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华、厦大、湖南大学等9校2018年高招政策解读

北大、清华、厦大、湖南大学等9校2018年高招政策解读

北大、清华、厦大、湖南大学等9校2018年高招政策解读

近期,各校招生办陆续接受采访,清北又刚刚举办校园开放日,各校招生纷纷透漏2018年高招最新情况,包含招生计划、招生专业变化、高考录取规则等。

本文院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 中国政法大学

招生计划2160人 录取关注6个规则

中国政法大学今年在全国范围内招生计划总数2160人。学校设有24个本科专业,其中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为国家 级特色专业。在录取时,我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为105%以内。

考生所报专业不能满足且服从调剂时,学校将根据各专业的录取情况进行专业调剂。学校承认各省招办依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制定的加分政策,有多项加分的,只取一项最高分计算。

● 相关要求

【体检要求】考生的体检按照教育部、卫生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新生入校后,学校将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进行复查和入学体检,对不符合录取条件的学生,取消入学资格。侦查学专业在提前批录取,学校不单独组织或参加公安类院校的政审、体检和面试,录取时参照公安类专业的体检标准执行。

【调档比例】我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为105%以内。考生所报专业不能满足且服从调剂时,学校将根据各专业的录取情况进行专业调剂。如果考生不服从调剂,则作退档处理。

【男女比例】我校所有专业均不限制男女生比例。

【加分政策】学校承认各省招办依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制定的加分政策,在提档录取时,对有加分项目的考生,有多项加分的,加分项目只取一项最高分计算。

【语种要求】英语、翻译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的考生,德语专业只招收英语、德语语种的考生,其他专业语种不限考。

【录取原则】在进档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的情况下,学校按照分数优先、不设专业级差的原则,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和专业志愿的顺序,综合考虑,择优录取。

▼ 厦门大学

2018年新增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 专业录取有“分数级差”

● 招生计划

厦门大学2018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尚未确定,预计与2017年持平,目前考生可以查阅厦门大学招生网(http://zs.xmu.edu.cn)参考我校2017年分省分专业计划。2018年我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届时请查阅厦门大学招生网或各省级招生部门编印的考生志愿填报手册。

厦门大学2018年新增一个本科专业。即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以电子信息类进行招生。

● 高考录取

对于按平行志愿方式填报院校志愿的省份和内蒙古自治区,厦门大学原则上按招生计划数100 %调档;对于按非平行志愿方式填报院校志愿的省份,原则上在招生计划数的105%-110%以内调档。

在各省份出档的考生中(除内蒙古外),我校根据公布的招生大类(或专业)招生计划,采用专业志愿“分数级差”的方式进行专业(类)录取。专业志愿间分数级差总分值为5分。即第一和第二专业志愿分数级差为2分,第二和第三专业志愿及第三和第四(含第四及其之后的所有排序志愿)专业志愿的分数级差均为1分,第四(含第四及其之后的所有排序志愿)与调剂专业志愿分数级差为1分。

● 高考加分

我校原则上认可考生所在地省级招生委员会制定的有关全国性加分政策。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的省份和非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的省份,都以考生投档分进行专业录取。

▼ 湖南大学

平行志愿服从专业调剂 出档不退档

● 招生计划

今年湖南大学总计划为5050人,与往年相比,招生计划和招生政策方面都维持稳定。

2018年我校普教本科专业继续按8个专业类、34个专业招生。

● 专业录取规则

1.专业类+专业招生。2018年我校普教本科专业继续按8个专业类、34个专业招生。专业类(专业)招生的学生,入学后第一、二学年按招生专业类(专业)培养,第4学期末进行专业分流(或转专业),可在招生专业类(专业)所覆盖的专业中自主选择一个专业学习。

2.出档不退档。在普通类招生录取过程中,对于平行志愿省份已经出档的考生,只要服从专业调剂,我校不退档予以录取。

3.无专业级差。符合我校录取标准的考生,我校按照实考分排队顺序进行录退。我校根据考生填报专业志愿的具体情况,无专业志愿分数级差,确定录取专业。

4.除英语专业以外,我校不限制考生应试外语语种,但考生进校以后将统一以英语为外语安排教学。

5.对于报考建筑学、城乡规划、工业设计专业的考生,要求具有一定美术基础。

6.相关特殊类型招生:保送生、自主招生、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以公布简章为准。

▼ 清华大学

今年清华大学招生政策整体稳定,预计总体规模扩招,新增名额不超过40人;

新设“丘成桐数学英才班”,拟招收不超过15人,拟录取名单已公示;

临床医学类(医学实验班)的招生名额将有增加,新增数量不超过25人。

去年,清华共在京投放169个统招计划,其中文史类7人,理工类162人,实际录取人数超过统招计划。今年,清华在京统招计划仍为169人,且15个大类专业(艺术类除外)都将在京投放统招计划。

数学英才班由知名数学家丘成桐担任首席教授,依托清华大学数学系和数学科学中心的一流数学师资和全校的优质教学资源,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也将遵循青少年心智成长规律制定综合素质培养方案,实施双导师制。

从2017年起,清华大学在本科生中全面推行大类招生,所有本科专业整合为16个大类。学生按照专业类来填报志愿,大一接受大类统一的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导引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等,在大一结束前完成专业确认,大二进入相关院系开始专业学习。

