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梁项伯兄弟俩为什么不帮自己的侄子项羽,却助刘邦得到了天下?

时过境迁08




你确定你看的是《资治通鉴》,而不是路边摊看到的所谓的稗官野史?

项伯这个“家贼”先不说,项梁算得上是在帮刘邦对付项羽吗?

项梁与刘邦几乎同时起事,但是项梁是故楚国将军项燕的儿子,妥妥的贵族,刘邦呢?刘邦只是普普通通的乡镇公务员罢了,论影响力,刘邦又怎可能与项梁相提?项梁只用1年时间便成功复辟楚国,当时的小人物刘邦虽然在沛县起事后号称沛公,可后来仍然灰溜溜地跑去投靠项梁,然后项梁给了刘邦5000兵马,如果说项梁帮刘邦的话,也许便是这件事了。但是,刘邦是沛县的领袖,人家辛辛苦苦投靠并成为项梁麾下的将领,项梁给刘邦兵马不是很正常吗?

公元前208年9月,这时的刘邦正与项羽合攻陈留,项梁则在定陶遭到秦朝将领章邯的反攻,结果是项梁战死。此时的刘邦影响力仍然比不过项梁,或者说比不过项家,仍然从属于楚国,而项羽则在项梁死后迅速取代甚至超过项梁曾经的地位,刘邦看到项羽也得老老实实闻声羽哥好。请问,已经死了的项梁如何助刘邦夺取江山?难道是项梁阴魂不散?细思极恐。



那么,“家贼”项伯又为何会胳膊肘往外拐?

说到项伯,我不得不替项羽感慨,真是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啊!说到项伯帮助刘邦,则不得不说历史上声名赫赫的“鸿门宴”事件。当然,也不能不说张良,项伯曾经因杀人,是张良帮他逃过法律的制裁,项伯投桃报李,在得知范增设宴诱杀刘邦后,便急忙赶去告诉张良,并劝张良跟自己走,可是张良怎肯离去?张良知道范增的阴谋了,刘邦自然也知道了,直呼:“为之奈何。”如果说项伯告诉张良鸿门宴的阴谋只是单纯想救张良的话,那么他在鸿门宴上的表现便值得深思了。

项伯反水当真只是因为与张良交情深厚吗?可这又有刘邦什么事?显然,项伯救刘邦绝不只是因为与张良存在私交。对此,我们可作猜测,项伯为什么会当“家贼”:

首先,项梁与项伯皆是项羽的叔叔,项梁死后,楚军的实际领袖地位由项羽取代,而不是项伯,这是否让项伯因此对项羽产生忌恨?从项伯早年杀人后逃跑的表现可以看出,项伯绝不是善茬,当时陈胜发出世纪呐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项梁死后,项伯未必没有这种想法,可是,结果却让项羽得手了,项伯不说,又有谁知道他心里作何想?咬人的狗不会叫,沉默寡言的人发起狠来更难以想象。

然后,在项伯夜见张良的时候,张良是否策反过项伯呢?我们应该都听过“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这句话,说明张良智谋厉害吧!因此,当时的张良也许为项伯分析过时势,更可能的是以项梁作为反面教材,对项羽进行评价,项伯对项羽的性格自然清楚,经过张良的分析,最终得出的结果是,项羽会和项梁的结果相同。张良说完项羽,继续吹捧刘邦,说刘邦待人处事如何如何,引得豪杰投靠,分析的结果是得天下者沛公也。于是,项伯便开始为自己留后路,项羽得天下他自然能得富贵,而如果是刘邦得天下,那么他因为曾经救助过刘邦,即使谈不上富贵,命总是无虞的。因此,项伯决定在宴上救刘邦。



最后,项羽逃到阴陵时,为项羽指路的农夫又是何许人也?

《资治通鉴》记载:“项王渡淮,骑能属者才百馀人。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项羽逃到阴陵的时候,迷路了,于是向当时正好在场的老夫问路,结果老农为他指了条不归路——向东逃吧。当时的项羽也没细想,老农说向东,他们便向东了,结果跑到了沼泽地,没法跑了,然后追兵到了。那么问题来了,这位老农为何让他们向东逃呢?这里面有什么阴谋呢?

