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为什么不立赵德昭为太子?

一德格天1

赵匡胤是北宋开国皇帝,史书对他的评价很高,心地清正,嫉恶如仇,宽仁大度,虚怀若谷,勤政爱民,严于律己,崇尚俭朴等等,可让后世人们疑惑的是,这么一个几乎具有完美人格的人为何在立嗣问题上如此犹豫不决,既然赵匡胤有儿子,而且也早已成年,为何不早早立为太子,以安天下呢?事实究竟又是如何?



关于这个问题,史书并没有过多的描述,我们只能根据如今仅有的一些记载来揣测一二。

在我看来,作为具有雄才大略的开国皇帝,在有儿子且还成年的情况下依然不立其为储君,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赵匡胤根本没想过立儿子,我们都知道赵匡胤死后,弟弟赵光义继位,就是宋太宗,关于宋太宗的继位,流传最广的便是“斧声烛影”和“金匮之盟”了,“斧声烛影”的传闻多来自于北宋僧人文莹所著的野史《续湘山野录》,而司马光在《涑水纪闻》里则反驳了这一说法,后毕沅在《续资治通鉴》里也支持了司马光的观点(具体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或者查看我以前的问答答案,这里不做过多赘述),所以斧声烛影的传闻我认为是绝对子虚乌有的,而赵光义也绝对是赵匡胤指定的合法继承人,那么赵匡胤不立赵德昭为太子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最大的原因便是五代十国至北宋初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造就的。

我们都知道,唐朝灭亡后,中原大地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在那段时期里,任何一个王朝其政权存在的时间都很短暂,这些王朝无不是存在骨肉相残或者重臣反叛的现象,这些现象甚至成了导致王朝灭亡的最大原因,

如后梁朱友贞起兵诛杀朱友珪,后唐李嗣源反叛李存勖,后晋重臣杜重威投降辽国,后汉李守贞叛乱,郭威(后周开国皇帝)反叛,后周就不用说了,也是如此。

所以我们回过头再看看这些政权,没有一个能坚持存在超过二十年的,不是兄弟相残便是主弱臣强,以下犯上,虽然赵匡胤取后周而待之,但我们要明白,那个时期本质上其实还是属于五代十国时期,因为大宋建立初始,五代十国的军阀割据,混战之风依旧很盛,北边还有个北汉政权,更不用说南方的那些割据政权了,天下间有实力有野心的地方节度使还很多,大宋政权的根基很不稳,所以才有了李重进,李筠的反叛,面对这些问题赵匡胤能不明白吗?要想统一中原,要想让大宋能避免之前那些政权短命的命运,只能立一个有能力,在大臣们乃至皇室宗亲们心中有说服力且能镇得住他们的人,赵德昭不行,而赵光义可以,因为赵光义是陈桥兵变的谋划者之一,在军中也有一定的威慑力,这些问题赵匡胤明白,他们的母亲杜太后也明白,甚至更明白,杜太后出生在唐末,历经了梁,唐,晋,汉,周至大宋,她是这些政权建立到覆灭的见证者,她也许比赵匡胤更明白立赵光义的重要性和意义,所以当她向赵匡胤提出金匮之盟的皇帝传承顺序后,同样明白的赵匡胤无条件服从了母亲的安排。

立下“金匮之盟”后,大宋确定了赵光义,赵廷美,赵德昭的皇位传承顺序,从那以后,赵匡胤便有意提升赵光义的地位和在大臣们中的威信,封其为晋王,开封府尹,同平章事,地位仅次于赵匡胤,而且赵匡胤亲征李重进,亲征太原时都是令赵光义在开封暂理国事,这和太子监国又有什么区别呢?与对待赵光义不同的是,赵匡胤对待自己的儿子赵德昭就没那么好了,按照皇家礼仪,皇子出阁后是应该封王的,可是到赵匡胤死,都没有封赵德昭为王,如果赵匡胤想立赵德昭为太子,又怎会不封他为王呢?直到赵光义继位后才封赵德昭为武功郡王,改任京兆尹。

