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拍艺术网:唐代货币-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为唐代货币。钱币在唐代始有“通宝”。唐初沿用隋五铢,轻小淆杂。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最初的“开元通宝”由书法家欧阳询题写,面文“开元通寳”,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量称为一钱,而一千文则重六斤四两。至此,我国的金属铸币正式脱离了以重量为钱币名称的体系,而称之为“通宝”、“元宝”。

铜质开元通宝是比较常见的一类开元通宝,由于年代较远,出土钱币较多,故大多表面有锈,有磨损。初唐外郭较细,中唐以后外郭变宽变粗。开元通宝一般内郭较细,圆穿铸造方正。钱文为隶书“开元通宝”四字直读。通字“甬”头极有特色,融合了篆书的特点。“开元通宝”版制较多,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开元轮廓精细,文字精美;中期钱背多铸有星、月等各种纹饰;晚期的由于铜料冶炼不精,铸币粗糙,以“会昌开元”为代表。又“开元通宝”四字中元字形不同时期形有小异,“元”字第二笔有左挑、右挑、双挑区分,其中又以后两者较少。

虎拍艺术网:唐代货币-开元通宝

除铜质开元通宝外,唐朝也铸造过金、银质开元通宝。(另外还有玳瑁、铁、铅等材质)这两种贵重金属币只有皇家赏赐,供显贵玩赏,并不投入流通。金开元通宝是仿铜开元通宝铸造,并不作为流通货币使用,为宫廷赏赐钱。开元通宝,用料讲究,做工较为细腻。

开元通宝是唐代第一种货币,发行量大,沿用时间较长的货币。由于其质量合理,通货控制得当,钱币做工精美,故受百姓喜爱。开元通宝已经成为大五帝钱的一部分,具有辟邪,旺财的功效。许多人都认为开元通宝是年号钱,因唐玄宗李隆基有个年号是开元,这个认识是错误的。开元通宝是非年号钱,在唐代初年就已经铸造,是由欧阳询亲自题字,二人生活年代相差百余年,从年代上讲,欧阳询就不可能给李隆基的铸钱题字。

虎拍艺术网:唐代货币-开元通宝

目前就有这样一组开元通宝展现在国内知名艺术网站上—虎拍艺术网。开元通宝简称开元钱或通宝钱。开元即“开国奠基”之意;通宝则是“流通宝货”之内涵。铜钱名曰通宝,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货币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组开元通宝铜钱保存完好,包浆醇厚,钱币年代已久,表面锈迹记载着钱币历史悠久。该组铜钱形状为圆形方孔钱,正面铸有“开元通宝”四字,钱文铸造精致,做工细腻,光背。

虎拍艺术网:唐代货币-开元通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