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风”榜样传文明 全民参与见实效

“三风”榜样传文明 全民参与见实效

楚天都市报副刊讯 图为外国友人参观小朱湾家训长廊

图为湾民理事会

图为春节期间举办民俗表演

图为小小志愿者读书节活动

图为“帮女郎”志愿服务队

习近平总书记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风相连成乡风,乡风相融汇民风。五里界街在区委和区委宣传部的正确指导下,始终把“兴家风、育乡风、淳民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十九大精神指引,以党建为魂,结合农村特点,用“三风”行动促进“三乡工程”,以“红色三乡”助推乡村振兴。近年来,辖区居民文明素质和人文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营造了家风带民风、以民风促乡风的浓厚氛围。自“三风”活动开展以来,五里界街积极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居民文明素质和辖区人文环境进一步提升。

高度重视,精心部署

营造“三风”主题活动良好氛围

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三风”建设,把“三风”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确保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明确责任分工,明确了党工委书记为“三风”行动第一责任人,主持召开专题研究会议6次。二是制定具体活动方案,确保活动有序进行。三是以“党建+”为统领,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伍。四是重视宣传队伍建设,组成由街道工委副书记为主、党政办、宣传办相关人员及各部门参加的宣传队伍,在各村、社区建立宣传点,明确1名宣传联络员,并定期对宣传员进行业务培训指导,在市、区各级领导的关怀下,积极与各新闻媒体建立稳定的联系。五是规范“三风”活动制度建设,做到活动有计划、有安排、有成效。

发挥榜样人物示范作用

弘扬家庭美德,开展“兴家风”活动

一是在8个村1个社区全面推进道德讲堂,凡人善举宣讲活动,长期进行“勤俭家庭”“绿色环保家庭”“平安家庭”“低碳家庭”等系列特色家庭创建活动,涌现出了不少的最美家庭。二是每年组织村民投票,选出心目中的“好夫妻、好婆媳、好儿女”,制作牌匾挂在当选者的家门口,树立道德榜样人物。从2013年起,牌匾一年一挂,明年评不上了,牌牌就要摘下来送人。这样激励更多的人参与投票,也带动更多的家庭和睦相处。三是开展“晒家规家训,话民俗民风”活动。征集了一批好家风好家训进行展示和宣传。“家风家训”,包含着一个家庭的信念、追求、素养、品位等,体现了一个家庭的核心价值观。五里界街通过引典型、议家训、比家风等环节,挖掘奉贤名人古训、提炼道德模范家训、互相借鉴学习家训等形式,让每家每户能够自发参与、自觉参与、愿意参与,激发百姓对于家庭的自豪感,引导、启迪村民对道德文化的自觉追求;突出“爱、信、孝、善”,引导每个人从自我做起,在实践中凝聚价值共识,使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发挥文艺群体带动作用

培育民风文明,开展“淳民风”活动

五里界“金界豆”艺术团由民间艺人组成,2017年共自编自演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舞蹈、小品等文艺节目20余场,观众达万余人。在全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社区、锦绣村、李家店村老年大学文艺队、福利院文艺队、学校文艺队、金界豆艺术团等群众性文艺队伍不断扩大,多次参加“百花奖”并与所斩获。相继启动送文艺下乡,武汉花博园迎春花会、武汉花博园第十四届全国苗木交易会等。年底,江夏区“美丽乡村过大年”系列活动也在小朱湾拉开序幕,特色文化活动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以旅游搭台,文化唱戏,借文化牌,促城乡互动。

发挥志愿者先锋模范作用

彰显社会正气,开展“育乡风”活动

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示范带动作用,把志愿服务做到基层、做进社区、做进家庭,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五里界卫生院界成立了“天使”志愿服务团队,每周到各村、社区免费开展中医志愿诊疗活动;社区大党委把党员放到小区里,把党小组建在楼栋里,把党支部建在物业中,组织在职党员干部进社区,组建爱心爸妈团队,帮助有小孩的特困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界镇社区“红色细胞”志愿服务队,吸纳小区40多名党员自愿到小区清除垃圾,维护小区社会治安。街道青少年活动中心常年有志愿者服务,除开办青少年寒暑假托管班,还组织辖区志愿者每天下午为留守儿童和青少年补习功课,开展娱乐活动。童周岭村妇联主席夏洁,带领村妇女干部为群众定期开展志愿服务,她们常年活跃在12个村湾,每周一两次打扫街道、拾捡垃圾、帮扶贫困户,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们的身影。服务队在群众中赢得好评,几年来,队伍越来越大,志愿者越来越多,成为“活跃在村湾的帮女郎”。全国文明村镇公示名单中,童周岭村光荣上榜。

●五里界街童周岭村

“家风家训”养育淳朴乡风

走进五里界街童周岭村“三风”文化广场,浓厚的“三风”建设氛围扑面而来:“好人榜”上记录着村民孝老爱亲、助人为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事迹;宣传展板上集中展示了村湾湾训和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节选,文明旅游、婚育新风、建设文明新村标准等……该村保持并发扬家族里“让”的好传统,推动“兴家风”活动;以推举评选“五里界好人”、宣传“爱心捐献好人”等方式,推动“淳民风”活动;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廉洁建设和“四议两公开”为抓手,推动“正民风”活动,营造了邻里之间和睦、干群之间融洽的良好氛围。童周岭村“三风”活动取得的成效,是五里界街“兴家风、育乡风、淳民风”活动建设的一个缩影。

童周岭村“家风家训”活动也让村民收获宝贵的精神财富。2014年五里界街夺得湖北“荆楚最美乡镇”后,全街开始着手编制“家风家训”,发动村民进行了家训编写,并统一规格制作了“家训牌”,放在村民家中醒目位置,提升村民文明素养。并在童周广场用不锈钢喷木纹漆材料建立九湾湾训集中展示牌,湾训背面写着习近平讲话节选,文明旅游、婚育新风、建设文明新村标准等。

童周岭村小朱湾因薰衣草园为主线经营农家乐,便以“诚”为主线,“诚以立志,诚以守身,诚以处事。”村民王万里说“家门口写着‘以诚待人,以信会友’,体现了我的诚信经营,也把我想交朋友的心情写了出来。自从有了这块牌牌,来我家吃饭、休闲的人明显多了起来!”

