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地区粮食不涨钱而化肥农药飞速涨价,合理吗?

36姨


为什么有些地区粮食不涨钱而化肥农药飞速涨价,合理吗?



对于这个问题,看到就有点心酸,特别是为广大的以种地为生的农民而言,含辛茹苦的种一年的庄稼,最后的收益几乎是替农资生产企业赚了钱,可以说各个企业都是赚得盆满钵满。

对于这种现象用经济学专家的理论来说属于市场经济,什么价格都是由市场来决定的,什么价值决定价格的理论可以搪塞作为文化水平普遍很低的农民而言的一个完美的解释。

其实就目前的现象是一种畸形社会现象,化肥农药的价格今年上涨了30%,可以说农民直接增加了30%的种植成本,其化肥农药的价格上涨速度可以用飞速二字来形容。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对于农民的种植的粮食来说,其价格是受多方面的因素控制的,农民对粮食价格没有话语权,也就是说农民没有长官粮食价格的权利。如果粮食价格出现大幅度的上涨,就会直接影响到其他消费者的消费利益,这也使得国家会对粮食价格进行宏观调控,不会让粮食价格出现大规模的上涨,也可以说是粮食价格就是稳定一切。

其次,化肥农药是由于化工企业生产的也只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化工大企业操控的花费的价格。毕竟现在国家治理环境污染力度加大,对一些中小化工厂的环境治理不达标的企业进行关停拆除,对一些大化工企业进行了污染源的处理设施改造,当然这也是增加了化肥农药的生产成本。

但最终从经济学的绝对分析来看,化肥农药的生产,或者说是化肥农药的市场,属于一个半垄断行业,其价格由化工生产企业说了算,也就是说化肥农药的价格的话语权在生产厂家。



总之,不是一些地区的粮食价格不涨而化肥农药的价格上涨,而且是飞速上涨这是在农业市场上来说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粮食价格都是不上涨,即使上涨,上涨的幅度也非常微弱。但是对于农资市场的化肥农药的价格上涨是一个社会的普遍现象,而且也是一个普遍现象,对于这种现象相对于农民种地为生来说,是一个不合理的现象。

解决这种现象的唯一途径就是对农民种地进行补贴,而不是对农资的化肥农药进行补贴,这应该是解决这种不合理现象的主要途径或者说是唯一的途径,否则会影响粮食生产最终会影响到消费者的饭碗安全问题。


宗元三农堂


为什么些地区粮食不涨钱而化肥农药飞速涨价,合理吗?

农资产品涨价、降价保持原状或者下跌,这是中国目前面临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而农资产品的涨价,直接增加了种植户的成本投入。那么,这种情况合理吗?


农业种植应该是农业生产大产业链中效益最低、成本最大、风险最高的一环。套用郎咸平的那一套产业链理论,农业生产中最大的利润在于农资产品的研发、销售,粮食的运输、加工、仓储和销售。而种植是其中最吃力不讨好的。为什么?种植需要购买农资产品,粮食收获后需要经过粮食收购商的转手或者收购,在经过运输、仓储、深加工等环节进入市场。也就是说农业种植是两遍受气还得两边讨好,也是这个产业链中最辛苦、抗风险能力最差、效益最低的环节。


但是农业种植又是国家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无粮不稳,无工不富”吗。农业是关乎国家稳定的基础,所以在农产品上几大主粮的控制是必然的,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大主粮的价格一直平稳有序的略升或者下调的原因,不会让水稻、玉米、小麦有大的涨幅。

但是随着农资产品的行情上涨,粮食价格下调或者不变,农民的日子越来越难过。这也是个事实,很难说其是否合理,这是国家针对国内形式做出的宏观调控,同时为了弥补农民的损失也提高了补贴的力度。因此,在农产品价格不理想的情况下,国家会逐渐通过其他途径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的。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有种田的农民朋友都清楚,去农资店买农药化肥都不能讲价的,它们说多少是多少。农药化肥都是生产厂家然后是地区代理商再是零售商,逐级加价。需肥药旺季也会加价,新特药高价,防治力差的农药改个药名照样骗你是新药。有的农药虽然价钱差不多却己減了药量,原来一斤装敌敌畏乐果等农药己瘦身变成6两装,减量3分之一以上。普遍都认为化肥农药设有过去的质量,这也无疑加大了种植成本。而农民的产出大多以最低的价钱卖给了批发商,批发商再卖给了零售贩,最后高价是消费者。两头一高一低,害苦了农民,至于如何解决,那是社会大环境使然,农民无法解决。朋友们也来说说你的见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