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报道丨南科大跑出“新深圳速度”,助力区域创新驱动

版次:A14

撰文:孙颖 摄影:王凯强

“深圳高等教育的核心定位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为深圳、广东及国家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培养一流的拔尖创新人才;为深圳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源头创新、技术支撑,进而推动城市综合实力的发展。”在1月份的深圳两会上,深圳市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为深圳如何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建言献策,他精准的分析及务实的建议得到诸多人士的赞同。言末,他动情地说:“大学强则城市强,作为一流的城市,深圳一定可以孕育一流的大学。”

深圳、广东乃至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呼唤一流的大学。6年前,南科大应运而生,其肩负着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挥先导和示范作用的使命,并致力于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深圳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

如果说从30多年前的“三天一层楼”到如今的“一天48件发明专利”,深圳正在创新驱动发展中上演“新深圳速度”,那么南科大——这所以改革创新著称的新兴大学,与城市共发展,近年来在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制度和成果转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大胆突破,走出的跨越式、内涵式发展之路,也从另一个侧面深刻诠释着“新深圳速度”。

《南方日报》报道丨南科大跑出“新深圳速度”,助力区域创新驱动

2月5日至7日,2018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峰会在南科大举行,南科大校长陈十一主持主题论坛。

深圳要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奋力向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迈进。南科大跑出的“新深圳速度”,为深圳实现上述目标提供重要支撑,也为深圳、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脚踏实地鼓足干劲,乘胜前行再创佳绩。目前,南科大正积极细化、推进去年3月该校第一次党代会提出的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八大计划”,为早日实现“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为更好地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深圳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而努力奋斗。

打造人才高地:为城市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1月中旬,英国自然出版集团公布了2018年第一期全球自然指数,南科大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28位。近三年时间,南科大在上述按照总量排名的榜单上,从中国内地大学55位升至28位。其快速提升的综合实力,与迅速聚集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密不可分。

目前,南科大已签约引进教研序列教授300多人,包括院士20人(其中全职10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4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7人、“万人计划”6人、杰青15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74人。90%以上的教师拥有海外工作经验,院士、千人计划入选者占比达40%,位居全国高校前列。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让南科大连续两年获得深圳市“人才伯乐奖”第一名,并获当年最高奖励金。

重奖措施的背后,是深圳对高端人才的求贤若渴。从2010年开始,深圳推出“孔雀计划”“促进人才优先发展81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每年投入不少于10亿元培育和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以“高精尖缺”为导向的人才工作机制不断创新,进一步构建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服务体系。

城市与大学“互动发展、相互促进”。深圳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为南科大这样的新兴大学快速发展注入“催化剂”,而南科大快速集聚一支高水平、国际化人才队伍,也为深圳、广东的创新驱动发展注入“强心剂”。

一所年轻大学,何以“引得凤凰归”?在南科大党委书记郭雨蓉看来,没有深圳优美的城市环境,开放、宽容的文化氛围,以及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等支持,南科大不可能汇聚一批优秀人才,“大学的发展从来不是孤立的。”此外,还与南科大要办一个中国新时代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梦想密切相关,这样的抱负,吸引了大批有家国情怀及梦想的优秀人才来到深圳,与南科大一起成长、创业。

大力引才的同时,也要“留才、用才、育才”。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南科大建立了灵活创新、国际通行的人才制度、营造出一流的干事创业环境,搭建了优秀的学术团队、平台,发展势头强劲,也让人才们树立在南科大干事创业的信心。

南科大教研序列的教授实行终身制,教授6年为一个聘期,有两次晋升机会,6年后如不能升为终身教授,在一年过渡期后,即需要离开。这种制度,有效地保持了南科大人才的活力和水准;南科大吸引海内外青年学者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实行PI制,PI即独立课题组负责人,每位教研序列的教授都有独立的实验室、启动经费,不必依附在资深教授的团队,可以组建独立课题组,独立申请项目和经费。

南科大尊重人才、爱惜人才,创造优良的教学科研环境,让人才在这里快速成长、绽放光芒。2月9日,第十四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人员名单出炉,南科大13位青年学者入选,入选人数位列全国高校第11位,办学6年来入选总人数同样位居全国前列。2017年11月28日,南科大副校长汤涛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是深圳本土产生的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此前,南科大教授刘青松、副教授刘心元入选了教育部2017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建议人选。而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公示的第三批“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入选名单中,南科大生物系教授郭红卫和化学系副教授李闯入选了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人文社科中心教授李凤亮入选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大力育才、创新引才,南科大人才发展势头强劲。1月6日,2018年南科大国际交叉学科论坛开幕,220余名海内外专家学者齐聚深圳,进行学术交流并深度了解南科大。举办这样的国际高端论坛,也是南科大引进高水平人才的创新举措。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张达博士表示:“在南科大,我感受到了深圳的热情和包容。最让我振奋的是看到环境学院的科研工作既具备解决全球问题的宽广视野,又着眼微观、推动实际技术进步。”

“南科大既是吸引人才的‘梧桐树’,也是人才的‘蓄水池’,我们希望为城市的发展助力。”郭雨蓉说,通过产学研合作等多种途径,南科大的教授们正在全方位服务城市的创新发展,并取得初步成效,“目前我们只有300多名教授,按照规划,南科大教授团队未来将达到800人到1000人,届时人才对城市的贡献效应会更大。”

做强学科建设: 致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筹办之初,南科大只有45名学生,如今,在校生已突破4000人。变的是规模,不变的则是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回答“钱学森之问”的初心。办学以来,南科大瞄准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主动发力,在自主招生、通识培养、科研课题实践等多方面率先开展探索,走出一条独特的国际化、个性化、精英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在这里,招生不唯分数论,采取“631”综合评价录取选拔模式,即高考成绩占60%,学校组织的能力测试成绩占30%(包括机试25%、面试5%),高中学业成绩占10%(综合素质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7%)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南科大率先推行的这一录取模式,后来被多所大学采纳吸收。