没错,是阴谋。老农指路的目的性是很明显的,便是指向死路,让项羽逃无可逃。

项伯在汉朝建立以后,被刘邦封侯了,然后再结合我的猜测,应该足够唤起我们的联想力了吧?项羽陷入险境,必然派人去搬救兵,如果这个人成功将消息带出去了,那么便意味着项伯知道了。这时项羽失败的迹象已经显露无遗,于是项伯开始谋求后路,那便是在刘邦取得天下前为刘邦锦上添花!于是,项伯项伯即刻布局,原本只是想派人到阴陵查探情势,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让这个“老农”出乎意料并且啼笑皆非的是,项羽竟然迷路了!于是,老农很肯定地告诉项羽向东跑,如果稍有犹豫的话,很可能便会被项羽察觉。

最终,项羽乌江自刎。项羽的败,既是因为自己的傲,也是因为项伯的反,可悲可叹。


吾与吾国

刘邦在遇项梁项伯兄弟俩之前,是萧何拥护其起事,推上了政治的舞台。

年轻时候,刘邦是秦末泗水亭的亭长,与主吏掾萧何、狱掾曹参、车夫夏侯婴、吹鼓手周勃、屠夫樊哙是好朋友。刘邦因押运路上释放刑徒被通缉,躲在芒砀山上,被迫跟在陈胜吴广的后边,集合了一帮兄弟,加入到了时代的大潮。

政治上和军事上都玩不转的刘邦,感觉自己势单力薄,归附到了项梁的麾下。也就是在项梁这里,刘邦锻炼了一支自己的队伍,才有了后来夺取天下的资本。

项梁,楚国名将项燕的二儿子。项梁与侄子项羽因杀了人,避仇在吴中暗中招兵买马,又收编了英布、吕臣、陈婴、秦嘉的队伍,总兵力达到了十多万人。


刘邦队伍的扩充,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项梁的援助。项梁不但提供给刘邦五千精兵、五大夫将十人,还让刘邦随项羽一起去攻城掠地,教他如何排兵布阵和打仗,帮助刘邦提升了权谋与手段,以及自身的能力。

项伯更是经常在暗中帮助刘邦说话、做事,鸿门宴是项羽给刘邦设置了一个有去无回的饭局,就是因为项伯的通风报信,并用身体阻止项庄下手,这才使得刘邦很难的逃过了这一劫。

本来英布还在项羽、刘邦之间摇摆不定,还没有下决心选择效命于谁,项伯却杀死了英布的老婆,英布只好收兵,归顺了刘邦。

更有想不到的是,项伯居然放了刘邦的家人。刘邦的这一家老小,可是项羽手里的人质,是对付刘邦的一大砝码啊。

项羽身为贵族,秦末起义军的领袖,西楚霸王,行事光明磊落,敢于在人群中指着秦始皇说 “取而代之”,也有三万对十万 “破釜沉舟”的勇气,却被自己的两位叔叔害惨了,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刎。

如果不是农夫的错指方向,耽误了逃脱的时间,或许项羽就不会被刘邦追及至乌江;如果改走其他方向,会不会绝处逢生?历史会不会因此改写?



那为什么项梁、项伯兄弟俩要帮助刘邦得天下?楚国破灭后,项梁终不忘家仇国恨,在天下大乱时起兵反秦,和弟弟项伯都是仁义之人,尤其是张良这位昔日旧交的恩人,从内心不希望项羽攻打刘邦,毕竟项羽与刘邦也算是结拜弟兄,刘邦也有仁义之心。

兄弟俩人都觉得刘邦器宇轩昂,风骨不凡,谈吐也有别于众人,是大贵之相,必成大事。对自己侄子的性格,很了解,是难以最终得到天下的。

二哥项梁死后,项伯很不服气受到侄子的管控。再就是任何军政大事项羽都和范增商量讨论决定,自己都不如个外人。

刘邦称帝后,为感念项伯的帮助,赐项伯刘姓,并封为射阳侯。有人大胆的臆测项羽败走乌江,是当年农夫的有意为之的错指方向,有可能跟项伯有关。


时过境迁08

咱们不提项梁,毕竟项梁的历史活动范围是在反秦起义中,算不得帮不帮刘邦,说说项伯为什么帮助刘邦而坑害自己的子侄项羽吧。

我们都知道,项伯坑害项目三件很明显的事例:

第一,泄密之事

刘项二人都在关中时,项羽已经在范增的劝谏下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时刘邦和项羽那力量对比太悬殊了,可以说如果实施,刘邦必死!而这个时候项伯赶来,跟张良报信,这才救了刘邦集团啊!

