是用鋼管,產業被淘汰了。村領導班子就想搞旅遊,利用‘青山綠水’帶動村民致富。”勤勞村靠近杭州,區域內沒有工廠,自然風光好,利用此優勢修建登山步道,可以為周邊群眾提供一個旅遊、鍛鍊的好去處。“我們要是做通20公里的登山步道,就可能申請舉辦國際半程馬拉松比賽。同時疏通山路,也方便了村民生產勞動。”他說,懷著這樣的期待,勤勞村村民眾志成城,義務上山建設“新家園”。

半年多來,空閒在家的村民都會自帶乾糧,結伴上山修築步道。原先的山路是較為平坦的上坡,村民們第一步就是用鐵鏟剷出一個個梯度,再用兩根一米左右的木頭重疊橫放,最後用稍短的三根木棍固定。山路陡峭,所有木頭都要村民自己搬上山。但村民齊心協力,有需要喊一聲,大家就行動起來。

“我們修建步道,借用老百姓的土地都是無償的,村民很配合,包括把他們的毛竹砍掉都毫無怨言。”黃立忠說,“我們村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原生態的綠化林,毛竹市場需求有限,‘靠山吃山’的思想已經被淘汰了。我們需要走生態路線,‘賣’風景,保護生態最原始的樣子。”

在浙江德清,綠水青山處,無限風光好。(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