在这里,最初两年学生不分专业,以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为主。大三以后,学生再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该模式在美国高校非常普遍,并被证明在学生培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在这里,实行书院制和导师制,学生被分在六大书院,为其配备学术导师和生活导师,方便学生和老师的交流、沟通。

在这里,采用双语教学,本科生进校后不久就可以进入实验室跟着老师做课题、项目,还有很多机会与诺奖得主、中外院士等“大咖”面对面深入交流……

一系列创新育人措施,培养出大量优秀学生。南科大学子收获包括美国大学物理竞赛金奖、国际基因工程机械设计大赛金奖等在内的多个国际学科竞赛大奖,发表的学术论文多次被国际一流期刊收录。在2017届毕业生中,超过50%赴国内外知名高校,如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深造,选择就业的学生超过90%在深以及广东其他地区工作,超过40%被华为、中兴、腾讯等高新技术企业录用。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质量引发连锁效应,近些年,南科大招生分数“水涨船高”,本科生生源质量逐年提升。

南科大目前设置14个院系,开设22个专业,其中七个学科进入广东省高校新增重点建设学科。2017年,南科大获研究生推免资格,18%的毕业生成功推免深造。

南科大党委副书记李凤亮表示,南科大培养人才的目标从未改变——以“宽口径、厚基础、重素质、强能力”为方向,以“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综合素养、创新能力”为特色,未来学校将总结和夯实已有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经验,继续在“创知、创新、创业”上下功夫,形成应对未来世界发展的核心能力,为区域、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两位参加南科大国际交叉学科论坛的青年学者,与南科大环境学院院长郑春苗、数学系主任夏志宏交流。

搭建一流科创平台:引领区域和城市发展

今年1月8日,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南科大教授胡清参与的“流域水环境重金属污染风险防控理论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些极具创新性的国际前沿技术,既从侧面展示了南科大的科研实力,也有力体现了南科大积极开展产学研,服务区域与国家创新发展的决心与担当。

陈十一表示,南科大肩负着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做出源头科技创新的重大使命,“南科大创建研究型大学,就是要为国家创造更多高质量科研成果,就是要为社会输送更多具备科学精神的拔尖创新人才”。

一系列科研创新举措在南科大启动。其在中国高校率先将“允许教授每周有一天到校外从事科研转化工作”这一内容写入学校章程,同时还明确教职工可获得以职务发明成果及技术作价入股企业进行转化收益的70%……这些利好政策,让教授们在科技创新领域崭露头角,仅两年多时间,南科大教授就成立了近40家企业,服务区域与国家产业发展。如南科大生物系“80后”副教授贺建奎创办企业,带领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目前全球准确率最高且唯一用于临床应用的第三代基因测序仪,大大降低了基因测序的成本。

创新的科研体制机制不断释放着高层次人才的活力,这让南科大在科研方面表现抢眼:近两年,南科大教授团队在申请国家级科研项目方面,受资助率居全国高校前列。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资助项目批准通告,南科大获资助项目共91项,项目平均资助率达到38.24%,高于全国平均数17.15个百分点;在2017年里,南科大获批各类科研项目共253项,获批经费达6亿元,同比增长62%,教研序列教授人均科研经费200万元。

深圳在2018年要持续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在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上实现新突破。有观点认为,深圳虽创新实力卓越,但要实现上述目标,仍要补基础和源头创新不足的短板,而大学是重要支撑。

郭雨蓉称,南科大的系科和学科专业设置紧跟学科发展前沿,以及深圳、广东乃至国家产业发展需求,此外还搭建各种高端平台,扎实开展基础研究,服务区域与国家创新发展,“基础研究有突破,源头创新才有源头活水。”

与诺贝尔奖得主格拉布斯教授共建格拉布斯研究院,开展生物医药技术、新材料化学和新能源技术的基础科学研究和产业化;与多所世界一流大学共同筹建研究中心……南科大根据区域与国家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开展源头创新,希望在服务区域与国家创新发展中贡献更多力量。在新一轮发展中,南科大布局实施“科学研究攻坚计划”,瞄准重大基础及应用项目,坚持源头创新,积极打造科研高地。

提升核心竞争力:实施新一轮跨越发展

2018年开始,南科大将以《思想文化建设五年行动纲要》为抓手,启动实施思想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大学文化品味,打造有灵魂的大学。南科大对自己这样介绍:“借鉴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的学科设置和办学模式,以理、工、医为主,兼具特色人文社会学科,在本科、硕士、博士层次办学,在一系列新的学科方向上开展研究,使学校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和新知识、新技术的源泉。”

驶入发展快车道的南科大,如何加速前行,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2017年3月25日,南科大召开第一次党代会,提出将分三个阶段实现“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同年10月,南科大成立国际咨询顾问委员会,邀约世界一流大学校长担任顾问,为南科大全面发展及国际化进程注入智慧力量。

为了实现在2049年建国一百周年之际,成为扎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南科大计划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优化、科学研究攻坚、优秀人才强校、大学文化培育、全球影响力提升、创业精神培育、保障能力提升在内的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八大计划”。目前各院系、部门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并加快实施。

过去六年,南科大从创建到发展,学科、学位快速高水准齐备。在此基础上,南科大总结经验与不足,目前正对标国家“双一流”的新要求,积极谋划、启动新一轮发展,继续加快发展速度、注重发展质量与内涵,全力为深圳市、广东省乃至中国的创新驱动发展作出自己更多、更大的贡献。

《南方日报》报道丨南科大跑出“新深圳速度”,助力区域创新驱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