第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而项伯舞剑救沛公。

在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意在杀沛公。而项羽没有阻拦,说明其听之任之,刘邦随时都有被杀掉的可能。在这危机时刻,又是项伯挺身而出,舞剑救下刘邦。

第三,离间项羽内部,范增惨死。

陈平的反间计,如果没有项伯的配合,恐怕很难取得杀死范增的效果。项伯去了趟刘邦军营,回来后跟被洗脑一样,被利用的分裂了楚军。

一、心胸狭窄,借势打压项羽与范增。

楚军起义,在项梁未死之前,作为大哥的项梁主事,项伯心服口服。但是项梁去世之后,全力应该属于自己,但是却落到了子侄辈项羽头上,项伯感到憋屈,这是其一。其二、范增是项羽的外姓长辈,但是在楚军中,名望却比自己还高,心生嫉妒。

二、项伯帮的不是刘邦,而是张良。

早年的时候,项伯因为杀了人,就跟随张良在下邳躲避,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如果刘邦被杀,作为刘邦的主要谋士,张良很可能也会被处死,这是项伯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他太了解侄子项羽了,那是杀人不眨眼。为了保张良,才帮刘邦,我们也可以看出,无论是消息还是计划讨论,项伯只跟张良说,而没有直接面对刘邦。

三、谋后路。

无论是项伯还是项羽,对于最后究竟谁能夺得天下,心里都没谱。项伯经常接触张良,其实也得到项羽一定程度上的默许。

万一失败了,有项伯帮助过刘邦的这段历史,项家人可以得到延续而不必被夷族,后来也证实也项伯帮助过刘邦,刘邦只杀了项羽,保住了其他项家的人赐姓刘,还封了侯。


笑尝历史百态



项梁活的时候,为什么帮助刘邦

周市使人谓雍齿曰:“丰,故梁徙也。今魏地已定者数十城。齿今下魏,魏以齿为侯守丰。不下,且屠丰。”雍齿雅不欲属沛公,及魏招之,即反为魏守丰。沛公引兵攻丰,不能取。沛公病,还之沛。沛公怨雍齿与丰子弟叛之,闻东阳甯君、秦嘉立景驹为假王,在留,乃往从之,欲请兵以攻丰。是时秦将章邯从陈,别将司马夷将兵北定楚地,屠相,至砀。东阳甯君、沛公引兵西,与战萧西,不利。还收兵聚留,引兵攻砀,三日乃取砀。因收砀兵,得五六千人。攻下邑,拔之。还军丰。闻项梁在薛,从骑百馀往见之。项梁益沛公卒五千人,五大夫将十人。沛公还,引兵攻丰。


在史记高祖本纪当中,已经明确记载了,刘邦的大将雍齿镇守大本营的时候,背叛了刘邦,而刘邦带兵攻打不克,刘邦生病了,之后听说有人立景驹为假王,便跑到景驹那了(在这里刘邦遇见了要投奔景驹的张良,张良功成之后为留侯),之后刘邦一系列运作,收服了五六千人,投奔楚怀王,去见项梁,而项梁看见这个有几千手下的头领投奔,而且还是个人才当然要优待了


至于项梁不帮项籍,这是伪命题,在项梁活着的时候,项籍只是项梁的打手,是项籍辅助项梁,而不是项梁帮助项籍,弄错了主次

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眴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在大泽乡起义。当年九月,会稽郡守殷通对项梁说:“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这也是上天要灭亡秦朝的时候啊。我听说,做事情占先一步就能控制别人,落后一步就要被人控制。我打算起兵反秦,让您和桓楚统领军队。”当时桓楚正逃亡在草泽之中。项梁说:“桓楚正在外逃亡,别人都不知道他的去处,只有项籍知道。”于是项梁出去嘱咐项羽持剑在外面等候,然后又进来跟郡守殷通一起坐下,说:“请让我把项籍叫进来,让他奉命去召桓楚。”郡守说:“好吧!”项梁就把项籍叫进来了。呆了不大一会儿,项梁给项籍使了个眼色,说:“可以行动了!”于是项籍拔出剑来斩下了郡守的头。项梁手里提着郡守的头,身上挂了郡守的官印。


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闻陈王败走,秦兵又且至,乃渡江矫陈王命,拜梁为楚王上柱国。曰:“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陈婴为楚上柱国,封五县,与怀王都盱台。项梁自号为武信君。


