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金香常規栽培及病害防治

鬱金香常規栽培及病害防治

常規栽培

常規栽培是沒有對鬱金香鱗莖進行過冷處理的栽培方式。

土壤準備 選擇背風向陽、疏鬆的土壤種植,忌黏重土壤。種植前深翻土地35 ~ 40cm,用40% 的甲醛對土壤進行消毒,土壤的pH 值應在6.5 ~ 7.5 之間。

種植 一般於11 月上中旬進行種植。種植前應澆水,確保種植期間土壤溼潤,種植深度約為10 ~ 15cm,頂芽朝上擺正。

種植後管理 種植後立即澆水,可在降低土壤溫度的同時增加土壤溼度,促進鬱金香鱗莖基盤生根。入冬前一定要澆1 次防凍水,冬季一般不需澆水。

經過越冬的種球在3 月中下旬即可出齊苗,在此階段要保證土壤溼潤,每次澆水後要及時鬆土,避免土壤板結。苗出齊時要進行1 次追肥,保證養分充足。現蕾時噴施1 次0.2% 的磷酸二氫鉀溶液,促進花梗挺實、花色鮮豔。大約在4 月中旬進入盛花期,花期一般為6 ~ 7天,花後及時剪除花梗,再進行1 次追肥,以促進種球的生長。

病害防治

基腐病 主要危害球莖和根。受害後葉片發黃、萎蔫,嚴重時枯萎死亡。受害鱗莖根系很少,基部腐爛,貯藏期間受侵害的鱗莖呈濁白色,基部腐爛處變硬皺縮,有時呈輪級狀。

防治方法:挖鱗莖應儘量在天氣乾燥、土壤溼度較小時進行。挖後兩天內用50% 苯來特可溼性粉劑2000 倍液浸泡15 ~ 30 分鐘消毒後,置於涼爽、通風處貯藏。

斑點病 主要危害葉片、花和球莖。葉、花受害部分產生褐色斑點,花梗受害部分易腐爛,鱗莖受害時外部鱗片腐爛,並生出許多黑色或深褐色的菌核,整株鬱金香矮化並變成淡黃色。幼苗期受害時植株生長出現彎曲,最後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栽培前清除受害鱗莖,並將鱗莖置於2% 的甲醛液中浸泡30 分鐘,取出後洗淨、晾乾再種植,發病時可噴灑殺菌溶液防治。

碎色花瓣病 主要危害葉片及花瓣。受害後同一朵花的花瓣顏色深淺不同,受害葉片出現顏色較淡的斑或條紋,鱗莖退化變小,整株生長不良、畸形。

防治方法:選擇無毒植株作繁殖材料,及時去除病株並防治蚜蟲,切花時應對刀剪加熱消毒或洗淨後使用。

莖腐病 主要危害花梗。常發生在重瓣型品種中,受惡疫黴危害,靠近葉腋或葉腋以下的花梗出現皺縮、枯萎、下垂並引起落花。

防治方法:將種球種植在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場所。

腐朽菌核病 主要危害幼苗和鱗莖。幼苗受到侵染後小葉剛抽出即枯死。鱗莖受害後外部鱗片發生軟腐,並在病部及附近土面出現許多白色絹絲狀菌絲,後形成許多油菜子狀菌核。

防治方法:發現病株及時拔除、燒燬,同時噴灑波爾多液。

花葉病 主要危害花、葉。受害後葉生花葉狀斑紋,花瓣生深色斑點,生長受抑制,球莖長不大。

防治方法:選用健康種球並及時防治蚜蟲。

青黴病 主要危害鱗莖。鱗莖受害後出現綠色黴層,嚴重時裡層鱗片也出現同樣症狀,形成褐色凹陷狀病斑並且逐漸腐爛,最後會呈現朽木狀。

防治方法:確保貯藏時空氣流通,定期用殺菌煙劑殺菌,儘早去除被感染或受傷的鱗莖。

盲芽 危害後芽失水,花瓣保持綠色,葉尖白色,雄蕊和雌蕊捲縮。

防治方法:進行完全的冷處理,避免貯藏和轉運中的極度高溫及溫室中相對溼度太高,不正確的澆水也會導致根系窒息,應及時從每批鱗莖中去除被黴菌感染的鱗莖,改善通氣條件。

猝倒病 發病後莖上部呈暗綠色,水浸狀,最終莖的芽端下垂。在第2 片葉或第3 片葉中間出現黑色水浸狀斑點,而且這些區域可分泌出水珠,嚴重時表皮上可看到水狀物。

防治方法:冷處理溫度不要過低,保持溫室的相對溼度不要太高,保證根系正常生長,不要讓植株在高溫中過快生長。

鬱金香常規栽培及病害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