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说欧楷结体三十六法,附图解说明(06):偏侧

6、偏侧

【原文】

字之正者固多,若有偏侧、欹斜,亦当随其字势结体。偏向右者,如“心"、“戈"、“衣"、“几"之类;向左者,如“夕"、“朋"、“乃"、“勿"、“少"、“厷"之类;正如偏者,如“亥"、“女"、“丈"、“父"、“互"、“不"之类。字法所谓偏者正之,正者偏之,又其妙也。《八诀》又谓勿令偏侧,亦是也。

【原意】

大部分汉字比较端正,也有不少字比较敧侧,即歪斜。这类的字书写时要顺着起点画的体势,通过点画的布局达到平正,否则就容易失败。这类字通常可以分为三类:偏左、偏右和正偏。偏向右的如“心"、“戈"、“衣"、“几"等;向左偏的如“夕"、“朋"、“乃"、“勿"、“少"、“厷"等;正而带偏的,如“亥"、“女"、“丈"、“父"、“互"、“不"等。

新说欧楷结体三十六法,附图解说明(06):偏侧

新说欧楷结体三十六法,附图解说明(06):偏侧

新说欧楷结体三十六法,附图解说明(06):偏侧

【新说】

在欧公笔下,很多端正的字都故意写倾斜了,例如“正”、“固”。倾斜之后又通过笔画的粗细、长短、竖直或趋于水平来找平正,整个字斜中有正,赋予动感,变化产生美。正中求欹多变化,欹中有正是根本。欹正是欧楷的核心大法,三十六法中的重中之重!

欧公善于造险,手法多用倾斜。写得倾斜很容易,在倾斜的情况下,能找到整体的平正,则是件不容易的事。有道是:造险容易破险难。如果能造险、又能破险,则得欧的味、欧的美。找平正(即破险)的方式有多种,多通过力学平衡来实现。

新说欧楷结体三十六法,附图解说明(06):偏侧

新说欧楷结体三十六法,附图解说明(06):偏侧

新说欧楷结体三十六法,附图解说明(06):偏侧

想想你照相的时候是笔直站着,还是来个不怎么正的pos,哪个好看?如果能“倾斜”一点,又能保持平衡,是不是好看一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