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經濟、文化、科技都超越漢唐,但為什麼留下了“弱宋”的名聲

宋朝經濟、文化、科技都超越漢唐,但為什麼留下了“弱宋”的名聲

北宋版圖

宋朝的經濟、文化、科技水平都遠遠超過了漢朝和唐朝,而且立國長達三百一十九年之久,但為什麼在對外戰爭中總是“受欺負”,給後世留下了“弱宋”的名聲呢?國史君(國史通論)認為,之所以產生這種情況,大概有四個原因。


第一、白手起家

宋朝經濟、文化、科技都超越漢唐,但為什麼留下了“弱宋”的名聲

五代十國形勢圖

宋朝可以說是生不逢時——相比於漢唐,宋朝立國之前,中國可謂是一個爛攤子,因為漢朝之前的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雖然漢朝建立之前中國曾經有一段分裂時期,但畢竟時間較短。唐朝建立之前,隋朝事先結束了幾百年的分裂局面,統一了全國。秦朝和隋朝雖然都二世而亡,但是給後世卻留下了非常寶貴的遺產,但宋朝就不一樣了,它誕生在五代大分裂時期,經過太祖太宗兩代人的努力,才完成了基本統一。


第二、強敵環伺

宋朝經濟、文化、科技都超越漢唐,但為什麼留下了“弱宋”的名聲

北宋時期的亞歐大陸

雖然太宗趙光義時期中原地區完成了基本統一,但是河套及燕雲地區卻始終沒有收復,因為兩宋立國三百多年時間中,始終強敵環伺,並且它的敵人不同於匈奴和突厥——契丹、党項及女真已經有了國家的概念,他們已經不再是純粹的、傳統的遊牧民族,而是發展農業、守衛邊境、擴大地盤。


第三、無憑無據

宋朝經濟、文化、科技都超越漢唐,但為什麼留下了“弱宋”的名聲

燕雲十六州

正是因為沒有河套平原及燕雲十六州,宋朝一方面缺少了天然軍事屏障,於是不得不大量擴充軍隊;另一方面,這兩個地區是中國傳統的產馬地,缺少了戰馬,於是不得不以步兵防禦為主。這同時也導致了宋朝的冗官冗兵現象。


第四、自我限定

宋朝經濟、文化、科技都超越漢唐,但為什麼留下了“弱宋”的名聲

唐朝藩鎮圖

前三個可以說是宋朝在客觀上的先天不足,而又因為這幾個客觀條件,太祖趙匡胤制定了守內虛外、重文抑武的基本國策。這個國策雖然防止了武將專權、藩鎮割據的再次產生,但是也很大程度上限定了宋朝的開拓精神。而宋朝後來的皇帝也鮮有能與郭威、柴榮、趙匡胤等人相比肩的雄主,更是讓宋朝常常在對外戰爭中吃虧認輸。


總的來說,宋朝武力不張是由很多客觀因素導致的,但宋朝政府的自我限定,膽小怕事也是經常“受欺負”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