在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在楚军当中,一系列运作和真正主事人都是项梁

项籍在项梁活着的时候,是项梁的打手,项梁才是真正主事的人,而在项梁死后,主事人则是宋义,项籍为了权利诛杀宋义之后,才真正成为主事人

顺便说一句,项梁和项籍起事也根本不光彩,都是为了权利诛杀恩人夺权,所以每次说项籍什么光明磊落,只想默默的冷笑一声,嘲讽某些理想主义……项籍和刘邦在权利道路上,都是冷酷残忍以及无赖,只不过刘邦会克制,项籍则是一得志便猖狂,不会克制自己,


至于项伯为什么帮助刘邦,不帮助项籍



只能说看事情完全是单方面了

鸿门宴这个我曾经在问答当中解释过,为什么项伯会帮助刘邦,主要刘邦是灭秦第二功臣,威望过高不能杀,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项籍鸿门宴时威望虽高,然却不能抑制全部人,在项籍分封后,各地叛乱不止,就可以看出,那些诸侯王根本没承认项籍的霸权,一旦杀了刘邦,则会引起诸侯王兔死狐悲的心理,集体反抗

第二则是需要刘邦和三秦互相牵制,把刘邦分封在巴蜀,汉中是后来封的,在史书记载,刘邦刚开始知道被分在巴蜀,要和项籍鱼死网破,所以个人认为把汉中封给刘邦也算补偿,项籍也不想和刘邦鱼死网破,毕竟项籍的志向是征服天下,敌人太多,三秦,齐国,敌人不止刘邦一人,所以把刘邦关在汉中,再把关中划分三份,给三秦,让三秦不能成为一块铁板,四个势力互相牵制,等到项籍自己北伐成功,就能转手灭了三秦和刘邦,而效果也不错,刘邦被封在汉中,张良也认为无力出关,让刘邦烧了栈道

谁知道刘邦是天命之子,逆天改命,有韩信来了,刘邦攻打三秦时,因为路被章邯堵住,刘邦也无力准备回到汉中,天知道还有赵衍这个真正关键人物,硬是知道一条小路,带着刘邦等人从天而降,定三秦成功,刘邦让巴蜀,汉中从困龙之地变成龙兴之地

所以从各种资料来看,个人猜测项伯所谓的帮助刘邦,只是项籍和项伯两人的双簧,把刘邦从关中这个霸主之地,赶到巴蜀这蛮荒之地,等于流放了刘邦


至于说不帮侄子项籍,则是无稽之谈

项梁起事,后立怀王,项伯为左尹。楚军北救赵,随项羽一起北上。后又随项羽进入关中,项伯自项籍兵败身死之前,都是项籍手下将领,也做过不少贡献,当然也做过不少错事,如诛杀英布家人,导致英布真正的投靠刘邦


至于说刘邦无能的,呵呵

刘邦还真是无能,军事在楚汉只在项籍,韩信之下,还真是军事无能,把华夏这块地域横扫了两次,真是军事无能

政治上无敌手,还真是无能,政治上玩弄项籍,彭越,韩信的刘邦还真是无能

到底是嘲讽刘邦无能,还是嘲讽被刘邦打败了的人,无能?被一个无能的人灭了的是什么?垃圾?弱智?

被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称赞的帝王,还真是无能,第一个布衣得天下的帝王,还真是无能~


筱谈天下

首先,项梁没有不帮项羽而帮助刘邦取得天下。项梁在反秦过程中战死,没有参与楚汉相争。

项伯也是项羽的叔叔,他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没有帮助自己的侄子项羽,反而帮了刘邦。

最典型的事件就是鸿门宴。当时刘邦先入关中,项羽当时经过巨鹿之战,消灭秦军主力,兵锋正盛,此时,项羽强而刘邦弱。项羽如借机除掉刘邦,鸿门宴是最好的机会。

鸿门宴上,范增力主除掉刘邦,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而项伯因为与张良关系亲密,认为刘邦是忠厚长者,也上前舞剑,保护刘邦。因为项伯,范增计划流产。而张良又让樊哙进来搅局,让项羽在迟疑犹豫中失去杀刘邦的机会和理由,刘邦也顺利返回营中。

项伯帮助刘邦在鸿门宴上得以体现,在项羽在楚汉相争中失败后,项伯也得到刘邦善待。而项伯帮助刘邦,主要原因在于为报答张良的恩情,因为项伯曾经杀过人,张良帮助过他。如果没有这层关系,项伯与刘邦基本无交集,也不太可能保护刘邦了。

