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心理學暗示自己,從而提高自己?

用戶184289773

用心理學暗示自己,可以分為主動暗示和被動暗示,主動暗示即用心理學的方法進行自我暗示,被動暗示即環境和他人給自己的暗示。應用心理學的被動暗示來提高自己的辦法,最常用的就是催眠,進行心理諮詢也是一種通過諮詢師的誘導和暗示,達到自我提高和成長。

心理學家巴甫洛夫認為:暗示是人類最簡單、最典型的條件反射。從心理機制上講,它是一種被主觀意願肯定的假設,不一定有根據,但由於主觀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趨向於這項內容。我們在生活中無時不在接收著外界的暗示。比如,電視廣告對購物心理的暗示作用。

當人處於一個環境中時,會無時無刻不被這個環境所“同化”,因為環境給他的心理暗示讓他在不知不覺中學習。

因此,人無時無刻不在受到心理暗示,心理暗示有強弱之分,但是心理暗示效果的好壞(正負)無法由人的顯意識控制,也就是不管你願不願意,不管你覺得這對你好不好,你已經受到心理暗示了,而且無時無刻不在接受心理暗示。它是人的一種本能,動物的各種行為的學習、危險的躲避習慣等,也都是由於心理暗示的作用才得以實現。

人們為了追求成功和逃避痛苦,會不自覺地使用各種自我暗示——自己對自己進行的心理暗示——的方法,比如困難臨頭時,人們會安慰自己:“快過去了,快過去了。”從而減少忍耐的痛苦。人們在追求成功時,會設想目標實現時非常美好、激動人心的情景。這個美景就對人構成自我暗示,它為人們提供動力,提高挫折耐受能力,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

具體可以從以下三點來努力:

一、應用重複

如果你想要改變的是自己長久以來形成的不良習慣,那麼,你也必須用同樣的堅持來改變它們。我們長久以來接受的思想都是因為長久、重複的傳遞,從而使我們的潛意識接受並認同了某種思想。同樣,你想要擁有意志力、記憶力、強大的情緒控制力,你也必須給自己不斷地傳遞關於它們的正面思想。

二、積極想象

積極想象也可以稱之為是心理的一種內在模擬,發揮想象的力量,即通過虛擬的想象場景讓我們通過事件讓自己平衡心理的一種過程。

三、意念矯正

心理學家發現,人類的潛意識一次只能夠存在一種情緒狀態,直到這種情緒狀態消失後,才會有新的情緒替換。所以,當我們的情緒或大腦中出現負面思想時,及時地用相反的、正面的思想去矯正負面力量時,意念的力量能夠覆蓋之前的思想。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郝曉瑞


暖心理

提高自己關鍵是找到自信。自己接納自己,自己相信自己,不容易被外界打擊所影響。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內心強大的人。

下面這些方法能夠提高自信:

(1)自我肯定法

每天早上對著鏡子,對自己說一句鼓勵的話。比如,:

xxx,你一直在努力,雖然你做的不好,但是,你一天一天的在進步。今天也要加油。

堅持每天都說。

(2)“一日三好”日記

對自己每天所做的好的事情記下來,任何事情都可以,只要你認為是好的,就沒問題。

比如,在日記本上記下:

我今天買了一束花放在桌子上。我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

我今天制定了一個學習計劃,這是一個好開始,我有信心會變得更好。

不要認為,這些小事不值得一提,不要認為連屁事都讚美一番是一種多餘。

日積月累,這會改變大腦的思考慣性,從前你總會把關注點放在自我質疑上,但是漸漸的,你會把關注點放在自己有價值的方面,放在改進自我上。並且這會讓你覺得幸福。

(3)將一天的活動劃分等級

把你一天中要完成的任務都列出來,然後按照“消耗”、“精通”以及“樂趣”進行分級。

“消耗”是那些耗費心神,你不大願意做的事情。“精通”是那些你做起來毫無壓力的事情。“樂趣”是那些你很有興趣,很享受的事情。

接下來想一想,該怎麼做,才能把那些“消耗”級別事情變成“精通”或者“樂趣”的事情。

比如,有些人認為,通勤是消耗級的活動,但是,如果他用這段時間聽自己喜歡的歌,看電視劇,或者讀一本自己喜歡書,這段時間就會變得有樂趣。

(4)挑戰自己的恐懼係數

將每件你害怕的事情,根據害怕程度劃分等級,假設,你對自己恐懼的事情做了一個排列,恐懼級別從低到高為:

