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界皇冠上的明珠——聚酰亚胺薄膜

柔性基板可以为塑料、聚酯薄膜或胶片,由于需要在柔性基板上溅射上电极或TFT(根据发射方式不同而有所区别)材料,所以基材一般为耐高温的聚合物,现在使用最多的基材为耐高温聚酰亚胺(PI材料)。

塑料界皇冠上的明珠——聚酰亚胺薄膜

聚酰亚胺,英文名称为Polyimide,顾又称为PI材料。其分子结构为含有酰亚氨基官能团(─C(O)─N─C(O)─)的芳杂环高分子化合物。聚酰亚胺按物化性质可大致分为四类:1.均苯型PI,2.可溶性PI,3.聚酰胺-酰亚胺(PAI),4.聚醚亚胺(PEI)。

塑料界皇冠上的明珠——聚酰亚胺薄膜

▲聚酰亚胺分子式

聚酰亚胺在工程塑料中属于性能最优越的品种之一。PI材料具有以下优良性能:

热稳定性强,长期-269℃-280℃间不产生形变;

高强度高韧性,一些品种可与碳纤维比肩;

优异的绝缘性;

良好的阻燃性;

耐化学腐蚀性强;

抗辐射性好;

无毒无污染。


塑料界皇冠上的明珠——聚酰亚胺薄膜

▲皇冠上的明珠---聚酰亚胺

一般聚酰亚胺可以被制成五类产品:1.工程塑料;2.纤维;3.复合材料;4.泡沫塑料;5.薄膜。

在聚酰亚胺所有的应用中,聚酰亚胺薄膜(PI 膜)是最早进入商业流通领域且用量最大的一种。

聚酰亚胺薄膜与碳纤维、芳纶纤维一起,被认为是制约我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三大瓶颈性关键高分子材料。凭借着性能优异,在多个领域具备难以替代的作用,比如绝缘材料、挠性覆铜板、绕包电磁线以及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新型应用。

塑料界皇冠上的明珠——聚酰亚胺薄膜

▲聚酰亚胺薄膜主要应用领域

需求快速增长

聚酰亚胺的制造工艺流程也较复杂,重要参数在全球范围内只有少数企业中的少数人员掌握,保密性极强。

工业上制造聚酰亚胺薄膜使用的材料为均苯四甲酸二酐和二胺基二苯醚在极强性溶剂二甲基乙酰胺中经缩聚并流延展成膜,再经亚胺化而成。

薄膜分为三个档次:1.普通PI薄膜;2.电子级PI薄膜;3.透明柔性薄膜。其中透明柔性薄膜可替代玻璃作为新一代OLED照明/显示的柔性衬底。

塑料界皇冠上的明珠——聚酰亚胺薄膜

▲柔性显示基板PI材料与柔性显示器

全球对电子级PI薄膜的需求在稳步增长,2006年~2015年消费量的年均增速约为6%,中国对薄膜的需求增长则更加迅猛,2006年~2015年消费量的年均增速达到了18%,由于技术要求较高,我国目前使用的电子级薄膜80%依赖进口

塑料界皇冠上的明珠——聚酰亚胺薄膜

▲电子级PI薄膜的需求走势(吨/年)

全球都有哪些企业在布局“黄金薄膜”?

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杜邦、日本宇部兴产、钟渊化学、三菱瓦斯,韩国SKC等几家公司基本垄断了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以上的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市场。

其中美国杜邦是最早进行聚酰亚胺批量化生产的企业,同时也是目前全球占比最高的聚酰亚胺生产商,占据全球40%以上的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市场。

另外韩国SKC与科隆专门合作设立了SKC KOLON PI公司来发展透明聚酰亚胺薄膜。

塑料界皇冠上的明珠——聚酰亚胺薄膜

▲全球聚酰亚胺薄膜的主要制造商

塑料界皇冠上的明珠——聚酰亚胺薄膜

▲全球聚酰亚胺薄膜市场占有率分布

从国内来看,目前我国大多数厂商仍以生产电工级聚酰亚胺薄膜为主,主要有桂林电科院、溧阳华晶、江阴天花、江苏亚宝、深圳泰瑞华、山东万达、时代新材、丹邦科技等。

塑料界皇冠上的明珠——聚酰亚胺薄膜

▲国内聚酰亚胺薄膜的主要制造商

随着国内对于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的需求不断提升,逐渐开始有公司涉足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的生产,深圳瑞华泰及桂林电科院技术较为领先,另外上市公司中时代新材与丹邦科技同样涉足这一领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时代新材

时代新材在2017半年财务报告中指出, 报告期内,公司孵化多年的新材料项目产业化工作进展顺利。

PI膜生产线调试工作基本顺利, 正在进行优化,上半年还签订了首笔 8468 万元大额销售合同。

丹邦科技

丹邦科技在2017半年财务报告中提到,公司于2017年4月5日开始对“微电子级高性能聚酰亚胺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批量生产,同时6um厚的特种聚酰亚胺薄膜也开始量产。

同时在营业收入方面,PI 膜收入 43846.14元,占总营业收入的0.0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