▼ 北京大学

2017年北大本部在京计划招生183人,加上自主选拔以及特殊类型实际在京录取人数有300多人。

在今天上午的开放日上,北大招办相关负责人还透露,录取规则有重大调整——北大今年在北京首次按照投档分数确定专业,而不再是实考分。

北大给予新生入学后宽松的转专业条件,除了教育部规定的和入学时约定的专业,其他所有学生在第一学年末和第二学年末都可以在学部内自主申请转专业。

从这两年看,对于裸分上线的考生,北大百分之百满足第一志愿。北大录取专业主要是通过考生的裸分和在京投放的名额,按照分数从高到低排列。其他通过自主招生录取的考生,确定专业也是依据高考的裸分。

▼ 中国人民大学

今年,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招生计划预计与往年持平,去年,人大及其苏州校区在京共投放164个计划,实际录取将近200人。

今年该校新增两个分流专业——信息学院新增分流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强化计算机、数学、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多学科交叉综合优势,招生专业为理科试验班(信息与数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增分流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行本硕连读制,本科阶段培养结束后,遴选优秀人才继续深造,实行本科生全员导师制,招生专业为人文科学试验班。

针对2018级“人文科学试验班”,人大开放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机制,试验班整体制定培养方案,打通专业选修课程,并给予学生入学及一年后两次自主选择学院和专业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人民大学将开放日延至高考之后的6月23日,也是北京高考出分日。

▼ 北京师范大学

今年在京投放名额基本与去年持平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在京招生计划111人,其中文科38名,理科73名;2018年拟在京投放27个招生专业(含4个宽口径招生专业),涵盖文、理、工、经、管、法、教育、历史等8大学科门类,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基础理科)和(人文学科)、国际经济与贸易(瀚德实验班)等十大实验班也将在京招生。

今年,北师大招办负责人表示——提档时认可北京教育考试院规定的加分,并将取消专业志愿之间级差,遵循分数优先原则,按实考分和专业志愿录取专业。

考生填满六个专业志愿,尽量保进志愿专业,去年,全部满足北京考生的专业志愿。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试行“特色实验班+专业类+优势专业”立体化专业招生模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8年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计划招收普通本科生2136人,与2017年基本持平。2018年我校所有小语种专业继续放在提前批招生,为国家一带一路培养更多高素质、国际化的外贸人才;除了小语种专业,其他专业都放在本科一批和国家专项计划批进行招生,招生的专业涵盖了我校所有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

在招生政策方面,我校2018年招生政策有以下三个方面变化:

一是立足考试招生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试行大类招生、特色分流。对外经贸大学作为一所财经外语类的国家重点高校,时刻紧跟国家政策导向。伴随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着力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在完善本科生通识教育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学校财经外语专业学科特点,实行适度大类招生的模式。部分学院内相近相关专业试行大类招生、按兴趣、才性分流,形成了经济学类、金融学类、工商管理类等九大类,国际组织人才基地班、量化金融实验班两个实验班和部分特色专业并行的立体化招生专业(类)模式。

二是录取专业规则重大调整:学校自2018年起录取专业规则改为分数优先的录取规则,由高分至低分顺序录取并分配专业,不设专业志愿级差。

三是开设了特色人才培养实验班,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如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开设经济学荣誉学士实验班,三语人才培养实验班;金融学院开设鸿儒金融人才培养实验班、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特色班,全球风险管理FRM特色班;国际商学院开设工商管理(全球管理实验班)、中法兰斯项目等;保险学院开设精算与风险管理实验班;法学院开设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外语学院开设本硕连读或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信息学院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跨境电商实验班)等。

今年,我校试行“特色实验班+专业类+优势专业”的立体化招生专业模式该校根据财经外语学科专业特点,在部分专业试行大类招生,共计有九个大类,分别为金融学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法学类、公共管理类、电子商务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和国际政治类;统招新增两个实验班,即国际组织人才基地班和量化金融实验班。

▼ 北京林业大学

新增两个专业方向 新兴热门专业独立设置

统招生的招生政策和往年比保持稳定,没有大规模调整。我校政策调整较大的是艺术类招生,今年开始,我校设计学类专业招生不再组织学校测试,报考我校的艺术类考生只须参加生源省份美术类专业统考即可,最后以专业统考成绩、高考文化课成绩为依据进行录取。

招生计划:北林大今年在全国投放招生计划总数是3400人,和去年持平。但目前分省招生计划暂未确定,预计和往年相比变化不大。简单介绍一下2017年在北京的计划投放情况,2017年我校在京招生计划共计210人,其中理科180人,文科30人。除此计划外,还有艺术类、自主招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的招收计划。2017年在京实际录取244人。

● 招生专业变化

主要有两点变化:一是为美丽中国建设新增两个专业方向,一个是以绿色发展方式为导向的专业方向“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森林康养方向)”,一个是绿色生产方式为导向的专业方向“林产化工(生物质能源科学与工程方向)”,做好“美丽中国”国家战略的人才储备;二是新兴热门专业进行独立设置,将原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方向)专业设置为物联网工程专业,独立设置后的专业将注重计算机、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等多专业交叉领域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系统掌握多项智能感知技术的物联网行业高级专门人才。

● 录取要求

对于中加合作办学的两个专业:生物技术(中加合作办学项目)和木材科学与工程(中加合作办学项目),要求高考英语成绩达到100分以上;在外语语种方面,日语、设计学类专业只允许英语语种考生报考;对于体检要求,我校除了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对指导意见中患有不宜就读专业疾病的一般不予录取,还有一些专业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有补充规定,详情见我校招生网http://zsb.bjfu.edu.cn/相关内容。

详情关注:北大清华凯旋游学官网(北大清华状元学习力游学领导者)

北大、清华、厦大、湖南大学等9校2018年高招政策解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