1 請別人提供幫助。

2 當面對沒有私交的人說不。

3 對朋友說不。

4 在大庭廣眾之下,或者在一群人面前,起爭執或者衝突。

5 在工作上如果不是自己的錯,就不說對不起。

下面的任務是,想辦法降低這些事情的恐懼級別。

首先,想象一下,如果真的做了某件事,結果會怎麼樣?會不會產生讓自己難以承受的結果?將這些預先想好的結果寫下來。

比如,“對朋友說不”這件事,如果有朋友向你借錢,這個數目雖然你能負擔,但是你借出去後,一點存款都不剩,會過得相當拮据,而且不知道朋友什麼時候還,你想拒絕。

這個時候,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拒絕,朋友會有什麼反應是讓你想要避免的。也許朋友會責怪你,也許會直接將你拉黑,從此絕交。

雖然你不想失去這位朋友,但是,如果這些事情發生了,對你來說,也不是難以承受的。既然你想象了後果,也做好了應對準備,就可以進行下一步。

下一步是,嘗試做這件事。

你拒絕了借錢。結果發現,對方很失望,但是也沒有太多責怪你。

將這件事的結果,和你之前寫下的預期結果對比,其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糟糕,那麼,這件事對你來說,已經沒什麼影響了,它的恐懼等級可以從3降為1。

其他的事情也是這樣操作,當你每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它的結果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嚴重,你就將它的恐懼等級降低。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有幫助!


伍鋅在讀書

用三句話來舉幾個例子,證明心理學的強大作用,我們每個人都要懂一點心理學,這樣在日常的生活中才不會迷失自我,瞬間淪為情緒的奴隸,或者在浮躁的社會里迷失自我。好的語言是一種指點迷津,可以讓人學會智慧的生活。一個人聰明並不稀奇,但是智慧可以讓一個人很好的生活,並且生活得很好。

1、你注意的就是你的世界。這句話是我很喜歡的一句話,多年來我就一直這樣勉勵自己,無論什麼時候。當然人是善於遺忘的動物,有時候也會忘記,好在,很多時候我還是能想起來。生活中,你注意美好,那麼,你就會看見很多美好的事情;你注意黑暗,你就會看到很多黑暗的事情;你注意不公平,就會看見很多不公平的事情。所以,還是那句話,吸引力法則。你想看到什麼事情,首先你的內心要有什麼。當然不是絕對,只是相對而言,只是關注的重點的問題。

2、只關注生活中樂觀的事。我記得林徽因的書裡,她的文字幾乎都是雲淡風輕的事兒,都幾乎是美好的事情。後來我整個兒的瞭解了她的情況之後才發現,根本就不是這樣子的,她當時的生活可謂奔波了,而且加上自己的生病,還有大氣候的不穩定,那動盪的生活簡直苦不堪言。可是,她的文字裡,你不會看到她的咳嗽是如何的加重,你不會看到社會大氣候動盪的不安影響了她,你不會看到因為要跟著梁思成東奔西跑而帶來的生活的不安定。沒有,一點都沒有,你只會感受到她文字裡傳遞出的生活的美好。那《人間四月天》吸引了多少人,包括我。如此,我對她的敬意又增加了好多好多分,這也成為了我日後在生活中養成的習慣:只關注生活中樂觀的事。人生苦短,好好珍惜都不夠。

生活只是從一個岸邊過渡到另一個岸邊,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別人的擺渡人,對方也只是我們的擺渡人。只是有點和善,有點兇相點罷了,不管怎樣,我們都要做最好的自己。


素心飛舞

我提儀的是,心理暗示當然是要能給自己帶來正能量的心理暗示。故而,只有在自己最低落的時候才能用得上,所以,必須提前在預知自己在哪個時間段或者是在面對哪些問題時特容易失落時,在這種場景下就要給自己正能量的心理暗示。所以,在之前就要為出現的這幾個時段或場景找到符合自己心理暗示。可以是一段話一段激勵語句、一段歌詞、一個自己最為喜歡的動作、最酷的造形都可以的。
我最常用抵制負面情緒時不讓自己沉迷失落的情緒中,我首先是用一段最為喜歡的語句來暗示讓自己不停的讓腦子運轉起來,然後開始有幫助的行動。
不管是什麼樣的心理暗示,關鍵是要形成習慣,這就自然好了。不會輕易有壞情緒。


宋二孃娘

顧名思義所謂暗示,就是暗暗地把自己或對他人意圖表示出來至於接不接招,是你的事了。用專業點的術語,心理暗示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願望、觀念、情緒、判斷、態度影響的心理特點,在生活中我們也是廣泛自覺不自覺的運用和受影響。比如和女友逛街,她指著一件商品稱頌,你是買還是不買呢?這份暗示就引導這自己行為動機和決定。

說到暗示和提高最讓我想到的是“皮格馬利翁效應”,它是指人們基於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或預言,會使該情境產生適應這一期望或預言的效應。在這個效應中我們得到這樣一個啟示:讚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能量,它能改變人的行為。所以我們在裡面得到的三個關鍵詞:讚美、信任、期待。明白這裡面主要含義時,就可以知道如何去操作讓自己提高了。

