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何戰役結束後使南京政府第一次開不出薪水

核心提示:這次大決戰結束後,蔣介石發表“引退”文告,不得不引退下野。這一次大戰,也使得南京政府第一次開不出薪水,差點“關門停業”。(此語引自《劉伯承傳》p275)。

49年何戰役結束後使南京政府第一次開不出薪水

蔣介石與毛澤東 資料圖

在解放戰爭中,對蔣介石最致命一擊的,莫過於三大戰役。而在三大戰役中,最直接宣告蔣介石徹底失敗的,則是淮海戰役。對於這一次戰役,張震上將回憶:

“在20天內,毛澤東兩次發來電報,要我們準備以10萬到20萬人的傷亡代價,去奪取決戰的勝利。”

毛澤東的這個決定,就是要付出一個相當大的代價,一舉推翻蔣家王朝。

這一次,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第一次大聯手。劉、陳、鄧、粟、譚“五虎將”第一次大聯手,以徐州為中心,與蔣介石進行最大規模的決戰。

蔣介石則在徐州一帶集中了80萬重兵,並藉助美國的援助,配備了2000門火炮和迫擊炮,460餘架飛機,勢在一搏。

1948年11月6日,淮海大戰拉開了序幕。

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二十多個縱隊幾十萬大軍,從四面八方向徐州敵軍發起全面進攻。華野大軍從臨沂向南進;中野主力從蕭縣向西,逼近徐州。華野目標對敵黃百韜兵團完成合圍。蔣介石也開始收縮兵力。7日,黃百韜向西撤。解放軍從四面八方集攏來。黃百韜兵團於11月9日逃到運河東岸。運河只有一座鐵橋,幾萬大軍蜂擁過橋,爭先恐後,力氣小的被擠下河,黃百韜過橋後,怕解放軍追上來,也就顧不得部隊沒全部過橋,竟下令炸斷鐵橋。

但是,第二天全兵團就被斬斷了與徐州的聯繫。

第三天,黃百韜和大軍就被包圍在徐州東碾莊東西不到10華里、南北不及6華里的地區。

黃百韜一圍,蔣介石急忙去救。

第四天,劉伯承大軍包圍宿縣,三天攻克全城,完成對徐州的戰略包圍。

蔣介石急派黃維集團救援。

但是,黃維一路被解放軍部隊阻擊。

19日,解放軍對碾莊發起總攻,到第二日早晨,全部攻佔碾莊,黃百韜走投無路,又不願投降,只好拔出手槍對著自己頭部擊了一彈而亡。

隨即,解放軍轉而圍殲黃維集團。結果於25日把黃維12萬人馬包圍在雙堆集四周不到20華里的狹小地區。

蔣介石下令在徐州的杜聿明集團三個兵團與黃維集團南北對攻。12月4日,杜聿明30萬大軍被華野包圍在永城東北陳官莊地區。

第二天,劉伯承下達對黃維集團總攻擊命令。第三日,中野大軍對雙堆集發起了總攻。激戰9天9夜,15日午夜,黃維兵團各自突圍被殲滅,兵團司令黃維被俘。

12萬大軍被全殲。

與此同時,華野也加緊了對陳官莊的杜聿明大軍的攻擊。

在黃維集團被殲後,華野大軍在戰場修整三天,毛澤東親自起草敦促杜聿明等投降書。杜聿明拒不投降,但是,全軍在包圍圈內生不如死,糧草吃光,時值寒冬臘月,又凍又餓,每日投誠的不計其數,從12月16日到1949年1月5日,投誠的人數達到1.4萬。蔣介石為了救援杜聿明,把全國主要倉庫的軍糧幾乎運光。起初,包圍圈內的每個連每日只能領到14碗米,最後一碗米都沒有了,包圍圈的野草、樹皮全部吃光,最後吃起了陳年的稻草杆。

1949年1月6日,解放軍發起了總攻。

第三天,解放軍全線衝入敵陣,至第四天(1月10日)杜聿明殘部全部被消滅,杜聿明本人也當了俘虜。

淮海戰役共殲滅國民黨軍5個兵團、22個軍、56個師,共計55.5萬人。這一戰對於蔣家王朝的後果有嚴重?

這次大決戰結束後,蔣介石發表“引退”文告,不得不引退下野。

這一次大戰,也使得南京政府第一次開不出薪水,差點“關門停業”。(此語引自《劉伯承傳》p275)。

也正是這一次大戰後,南京第一次開通了“南京——臺北”的官道航班,以便國民黨達官貴人的撤退。

“現在,人民解放軍無論在數量上士氣上和裝備上均優於國民黨反動政府的殘餘軍事力量。至此,中國人民才開始吐了一口氣。現在,情況已非常明顯,只要人民解放軍向著殘餘的國民黨軍再作若干次重大的攻擊,全部國民黨反動統治機構即將土崩瓦解,歸於消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