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寫不好書法,因為壓根不懂筆墨紙!

“筆、墨、紙”是書法的外功。如果我們把筆比喻做槍,那麼墨就是子彈,紙就是靶子,我們只要拿起槍,子彈能很準確地打到十環,這就是功夫。如果打不到呢?這不要緊,應該堅持不懈,俗話說:“只要功夫深,鐵棒也能磨成針。”成功只是早晚的事。要達到得心應手,我們就要對“筆、墨、紙”的性能瞭如指掌,熟記於心,才有可能寫出有力度的線條。

首先說用筆

古人說用筆要“萬毫齊力”、“八面出鋒”。這就是說要充分發揮毛筆的功能。用筆儘量要全面,就如吃食物,不可以偏食,這樣營養才全面。如何才能“萬毫齊力”、“八面出鋒”?這裡要有一個條件,就是毛筆一定要拿直,不可偏鋒。

你寫不好書法,因為壓根不懂筆墨紙!

其次說用墨。

墨分濃、淡、幹、溼,用墨的原則要自然,且不可做作。原則是從多到少,自然過度。就如人吃飯一樣,吃飯——消化——再吃飯——再消化的過程,墨也是多——少——再多——再少的過程,這樣自然就形成了墨色的變化。不可養成吃零食的習慣,更不可飢一頓、包一頓,這樣對身體不好。書法的創作也是同理,用墨是極其重要的。

你寫不好書法,因為壓根不懂筆墨紙!

再說用紙。

古人說“力透紙背、入木三分”。這是對書法線條的力度而言,不可誤解為墨透紙背就是力度,在宣紙上墨是很容易透到背面的,隨便滴上一滴墨就會透到紙的背面,但你能說它“力透紙背”了嗎?。比如同站樁,感覺兩個腿的力往下沉,腳在地上,而腳的的力已經傳入地下,如腳下生了根,穩而有力。毛筆也一樣,筆在紙上,而力已經穿透紙背“入木三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