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能拍出《東京愛情故事》這麼經典的愛情文藝片呢?

文人草堂

說實話,筆者的第一位初戀對象,就是《東京愛情故事》裡的赤名莉香。

說來也非常奇怪,就如題目描述的一樣——

無論什麼時候,只要重看這部經典的愛情文藝片,內心的最深處,最為隱蔽的純真角落,就會被自動照亮,彷彿《東愛》有種魔力,能夠洗滌我們醜陋、骯髒的靈魂。



其實,《東京愛情故事》並沒有任何的“烏邦託”式的情節,也沒有一句的瑪麗蘇式的臺詞,更沒有哪怕一點點的浪漫主義情懷。

可以說,整部劇集,就是描述,城市上班男主,拋棄同事女主,愛上女二,這樣的一個現實而又殘酷的故事。

可是,任何一部經典的文藝作品,絕不是單純靠著情節花哨,人物複雜,結局虐心,來吸引觀眾的。

當莉香第一次衝著永尾完治,輕聲叫著:完治。

當完治選擇里美,幾年後 兩人再見的一幕,莉香依然微笑著,叫著:完治。

然後,在火車上,獨自微笑著流淚。

只有那些同,莉香與完治,一起經歷過那麼美好,純真,難忘,的熱戀時光的人,才能體味到,愛情,原來真的存在過。



那麼,為什麼日本會拍出這麼經典的愛情文藝片呢?

中國也試著拍了幾部,類似的愛情片,可說實話,人也未紅,戲也未紅。

筆者認為,《東京愛情故事》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這部電視劇,把所有世間的俗事,全都弱化了,金錢,門第,地位,甚至家族,整部劇集,就是描寫城市化的愛情故事。

反觀咱們拍攝的愛情片,幾乎將金錢地位,婆媳關係,領導下屬,親戚朋友,二孩弟妹,所有關係拍了個遍,生怕別人不知道,你這是寫實的電視劇。



寫實其實沒什麼不好,不過,人們看文藝作品,並非都是喜歡,將自己白天發生的事情,在電視裡,再重溫一遍。

各位小夥伴,歡迎留言討論,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文人草堂。


文人草堂

說起《東京愛情故事》,真是暴露年齡。看《東京愛情故事》的時候,也就二十出頭的年紀,那時,有一陣日劇很流行,《麻辣教師》、《悠長假期》、《星之金幣》、《同一屋簷下》等等都看過。但日劇興旺沒多久,就被韓劇取代了。

那時港臺劇、日韓劇之所以會流行,首先是因為那時內地電視劇那時不行,過於強調主旋律,偶像劇很少。過去單純是電視劇流到大陸來,現在更多的是,港臺、日本或韓國藝人到大陸來拍戲,時移世易,大陸依舊是巨大的市場,但合作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大陸成了港臺、日韓藝人淘金的地方。

那麼為什麼大陸看不到那麼有感覺的偶像劇,我覺得有如下幾點原因:

其一,日本人善長表現細膩的情感。日本人喜歡細小的東西,善於體會四時的變化。《東京愛情故事》敘述了兩對半戀人的故事:永尾完治(織田裕二)與關口裡美(有森也實),三上健一(江口洋介)與長崎尚子(千堂秋穗)。永尾完治與關口裡美似屬比較傳統的一對,關口裡美也動了點小心思,把永尾留在自己的身邊,永尾完治和關口裡美都是沿軌道轉動的原子。而赤名莉香(鈴木保奈美)從根本上說,和永尾是異質的,兩人並不太搭調。赤名莉香是一顆離子,她不沿軌道運行,她太活躍,她和永尾相遇,相處,相離,但兩人並不相知。赤名莉香牽動永尾完治,但她並不屬於他。青春就是馬不停蹄的相遇與錯過,唯其錯過,才是最珍貴的。

其二,是觀眾心中的執念吧。打個比方,我可能會想起小時候奶奶做的美食,但奶奶已經不在了,但我心中始終認為她做的某種美食是最好的。《東京愛情故事》進入國內的時候,國內還沒有像樣的偶像劇,所以看到《東京愛情故事》的時候,便有意興雋永的回味,這種感覺很難忘卻,所以再看國產偶像劇的時候,難免有先入之定見。

其三,演員的素質和專業精神。國內藝人很多時候在拼臉,但專業精神和演技還是很嫩的,國內的藝人一般而言太躁動。關於演員個人的素質,有詩云,腹有詩書氣自華,演員有素質、有積澱、有才華,才能有氣場,才能比較成功地演好角色,否則只能成為花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