由此可见,赵匡胤为了提高赵光义的地位有故意压制赵德昭地位之嫌,我觉得他也是担心若立赵德昭为王,难保日后不会出现政权夺位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赵光义继位后先后封弟弟赵廷美秦王,开封府尹,加中书令,封赵德昭为武功郡王,京兆尹,侍中,检校太尉。根据后周到宋初这段历史的记载,这便是承认了赵廷美的储君地位,也是对金匮之盟皇位传承的认可。至于后来赵廷美和赵德昭之死,那又有了另一番说辞。

总而言之,赵匡胤出于对形势的判断,对母亲的孝顺,对弟弟的关心与重用等一系列原因导致他一开始便没想直接立儿子为太子,他希望能以金匮之盟的这种方式最后将皇位传到儿子手中,这也使得大宋避免之前短命王朝的命运而长久永固,但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皇帝也一样,死后的事情是无论如何也掌控不了的,历史也是如此,发生了的都是合理的,而没发生过的,即便有再多遗憾,那也只能是遗憾而终究成不了事实。

我是咸鱼,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咸鱼闲聊

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临死前和赵匡胤定下盟约,要求赵匡胤传位给弟弟赵光义,赵光义传位给老三赵廷美,赵廷美再传位给赵匡胤的儿子。这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的盟约是赵光义当上皇帝后才公诸于世的,所以很多人认为这个盟约是假的。赵光义拿出的“金匮之盟”的文本是真是假我们不知道。但是,杜太后和赵匡胤的口头约定是符合当时情况的,对赵匡胤的影响也是实际存在的。



杜太后是公元961年去世的,赵匡胤陈桥兵变是公元960年,也就是说大宋刚建立一年多。赵匡胤从后周小皇帝那儿夺来皇位,给她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而那年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公元951生)才十岁,此情此景说出那样的话是符合实际的。对兵变的亲历者赵匡胤也是起了作用的。所以赵匡胤没给儿子封王,没立太子。这时的赵匡胤应该是犹豫不决的,他想等等再说,看情况再决定,可以传子传子,不能传子就传弟。

问题就出在这里,犹豫坏了赵匡胤的事。赵匡胤对母亲孝,对弟弟仁,不想杀掉赵光义,又有杜太后的“金匮之盟”在先,犹豫不决中,赵光义做大了,所谓的尾大不掉。

赵匡胤想迁都洛阳,赵光义反对,和赵光义一个战线的丞相也反对。赵匡胤想通过迁都削弱赵光义势力的计划落空了。



这时的赵匡胤在传位问题上的感觉就是一个字“难”。有金匮之盟在,赵光义可以直接向赵匡胤要皇位继承权,毁约,赵匡胤又要背负不孝之名。赵德昭长大了,赵匡胤又想立他为太子。可是立太子就是向赵光义宣布“金匮之盟”失效。结果赵匡胤很清楚,要么把赵光义杀掉,这是他不愿做的。可是不杀掉赵光义,将来把皇位传给赵德昭,赵德昭能做稳吗?赵光义的综合实力太强了,远远超过了儿子赵德昭。与其将来被夺,不如现在给他。