鸿门宴只是致使项羽放过刘邦,却不能说成项羽与刘邦楚汉相争失败的原因。项羽失败,主要在于政治策略不行,没有清晰的夺取天下的战略,刚愎自用,没有网罗人才而一味崇尚武力,招致各地诸侯的合力反对,限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疲于奔命,最终失败。项伯是帮助过刘邦,但很难说帮助刘邦取得天下。刘邦取得天下在于能用人,能审时度势,能够联合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生说

项伯跟张良一直关系很好,好像张良对他有救命之恩,项伯也非常欣赏和佩服张良的人品、才华。而张良一直看好刘邦,愿意辅佐其成就一番大事业。

项羽能征善战,却不善计谋,且刚愎自用,所以像张良、韩信这些人才都被他放跑了,实在可惜。项羽的霸道、粗暴处事方式对作为长辈的项梁、项伯两兄弟来说,还是有些不以为然的,加上项羽重用范增,范增这个人就是靠玩阴弄险吃饭的,在光明磊落的范氏兄弟眼里是很有些不耻的。

其实我觉得,项羽的人生就是毁在范增手里,原本如果项羽坚持其光明磊落的襟怀,堂堂正正行事,其威可慑天下,其德能服诸王,没有人敢挑战他的权威,或许就没有刘邦什么事了。再说刘邦小小一个泗水亭长,小混混一个,真能封王,说不准也就满足了。范增却非要扇阴风、点鬼火煽动项羽除掉他。那个时候即便刘邦愿意回到从前到泗水当个亭长也是不能了,不造反难道等死?

项羽要听范增的就应该言听计从,坚决除掉刘邦。但是做起事来脸皮又太薄,每到关键时刻狠不下心,既跟刘邦闹掰了,又没能除掉,还天天没事就去搞人家,弄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人家不想方设法弄死你难道还要谢主隆恩?

所以项梁和项伯不是不帮自己的侄子,这个提法就是有问题的,而是他们觉得刘邦本无反意,还主动退出咸阳,范增却凭自己毫无根据的所谓判断非要说人家将要造反,刘邦不退出咸阳项羽更是要灭了人家,进退都是死,你叫刘邦如何做?他们觉得违背了他们的处事原则和良心;

其二、他们行事一向光明磊落,觉得搞这些鸿门宴之类的阴谋实在让天下人耻笑,有损项羽的一世英名和形象;

其三、报答张良的旧恩,还张良一个人情。


谢金澎

项梁和项伯都曾经帮助过刘邦,但是出发点不是协助刘邦夺取天下,因此说项梁和项伯吃里扒外其实是个天大的误会,到底怎么回事呢?

刘邦在沛县起义,算是农民起义军中的一部分,实力非常的弱小。即使这样,队伍里面也有人叛变。谁呢?雍齿。

雍齿是沛县的世族大家,因此看不起刘邦这个小亭长。刘邦率军攻下丰邑后派雍齿来守卫。这时魏国周市率军前来攻打丰邑。周市对雍齿说:如果投降的话,我会禀报魏王,封你为候,负责守卫丰邑。如果不投降,城破后屠城。

周市使人谓雍齿曰:「丰,故梁徙也。今魏地已定者数十城。齿今下魏,魏以齿为侯守丰。不下,且屠丰。」

雍齿左右掂量,最后选择背叛刘邦投降了魏国。刘邦非常生气,自己向来非常信任雍齿,但是换来的确是雍齿的背叛。于是刘邦率军返回攻打雍齿,被雍齿击败。

无奈,刘邦投靠了当时实力颇为雄厚的项梁,作为项梁的部下,和项羽各自统领一支队伍。作为回馈,项梁借给刘邦五千人马和数个指挥官帮助刘邦报仇。

刘邦在项梁的帮助之下击败了雍齿,重新占领了丰邑。此时刘邦的实力还很弱小,仅仅算是项梁的部下而已。

再说项伯,项伯救刘邦纯粹是巧合。为什么这样说呢?

