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耒陽的“天池”和宋瓷遺址,以及城裡買不到的土雞蛋!

近幾年來,在攝友們的曝光下,元明坳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吸引著幾十公里以外的城市人。在他們眼中,元明坳的梯田曲線流暢優美,鄉村的生活寧謐祥和,是理想的田園生活。

但把雜草都當成綠化的城市人或許不能體會,當地村民心裡深層的無奈。在這裡生存、生活,自然有美好的風景、清新的空氣,但沒有能適應時代的產業支撐,種田賣竹只能餬口,致富就得遠走他鄉。

春暖花開,草長鶯飛。筆者來到元明坳,感受這裡的美與澀。

這裡有耒陽的“天池”和宋瓷遺址,以及城裡買不到的土雞蛋!

過了竹市、龍塘、導子,蜿蜒曲折的盤山公路、無處不在的蒼翠竹林、飄進車窗的陣陣涼風,告訴我們目的地的臨近。

在關王塘水庫,我們看到,儘管因為除險加固放空了水,這裡依然彰顯著它庫容最大的底氣。通村公路的終點,是在元明坳下的元明村二組。這個組盤踞在元明坳不到半山腰的位置,也是我們的目的地。

元明坳的美,首先在於這裡的梯田。聰明的元明坳人,依山就勢,開闢了他們獨特的家園。梯田一層一層的,像是山身上的一道道華麗的紋身,是一幅在不停舒捲著的畫卷。線條恣意舒展,錯落有致,足以讓人歎為觀止;天空煙雨迷濛,田中黃牛幾隻,更富詩意。在這裡,即使你攝影技術再差,也能拍出讓人嘖嘖驚歎的光影交融。

溪流自山腰順梯田而下,仿若置身“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水鄉。雖然元明坳海拔848米,是耒陽最高的地方,但大多數時候並不缺水。因為山間有泉口無數,鑿引一口,便可供灌溉飲用。這裡的山泉清冽可口,絕對勝過“有點甜”的農夫山泉。聽說上山來的人,都會把自帶的礦泉水倒掉,在這裡接上一瓶山泉慢慢品味。

梯田是世世代代當地人的傑作,而這裡的石頭,則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這裡的石頭特別大,大過一間房子的石頭,比比皆是。村前的梯田中央,有兩塊超級巨石,站在上面,下可俯瞰關王塘水庫,上可仰望元明坳峰頂,一種“天地之中,捨我其誰”的氣概油然而生。

“風吹竹浪千萬層,濤聲悅耳百鳥鳴”,這樣形容元明坳的竹林一點都不為過。相比於蔡倫竹海,元明坳的竹林更有靈性、更顯蒼翠。相傳,山間溪流經過竹林特有的地層和密密麻麻的竹根的過濾,用之泡茶,甘甜清香;用之加工豆腐,豆腐特別潔白細嫩。

這裡有耒陽的“天池”和宋瓷遺址,以及城裡買不到的土雞蛋!

元明坳,這個耒陽海拔最高的地方,因為其奇特秀美的風景而遠近聞名,也因為地高偏遠而承受著難言的苦澀。

梯田雖美,但一年只能耕種水稻一季,且產量低。距元明坳僅十幾裡之外的馬水鄉,是耒陽一大糧倉,其境內水稻一年能耕種兩季甚至三季,畝產達1000斤以上。而元明坳,由於海拔高耕種難度大、氣候偏寒熱量少、灌溉是寒涼的山泉,一年只能耕種一季,畝產最高只有800斤。

相比產糧大鄉,元明村民人均擁有的耕地少得可憐。海拔高氣候涼也是元明梯田水稻的優勢,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原生態的種植條件、傳統的栽培模式,致使這裡的稻米營養積累期長,富含多種營養素且米粒晶瑩透亮,煮飯粘而不膩,清香味甘,是理想的健康食品。但因為村民本身擁有耕地少,每個村民擁有耕地不到6分田,所產稻米只能供自己食用,這樣的好稻米自然上不了城市人的餐桌,不能為村民帶來經濟收入。

儘管元明坳風景區名勝古蹟眾多,但還遠遠沒有形成旅遊經濟效應。這裡有 “耒陽的天池”梁祠塘,有耒陽庫容最大的水庫關王塘,有出土“宋代瓷碗”的坪田遺址、古民居建築群坪田老街……但知道的人少,這裡來看的人更少。就在這段時間,只有週末的時候,一天才有十來位遊客。整個元明村,也沒有一個可以算是旅遊配套的項目,甚至是一家餐館。這給僅有的少數遊客,也帶來了不便。據聞,這裡的“關王塘旅遊風景區”項目已經省政府立項通過,但遲遲沒有動作,也不知什麼時候能夠動工。

當天的主角,不是村民,也不是筆者,而是土雞蛋。中午吃了飯,一位客人無意中以1.5元/個的價格,向一位村民買了20個土雞蛋,這成了“瘋狂的土雞蛋”的導火索。之後,又有兩位同行的朋友向其他農戶購買了土雞蛋若干。聽說有人購買土雞蛋,3分鐘後,五六位農婦紛紛端來了自家的土雞蛋,向外來的客人推銷。最後下來,我們總共購買了足足6大箱土雞蛋。

這裡有耒陽的“天池”和宋瓷遺址,以及城裡買不到的土雞蛋!

這是當天村民們最大一筆交易。元明村距最近的集市積明墟有10公里遠,也沒有車坐,村民買賣東西,只有自己開摩托車去趕墟。而會開摩托的只有成年男子,婦女小孩得搭順風車。

整個元明村800多人口,二組100多人口,70%以上成年男女都在外地務工,只有不到40人留守村裡。種地只能吃飽飯,賣竹一年只能賺個兩三千塊錢。外出務工,才是當地人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春分落雨,風調雨順。但願昨晚的第一陣春雷,能給這片土地注入新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