首先是讚美。比如說每天對著鏡子讚美一下自己,說自己很帥或很漂亮。當然,不帥不漂亮也沒關係,可以重新換個詞,說自己感覺很有氣質和品味,或者睿智素雅等等,關鍵是給自己一個好心情,做事時對於自己滿意的事不妨對自己說聲幹得漂亮。通過讚美讓自己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

其次是信任。如果自己對自己沒有信任度,可能就陷入自卑的泥潭。當我們給予自己信任時,我們做事情的方式方法會充分去考慮和衡量,讓自己儘可能周到。長期下來,自然也會拓展自己的能力,從而增強了自我價值,變得自信、自尊。

三是期待。期待時讓自己更加充滿能量,也是一種挑戰。當自己有了這份期待,就能調動更多的能量來避免自己失望。

再細想一下,這三者是不是一種遞進關係:我很好!我能做好!我能做到更好!每天自己對自己這樣暗示一下,我想你的生活會變得更美好的。


鵜鶘心理

人的思想是很奇怪的,消極的心理暗示對人們潛能的開發是一個巨大的阻礙,而積極的心理暗示對潛能的發揮則是一種巨大的槓桿,有時,小小的暗示,可能會起到讓你意外的作用。

心理學上有種約拿情節,源自《聖經》中約拿的故事。約拿一直渴望得到上帝的重用。有一次機會來了,上帝派他去傳達旨意,這是一樁神聖光榮的使命。然而面對突然到來的、渴望已久的榮譽,約拿卻莫名其妙地膽怯起來。最終他放棄了這一神聖使命。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根據這一故事提出了“約拿情節”的概念,其含義是“我們害怕自己的潛力所能達到的最高的水平,在我們最得意的時候、最雄心勃勃的瞬間,我們通常會害怕起來,我們害怕正視自己最低的可能性,又害怕正視自己最高的可能性。”也就說人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往往會自我否定,逃避現實,這其實也是一種對自我的暗示,未曾嘗試,就先否定了自己,這是典型的消極暗示。

相反的,如果用積極的暗示來肯定自己,約束自己又會是什麼樣的呢?你制定了一個月的學習計劃,背下100個單詞,在第一天的時候進展很順利,你鼓勵自己,並且在自己朋友和家人面前宣告了自己的這一天的成效,第二天依然如此,每一次開始背單詞前,你都告知自己“這很簡單,我能做到。”不要抱怨背單詞的枯燥,不要總是回憶艱難的過程,多回憶成功時的喜悅。到了中間時,你可能會退縮,會消極怠工,這時,拿出過去半個月來自己的背下的單詞,翻翻朋友圈打卡下面,大家鼓勵的話。用積極暗示削弱背單詞的消極體驗,增強它帶給你的積極的體驗,這就是一種用自我暗示,改變自己,提升自己的方法。



開火車的老溼機

背會一些概念和原理。就能從表面提高自己。

但要從內部提高自己,僅有知識是不夠的。這就象“開豪車,未必都是貴族,也有很多土豪。”

必須要有足夠的經歷做支撐,用知識做輔助,用認知提升。

很多事情確實有機緣,講造化。


成雲社初心

通常狀況下,人心都是相互的。但任何事情,都沒有絕對,所以說凡事多留個心眼總不會有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因為有慾望,從而導致人心的不平,既而產生了好壞之分。兩個人的時候,對方如果能考慮到你的感受,說明對方還是值得信賴的。



淺夢流年145884838

首先,得學習一些心理學,方能學以致用。心理學派有很多,個人比較喜歡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英文也可以翻譯成整體心理學),他認為一個人在幼年時期(5歲左右)就已經形成了私人邏輯,它會是影響我們覺察和感受的內在小孩,驅使我們做出自己的決定。他倡導目的論,比如有人閉門不出,是因為他想達到閉門不出的目的,從而做出種種舉動,都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

其次,找到適合自己的暗示方法。心理暗示的方法有很多,但是真正適合自己的,只有通過學習和實踐總結出來。我比較受用的是積極暫停,這種心理暗示和行動,能使我遠離消極情緒,讓自己感覺好起來。感覺好才能做的更好。

最後,提高自己是一個不斷學習和努力的過程。不同的人生階段有著不同的心理需求,我們需要提高的方面也不一樣,無論如何,都需要有持續學習的心和不斷努力的心態。


笑堂爸媽

心理暗示分為積極暗示和消極暗示。遇到困難或自己暫時解不開的困惑時,採用積極暗示,可以幫助自己走出困境。

一次工作組研究一個課題,大家覺得沒有希望,方案的文字稿就改了7版。大家說放棄吧。想了一晚,第二天告訴大家這個課題可做,做好後可全面應用於服務領域。大家將信將疑,但堅持做下來後,真的在全領域應用。大椵就是心想事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