童周湾白墙褐瓦,恬淡静怡,一派祥和气象,于是“和”便自然成为该村主题:“人和增寿,家和纳谦,民和固本。”村民田正福说:“我家的家训是‘夫妻和,家道成,事业兴。’这是我自己的亲身体会,以前夫妻不和,手中无钱,三天两头吵架,做事也心不在焉。经村委干部多次调和逐渐转变过来,现如今夫妻和,家道成,事业兴。”村民徐德启家的家训是“家庭和睦、邻里和谐”。此前,他的邻居患病卧床,家中果园无人照料,她发动十多个村民,帮助修枝剪叶。村民周绍雄的家训是“用积极乐观的心,微笑面对生活”。那年冬天,村里有个三岁的孩子玩耍时不慎落水,恰巧看到这一幕的李东跳入水中救起孩子。以“孝亲敬老,家庭和睦”为家训的村民马金香,几十年来照顾家里高龄老人,不论自己多忙,都要回家给老人做饭喂饭,没有中断过一餐热菜热饭。

●五里界街群益村

“村规民约”建设质朴村湾

群益村紧邻梁湖大道,南接梁子湖畔,版图面积为8000亩,辖10个村民小组,1173人。群益村主要以养殖、旅游休闲观光、现代农业为主,积极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全面推进休闲观光产业发展。群益村地处梁子湖畔,有着非常珍贵的自然资源以及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街工委的正确指导下,群益村深度挖掘乡村文化、湖泊文化、周末休闲游等自然旅游资源,定位“现代都市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扎实开展湿地公园、古树公园、苗木花卉基地等项目的建设。

然而,群益村舒谢湾曾是五里界街出了名的脏乱差,一下雨满湾都是泥巴和着粪便,每年过年村里的亲戚都不愿到这个湾子来。2010年,舒谢湾开办“梁湖农庄”,带动村民致富赚了些钱,村民素质却急需提升。村党支部书记谢受春说,相比物质文明飞速提高,村民的文明素养有些跟不上。我们主导制定村规民约,“管好自家人,扫好自家门”,再通过统一的价值观增进彼此认同感,提升村民文明素养。如今在梁湖农庄建起一座百姓大舞台,村民在自己的舞台上自编自演身边事,也经常有群众文艺团体来此表演,展现当下百姓生活的好日子。

随着村民文明素养的提升,全村新农村建设工作也完成得较好,目前,全村的卫生坏境进行了全面整治,以前的脏乱差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新居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村貌有了极大的改观。铺设水利灌溉管网2300米,硬化通组公路7.5公里,极大的改善了全村的基础设施。

●五里界李家店村

“和事老”办理大小事情

在“三风”建设方面,李家店村的“和事老”远近闻名,他们活跃在村湾的各个角落,为村民调解纠纷化解矛盾;他们不拿任何报酬,却秉持初心,奉献自己的闲暇时间,为增进和谐不辞辛劳。据介绍,李家店村湾湾都有“和事老”,成员都是群众公认的有公德心,肯为大家说实话办实事的人,经过推选由全村人投票选出,得到打家的公认,每个湾大小选出“和事老”6-8人不等,村里大小事情都由理事会参与民主决策。下土库咀湾只有一条道进出村湾,没有停车的地方,村里计划在原有打谷场的基础上扩建一个2000平方米的停车场,也方便村民晒谷,但有一户人家的菜地要征收,该村民始终不同意,湾组“和事老”成员集体到他家做思想工作,硬化后村民能更好的晒谷,方便自己也方便大家,一下子就想通了,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五里界锦绣村

专业理事会倡导节俭美德

从2012年起,全街各村逐渐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理事会成员由村干部、老党员组成,在村湾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2016年锦绣村拆迁户陆续搬迁进还建小区,住上了楼房。红白喜事怎么办,理事会动起了脑筋。当年12月动工建设了约300平方的锦绣村家宴服务中心,2017年1月投入使用,主要用于村民办理红喜事,到现在已办酒席30多场。同时装修了该村一组的老仓库约200平方,做为办理白事的场所,现已办理酒席约20多场。

榜样引领文明新风。去年,锦绣村老党员、老书记,全国劳动模范曹华卿同志去世。没有因为其是老领导而大操大办,而是在村白事房办理的酒席,办理时由家属自己请厨师买菜,只请了自己家的亲戚,而村民们自发地到“白事房”送老书记最后一程。之前有些人不理解,说曹书记可是和周总理握过手的,还是全国党代表、人大代表,这样的名人丧事怎么能这样简单地办理。红白理事会的成员在办事前,现场进行了文明新风的宣传,要破除陋习就要从党员干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理事会的宣传下,锦绣村现在很多村民办白事都会自觉的抵制铺张浪费,崇尚勤俭节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