所以,赵匡胤不立赵德昭为太子,先是犹豫,后是无奈,他想保护自己的儿子,可他没想到的是,让出了皇位仍然没有保护了自己的儿子。赵光义当皇帝后被辱自杀。


豫有得

赵匡胤驾崩的时候,才49岁,死得太突然,来不及作安排。虽然当时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也已经26岁左右了,不算小。但接班这事,还是一步一步来,赵匡胤还没给他更多历练的机会就挂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金匮之盟”,老太后在世的时候,指定要赵二郎光义接班,赵大郎不好违抗。但时间久了,发现宋朝不会成为短命王朝了,有点后悔,想给自己儿子接班,结果被赵光义暗杀了。当然,这些都是猜测,没有明确的证据。不过赵大和赵二之间,确实有场暗战,赵二郎虽然没有功绩,但长期担任开封府尹,肯定有了自己的势力,赵大想迁都,无非就是想削弱赵二的势力,结果赵二千方百计阻挠,没迁都成,意味着赵二的势力依旧,赵大要扶植赵德昭的时间又不够。
我个人是这样看的,先不管“金匮之盟”和“斧声烛影”的真实性,就拿赵匡胤的立场来说吧,可能有个心态变化。赵匡胤也是以大将的身份兵变成功,登基时不过33岁,那时候赵德昭也就10岁左右,当时宋朝还不会成为短命王朝还不好说,乱世还没结束,赵匡胤不敢贸然立小朋友当太子。十几年后,赵德昭长大了,可以立太子了,但御弟赵光义在开封府的势力又变强大了,当时赵匡胤可能想慢慢削弱赵光义之后,再立太子,结果莫名其妙突然挂掉,来不及作调整——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赵匡胤心目中的太子人选是赵德芳(八贤王),故而一直不立赵德昭当太子。对此,你怎么看?


绿茵守望者

北宋故事与春秋时吴国如出一辙。

春秋时,吴王寿梦想要将王位传给季札,季札以“立长不立贤”为由拒绝,并逃离的吴国。寿梦病重将死前遗命:“兄终弟及,依次相传”。长子诸樊接位,诸樊死前遗命传位于弟弟余祭,余祭死后,弟弟余眜。

“王余眜卒,欲授弟季札。季札让,逃去。於是吴人曰:“先王有命 ,兄卒弟代立,必致季子。季子今逃位,则王馀眜后立。今卒,其子当代。”乃立王馀眜之子僚为王。”

——《史记·吴太伯世家》

赵匡胤当年之所以不立赵德昭为太子,而是传位给弟弟赵匡义,与“兄卒弟代立”“今卒,其子当代”相似。

不得已而为之

黄袍加身之后,赵光义变被封为晋王,且担任开封府尹一职,史称“亲王尹京”。

唐朝灭亡后,我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这个时期“亲王尹京”在某种程度上是“太子”的代名词,为帝国的“储君”。后周世宗,便是以“亲王尹京”的身份登上的皇位。由此可见,赵匡胤是真的想把皇位传给弟弟,而非儿子。这是为何呢?

北宋建立后,赵匡义“阴养死士”,身边聚拢了高琼、葛霸等一批武将。且当时北宋周边并不安宁,外有强敌环绕,内有弟弟结党营私,赵匡胤如果想要赵家江山延绵万世,要么杀死弟弟,给自己的儿子铺路,要么把皇位传给弟弟,让自己的儿子做个皇亲国戚。

或许是弟弟赵匡义的势力太大,已经难以压制,或许是顾忌到兄弟之意,赵匡胤临死前想出了一个,先传给弟弟,再由弟弟把皇位传给儿子的想法,即“三传约”

《宋史·魏王廷美传》记载:“初,昭宪太后不豫,命太祖传位太宗,因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云“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或谓昭宪及太祖本意,盖欲太宗传之廷美,而廷美复传之德昭。故太宗既立,即令廷美尹开封,德昭实称皇子。”

司马光《涑水记闻》、王禹偁《建隆遗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史著中都有大致类似的记载。

关于赵匡胤传位赵匡义的本意

《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所载的,可称其为“三传约”,即赵匡胤传位赵光义,赵光义传位赵廷美,赵廷美传赵德昭。有此三传,皇位仍回太祖一系,既保证了国有长君,在当时的环境下最大程度的维护赵家江山,又能让赵匡胤荫及子孙。


此笺

赵匡胤所在的时代,是五代这个中国历史上特殊时代的延续。在赵匡胤生前,确立赵光义的继承人地位是个合理的选择。如果赵匡胤再活个十年二十年,国家稳定后,会有很大概率逐步削弱赵光义势力,让自己儿子继位。但可惜赵匡胤只活了49岁,还没来得及做这些。

(赵匡胤)

五代时期是个纲纪废弛,没有现在我们一般印象中的中国古代常见的君臣大义之类存在,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才是当时的主流思想。一个年富力强有一定军事经验和强大党羽势力的继承人,才有可能坐稳位置。老皇帝一纸诏命就能立个太子坐稳位置,在这个时代是不存在的。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篡夺柴家皇位,就是很典型的案例。柴荣英年早逝,继位的儿子年龄太小。即使不被赵匡胤篡夺,也会被其它实权大将篡夺,基本没可能保住位置。