项伯早年曾经杀人,被官府通缉。张良当时将项伯藏到自己家中,算是救了项伯一命。因此项伯非常的感激张良,视张良为救命恩人。

项伯早年任侠,秦时曾与张良有旧。曾杀人,张良匿其于家。

后来,项梁于吴地起义,项伯作为随从也参加了起义军。项梁战死后,项伯跟随项羽南征北战,曾经参与了巨鹿之战。

刘邦先于项羽经武关入咸阳,接受了秦王子婴的投降。后封锁函谷关,阻挡联军进入。项羽率军来到函谷关,看到有兵防守,于是攻击关隘,击溃守军,重新占领了咸阳城,这时刘邦已经驻军霸上。

项羽非常生气,想要趁机消灭刘邦。此时张良在刘邦身边作为谋士,项伯知道项羽要进攻刘邦,于是赶紧跑到刘邦军营去找张良,想带张良走

这时张良趁机说服项伯说:刘邦没有要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意思,现如今咸阳的金银财宝都封存在库,刘邦财物无所取,美女无所动。就是为了恭候项羽的到来。

于是在张良的劝说下,项伯向项羽讲述了刘邦的想法,取得了项羽的谅解。后来在鸿门宴上,项伯更是亲自舞剑保护刘邦。

因此,鸿门宴之上,完全是张良的人情换来项伯一时的帮助而已,宴会后项伯就跟随项羽走了,双方还是敌对关系

后来,刘邦和项羽对战,项羽召九江王英布前来助战,英布仅仅派了两千人前来,项羽大为恼怒。于是率军攻击英布,项伯被项羽派到九江,项伯杀了英布的妻子及家人几十口人。

刘邦击败项羽后,虽然刘邦和项伯两人是敌对关系,但是刘邦顾念项伯曾经在鸿门宴时救过自己一命,于是依旧封项伯为射阳侯,并且赐项伯国姓刘。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项梁和项伯都曾经救过刘邦,但是性质完全不一样。刘邦曾经投靠过项梁,是项梁的下属,因此项梁帮助刘邦纯粹是资助。而项伯在鸿门宴救刘邦,完全是为了还当年张良救他性命的恩情,算是顺带。所以说项梁和项伯吃里扒外,帮助刘邦夺取天下完全是无稽之谈。


每日趣评

对于这个问题,我谈点看法。首先说项梁帮刘邦未免牵强,梁和刘邦的交集在刘邦投靠项羽之后,刘项分兵之前。要说这段时间梁给刘邦许多帮助,那不过是在帮自己的部属而已,无可厚非。更无从说是在害项羽。其次说项伯,那还真是在几大关键时期,帮了刘邦大忙,说助其取得天下也不为过。函谷关泄密,鸿门宴,和放刘邦亲属,离间项羽范增等。每次都使刘邦死里逃生反败为胜。那么项伯做为项羽的亲伯父是为什么呢?我想有以下三重原因: 一,这是项梁项伯兄弟的策略,项氏兄弟对刘邦推崇备至,认为以后取得天下之人,刘邦可能性最大。所以,由项梁协助项羽争夺天下,如羽胜万事大吉。如羽败呢?这就靠项伯来保全宗族利益。为此,项伯就通过张良的关系,主动通好刘邦,并有限度的为刘邦提供帮助。这时的项伯是站在项家或项羽的立场上,为刘邦提供帮助。即使是鸿门宴放走刘邦,只是理念不同,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帮项羽。二,项伯和项羽之间开始有了矛盾。纵观整个楚战争期间,项伯虽贵为羽的伯父,但少有建树,尤其是在项梁死后,项伯在楚军的地位更是一跌千丈,甚至都排在了范增,英布,龙且等之后。这让项伯感到失落,以及对项羽的残暴不仁滥杀无辜,也心怀不满,开始对项羽离心离德。要说项伯原来是占在项家立场上帮刘邦的话,那么此时的项伯已经完全占在刘邦的立场上,成为项羽的对手了。陈平的反间计设有项伯的暗中推波助澜是很难成功。

但最后,刘邦在称帝后,赦免了项家,并赐刘姓以全与项羽的结义之情,而项伯自己也被封候,这才是项伯最终想得到的结局。各有所需,各有所求,最后各取所得,皆大欢喜。只是苦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


无奈且向上

项伯于险难中不忘朋友,有恩图报,不辞辛苦,表现出了一种高尚的仁德情怀,这是极为可贵的,但他忽略了两个问题: 一是秦灭后刘邦与项羽已成一对生死对手,自己身为楚军高级将官,当朋友之谊与政治利害相冲突时,究竟应把什么放在首位;二是要让张良离开霸上,可以找出多种借口,未必一定要把实情相告知。当真话有泄露军机之嫌时未必不可以说些善良的谎话。项伯对两个问题显然均未考虑,他把朋友之谊凌驾于政治关系之上,也没有说谎话的准备,因而向政敌之友泄露了自己军中最高机密。张良提出危难时不能弃友自逃,这和项伯要唤走张良的道理是暗合的,项伯也就同意了张良的请求,遂听任军中机密直送政敌刘邦。

