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賣血維生到身家200億,唯一能和喬布斯匹敵的商業奇才

我成功是因為我有決心。我把人生抓在自己手裡,從所有人身上學習我稀缺的,抓住所有機會,一步步塑造成功。

——霍華德•舒爾茨

星巴克宣佈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於2017年4月3日卸任,繼任者為總裁兼首席運營官凱文•約翰遜。

從賣血維生到身家200億,唯一能和喬布斯匹敵的商業奇才

舒爾茨(右)與下任CEO凱文•約翰遜(左)

窘困童年 激發尋夢理想

從賣血維生到身家200億,唯一能和喬布斯匹敵的商業奇才

▲幼時的舒爾茨

舒爾茨出生在紐約布魯克林貧民區的猶太人家庭,母親是全職家庭主婦,父親是一名藍領工人。一家五口人蝸居在一所面積狹小的兩居室公寓裡,靠做卡車司機的父親的微薄收入度日。舒爾茨7歲時,父親不幸在工作中跌斷了腳踝。

貧困的生活,讓舒爾茨很小就開始掙錢,他騎車送過報,也在餐館打、皮貨商幹過活。

離開星巴克,完美收購殺回

從賣血維生到身家200億,唯一能和喬布斯匹敵的商業奇才

Jerry Baldwin、Gordon Bowker、Zev Si

為了門店落地,舒爾茨不得不籌集超過160萬美元的資金。這一年中,他一共拜訪過242人,其中217人拒絕投資他,在此期間,他的妻子懷孕,他甚至沒有足夠的錢去讓妻子生產。舒爾茨的經營理念很簡單:注重人文精神,增強人與咖啡的關係。

1986年8月,為Il Giornale咖啡籌得75萬美金的舒爾茨獲悉一個消息:星巴克因經營困難將被出售。為了得到夢想的咖啡店,舒爾茨再次說服投資者們為他湊足380萬美金收購了星巴克。

力挽狂瀾 重振連鎖帝國

從賣血維生到身家200億,唯一能和喬布斯匹敵的商業奇才

自此之後,星巴克走上了在全世界範圍內迅猛擴張的道路。因為“膨脹”速度過快,2008年星巴克遇上創立以來的最大危機。在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的經濟動盪之下,舒爾茨出人意料地決定重返首席執行官一職,這距離他上次放手公司日常事務,擔任董事會主席已達8年之久。

頂著評論家們的會幸災樂禍、輿論的反覆無常、華爾街的股價的狂跌,舒爾茨做了一項重要決定。

從賣血維生到身家200億,唯一能和喬布斯匹敵的商業奇才

2008年的一個下午,時針指向5點30分,在美國所有的星巴克門店,顧客都被禮貌的請出了門店。在店裡那些技藝還不純熟的咖啡師們正在觀看一部咖啡專家花幾天時間做出來的短片,短片它分發到7100家門店。舒爾茨在短片的結尾告訴每個人,如果濃縮咖啡的味道不是很好,我允許他們倒掉重新調製。

從賣血維生到身家200億,唯一能和喬布斯匹敵的商業奇才

那天星巴克損失了大約有600萬美金,

很幸運的是,在停業後的幾周裡,星巴克的咖啡品質果然得到提升並且保持著高水準。

門店停業成了星巴克歷史上最具象徵性意義的事件。

唯一能和喬布斯匹敵的商業奇才

從賣血維生到身家200億,唯一能和喬布斯匹敵的商業奇才

創始人在危亡時刻迴歸公司的故事在現代商界屢見不鮮,但成功者寥寥,而能徹底實現驚天逆轉併為世人所矚目的有兩個:一個是已故“蘋果教父”史蒂夫•喬布斯;而另一個則是霍華德•舒爾茨。

星巴克對創業公司的參考價值

① 如何招聘高級人才?

從賣血維生到身家200億,唯一能和喬布斯匹敵的商業奇才

星巴克在招人方面提倡多元化和豐富性,不只體現在種族與性別,其中包括殘障人士、不同個性和各種學歷程度的夥伴。

在星巴克,員工並沒有像其他企業一樣被稱為“僱員”或者“工人”,而是被尊稱為“夥伴”。

星巴克的商業模式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星巴克對員工的尊重和敬愛以及由此產生的吸引力與向心力卻是全球企業所無法比擬的。

舒爾茨承認自己對員工福利的建設情有獨鍾與曾經的成長經歷高度相關。他親眼看到了沒有任何福利保障的父親失去工作時的那種無奈與茫然,也體嚐到了全家在父親受傷之後跌入生活困境的切膚之痛。

此外,星巴克向公司內部的同性戀夥伴提供福利,這不是作為一種政治姿態,而是對所有為星巴克工作的人(無論是什麼類型的人)的一種認可。

② 怎麼面對比你聰明的員工?

從賣血維生到身家200億,唯一能和喬布斯匹敵的商業奇才

從一開始,舒爾茨就意識到必須眼光向外,聘用比他更有經驗的主管人員,他們要不怕與舒爾茨發生爭執,有堅強的意志,有獨立性和自信心,在管理團隊內部能體現共同負責的協作精神。

舒爾茨總是明確表示,他們可以放手做他們需要做的事情,對那些需要向他們彙報而不是向舒爾茨彙報的部門負起責任。他一直在傳達這樣的信息——在整個公司範圍內,在各種各樣的場合——儘可能明確無誤地告訴他們:舒爾茨聘用他們是因為他們比他聰明。

③ 如何才能做成全國性的公司?

從賣血維生到身家200億,唯一能和喬布斯匹敵的商業奇才

直到1991年,星巴克才最終圈定從芝加哥到沿太平洋的西北部地區的擴張版圖,從波特蘭開始,穿過西雅圖,直抵溫哥華。舒爾茨和夥伴們的策略是先在某一處立住腳,在當地造成強勢效應,然後向另一處擴張。

在選址洛杉磯時,舒爾茨覺得,洛杉磯在時尚方面總是在全美拔得頭籌,它對全美各地都有一種文化輻射作用,這對於星巴克來說是一處完美的地方。舒爾茨覺得,在擴展的過程中,星巴克得有那些引領潮流的人物為它的產品現身說法。

後記

從賣血維生到身家200億,唯一能和喬布斯匹敵的商業奇才

雖然卸任ceo,但是舒爾茨說:“我不會離開公司,我每天都在這裡,”事實上,舒爾茨不會停止前進的腳步,因為停止工作,永遠不是舒爾茨風格。

正如他在著作《將心注入》所言:

我總是奮發圖強、求知若渴

在別人停下來休息的時候,我仍然在奔跑,

跑向別人追不上甚至看不到我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