赵匡胤在位期间,还不能确定自己的大宋会不会也是一个短命王朝,五代变成六代。赵匡胤扶植自己的弟弟赵光义,以免自己万一像柴荣一样突然病逝时家族无强力人物继位,也算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陈桥兵变赵匡胤称帝后不久,赵光义就被封晋王出任开封府尹。按五代惯例,亲王加开封府尹已经是继承人的标准配置。就是说赵匡胤做皇帝后不久,就已经确定了弟弟赵光义按五代惯例的继承人地位。

(赵光义)

赵匡胤在位期间,天下还没完全一统。赵匡胤去世前一年的975年,宋军才平定南唐。赵匡胤去世时,宋军还没平定契丹的附庸政权北汉。此时依旧有让年长且已经形成自己势力的赵光义继位保证能坐稳位置的需要。

赵匡胤去世前,虽然赵德昭已经26岁,但赵德昭缺乏军事经历也还没形成自己的班底。赵匡胤想传位赵德昭的话,需要时间给予赵德昭丰富自己的经历形成自己的党羽班底。而赵光义长期已经是实际的继承人,赵匡胤下决心去削弱赵光义势力也需要费一番功夫。

从历史上来说,赵匡胤去世前,还没有下定决心削弱赵光义势力培养赵德昭。赵匡胤去世时年龄不大,如果多活十年二十年,有很大概率去努力自己让自己儿子继位,但历史没有给赵匡胤时间。

赵光义继位后,天下逐步稳定,时代已经彻底变了,自然就能把位子传给自己儿子了。


仁勇校尉

赵匡胤陈桥兵变称帝到斧声烛影驾崩,在位16年。共有四个儿子,长子赵德秀三子赵德林早亡,其中赵德昭和赵德芳身体健康,礼贤下士,在朝中也有声誉。可赵匡胤在位期间没有立太子,甚至连王都未封,有以下几个原因:

赵德昭在宋朝建立就已经十岁了,但赵匡胤在位时,始终未被封王,最高官职做到了使相,地位虽和节度使宰相平起平坐,但离亲王有一个台阶。这边弟弟赵光义在宋建立后就被封为晋王,并升为开封府尹,这是五代的亲王尹京。五代时尹京的亲王就是未来的接班人,周世宗柴荣就是以亲王尹京成为太祖郭威的接班人,而宋朝也延续这个惯例。传位于弟弟,极大可能是赵匡胤的本意。

赵光义在陈桥兵变后,他的身份就是皇弟而已,而他的权势则是太祖培养的。赵光义阴养死士,一批武将围着他转,赵匡胤不管不问,还赐他们财物,让他们辅佐晋王;赵光义生病时,太祖亲手给他艾灸,赵光义嫌疼,太祖先在自己身上做实验;太祖还曾说“晋王龙行虎步,吾不如也”。他的这些作为给人带来“传位晋王之志素定”的印象。

赵德昭成年,为何不立为太子,而是宠着弟弟。这要联系到当时战乱的时代背景。后晋节度使安重荣曾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耳!”五代时长期战乱,就是因为皇帝无法制止武将专权,杜太后说:赵匡胤能够称帝,是因为主幼国疑。赵匡胤传位长君才能避免成为第六代。如果立赵德昭为太子,真可能无法避免叔侄相残,国家内耗的面局。赵匡胤只有选择除掉赵光义或者传位赵光义。他选择后者来保全弟弟和儿子。

赵匡胤的苦心还是打了水漂,赵光义继位后没有放过自己的儿子。但从另外的角度看,正因为赵光义继位,才避免二世而亡。





古今梦回

这有个大环境问题,赵匡胤之前的那个时代是唯力是王的时代,年轻不是资本是幼稚,再一个就是赵匡胤本人的年龄不是太大,国家还没统一,他还没认真考虑这个问题,他的死亡是突发性的,才造成接班人错位的问题,这种情况历史不乏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