刘邦感到自己力量不敌,决定软化双方的对抗,遂把项伯选定为行事的突破口。他对项伯极恭敬地约见、祝酒,结为亲家,又以圆通的理由,诚恳地解释了产生误会的事情,表明了他对项王的忠诚之心。项伯完全相信了刘邦的忠诚,甘愿充当双方和解的中介人,不仅给刘邦提出了一个自认不错的主意,而且说服项羽善遇刘邦,为刘邦的到来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次日的鸿门宴上,范增不断地暗示项羽,让乘机杀掉刘邦,项羽因在事前已被项伯说服,认定刘邦为忠诚有功之将,因而对范增的暗示默然不应。当范增召来项庄即席舞剑时,项伯一定看出了其中要杀刘邦的真意,立即拔剑对舞,常用身体遮护刘邦,使项庄一直难于下手。在项伯看来,刘邦来鸿门是自己出的主意,因而他实际上是自己请来的客人,对他的性命负责是自己应尽的道义责任;何况自己与刘邦已在昨晚结为亲家,更有一层亲戚关系包含其中。

项伯劝项羽勿杀太公,所言道理虽不清晰、充分,但绝非是出于仁道主义则可以肯定。因为,项羽坑杀活人无数,从未见项伯有劝谏的表示。他自己在九江王英布反叛投汉后,奉命收集九江散兵,也杀尽了英布的妻子儿女。此事出面相劝,一定是他想起了四年前刘邦与他在关中霸上的婚姻之约,既然结为亲家,就有保护亲家翁的义务。项伯勇敢地承担起了保护太公的责任,真实的心境不好说出,只好语焉不详地用大话劝阻,这其实是他政治立场的又一次表露。如果说分封诸侯之前,楚汉对立之势尚不明朗,项伯庇护刘邦的一切行为可以用头脑不清来解释,并加以谅解;那在楚汉战争已近四年的广武对峙之时,仍然暗存庇汉的态度,就难以作出正常的解释。


人生如梦131529436

其实不止《资治通鉴》,《史记·项羽本纪》也记载了项羽在垓下失败后,乘坐乌骓马率领百名精骑连夜突围,路过阴陵(今安徽定远西北),迷失了道路。问一位田间老翁,这老头瞎指道,害的项羽陷入了沼泽地,被汉军追上,逃离沼泽时,身边只剩28位骑兵了。

这个老农是谁,受谁暗中指使,估计只有司马迁知道了,因为线索实在太少了,突然就出现个农夫指路,还指错了,除此再无记载。萝卜估计,这很有可能是司马迁根据项羽的逃亡路线杜撰的。

接下来再来说题目,首先这个题目就有问题。项梁和项伯一直是在帮助项羽,只不过,项羽的性格和所作所为,导致最后的形势偏向于刘邦取得了天下。

项梁和项伯都是楚国大将项燕的儿子。项燕是唯一一个能和王剪势均力敌的将军,相当的牛,导致秦灭楚国相当的艰难。

分开来说。项梁作为项羽的叔叔,除了教导项羽之外,最开始是反秦部队的首领,拥立了楚王熊心,最后在定陶败给了章邯,力战而死。

项梁死的时候,刘邦只是个沛公,兵马估计都不过万,可以说是反秦武装中很不起眼的一支。项梁怎么帮刘邦。但正是项梁的死,推动了熊心要削弱项羽势力,给了刘邦兵马,让他西进灭秦。

再说项伯,项伯这里就是个例外。项伯是因为犯过杀人罪,被张良救了。刘邦率先入关,项羽挺进后,两军对峙,而张良又正好是刘邦的谋士,项伯要救张良,反被张良和刘邦两人一通忽悠,还和刘邦结成了儿女亲家。所以在鸿门宴上,项伯阻止范增杀亲家刘邦。

项羽战败死去之后,刘邦赦免了所有的项氏家族,并赐姓为刘。项伯就是靠着鸿门宴护驾的功劳,最后被刘邦封侯。

另外,项伯一直是跟随项羽和刘邦作战的,只不过史书最项伯的记载太简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