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指南系列:1歲1個月的幼兒期育兒指南—發育標準+早教重點

育兒指南系列:1歲1個月的幼兒期育兒指南—發育標準+早教重點

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的寶寶從現在起,告別了嬰兒期,進入了幼兒期。這時期的寶寶吃喝拉撒睡瑣瑣碎碎的事沒有那麼多了,加上年輕的爸爸媽媽積累了一年的經驗,當你們再遇到一些問題時,會比過去鎮定很多。先來看看你家寶寶的發育達標了沒有!

育兒指南系列:1歲1個月的幼兒期育兒指南—發育標準+早教重點

  • ·男嬰體重:7.7-12.0kg,身長:71.0-80.5cm。

  • ·女嬰體重:7.0-11.5kg,身長:68.9-79.2cm。

  • ·有強烈的好奇心,什麼事都想嘗試一下。

  • ·寶寶有了獨立的思想和意願,如果父母的要求不符合寶寶的願望,他就會反抗。

  • ·能獨自站穩並且可以彎腰撿拾東西,然後再站直;摔倒時能自己爬起來。

  • ·開始學走時,寶寶可能用腳尖走路。

  • ·模仿力進一步增強,吃飯時喜歡自己動手。

  • ·當媽媽給寶寶穿衣服時,寶寶能夠配合媽媽伸出小胳膊和小腿。

  • ·大多數13個月大的寶寶都能抓住一塊積木,並把它扔到盒子裡。

  • ·有些寶寶甚至能握住勺子,但是還不會使。

  • ·一些寶寶已經會塗鴉了。

  • ·有的寶寶能夠說出一兩句你能聽懂的句子。

  • ·當你說一些常見物品時,寶寶能夠指認。

  • ·能夠按照指令做一些簡單的動作。

  • ·他已經會用“爸爸”、“媽媽”和其他幾個你能聽懂的詞了。

育兒指南系列:1歲1個月的幼兒期育兒指南—發育標準+早教重點

育兒指南系列:1歲1個月的幼兒期育兒指南—發育標準+早教重點

寶寶現在可能已經出了6-9顆乳牙了。多數寶寶在這個階段還不會獨自向前邁步,靠腿的力量他可以站起來,並能堅持幾秒鐘或更長的時間。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加,寶寶更加樂於運動,一刻也不閒著。寶寶雙手運用能力提高了,能夠單手扔球,但是還不能把握方向,有時寶寶看著一個方向,但球卻扔到另一個方向。

育兒指南系列:1歲1個月的幼兒期育兒指南—發育標準+早教重點

寶寶的個性特徵更加的明顯,自我意識進一步增強。他喜歡對你說“不”,並且拒絕你的要求,越不讓他做的事他就越感興趣。寶寶開始藉助身體語言和你交流,因為他現在的詞彙量還不是很多,因此他會用其他辦法讓你明白他想要什麼。

育兒指南系列:1歲1個月的幼兒期育兒指南—發育標準+早教重點

育兒指南系列:1歲1個月的幼兒期育兒指南—發育標準+早教重點

有些父母認為1歲的寶寶不認字,不會看書,也不需要看書,但事實卻不然。閱讀,往往是一種潛移默化的過程,雖然寶寶還不識字,但是並不代表他不能讀書。通過咬、翻、抓等各種對圖書的探索行動,寶寶也可以早早展開他的閱讀之旅。閱讀是一切學習活動的基礎,寶寶如果能及早開始閱讀,將有助於腦力及語言能力的發展。 如果能讓嬰幼兒期的寶寶多接觸書本,進而培養出良好的閱讀習慣,將能夠增加寶寶視覺感官的敏銳度,還能在翻、玩、拿書的過程中加強肢體發展與大腦協調能力。

育兒指南系列:1歲1個月的幼兒期育兒指南—發育標準+早教重點

親子閱讀小技巧:

1. 每天重複讀一本書

幾個月的嬰兒,最好選擇12本短小簡短的圖畫書,重複讀給寶寶聽。一本書每天讀2遍,讀一個月,讀完了再換另一本。

2. 把寶寶抱在懷裡為他讀書

寶寶都喜歡被媽媽抱在懷裡,邊聽故事邊玩弄書。讓寶寶坐在媽媽腿上,用手臂輕輕圍住他,就可以為寶寶讀書,講書中的故事了。

3. 讀書、看書時間不要太長

寶寶可能總是不能安心坐下來長時間地聽故事。十幾分鍾後,當寶寶對書失去興趣時,媽媽就可以讓他去玩別的東西了。

4. 準備色彩鮮豔、生動有趣的圖書和卡片

一邊給寶寶講述,一邊握著寶寶的小手指認文字。通過這樣的方式,提供寶寶接受文字刺激的機會,鍛鍊寶寶對語言、節奏、色彩的認知能力,溝通父母與寶寶的親情。

育兒指南系列:1歲1個月的幼兒期育兒指南—發育標準+早教重點

育兒指南系列:1歲1個月的幼兒期育兒指南—發育標準+早教重點

本月推薦早教點:

  • 在寶寶成長過程中,學會自己上廁所是嬰兒長成幼兒的關鍵一步。寶寶學會自己上廁所的過程,也是提高自控能力的過程。所以,年輕的父母一定要重視。

  • 教寶寶上廁所一定要選對時機。太早了,他還沒有這方面的意識,那就太勉為其難了;太晚了,不利於寶寶的正常成長。當寶寶開始有“上廁所”這種意識的時候,他們會有一些“小信號”,比如,拉扯自己的尿不溼,突然站著不動保持數十秒,或者突然哼哼唧唧說些什麼……大多數的寶寶在長到18-24個月就會出現這些信號,當然每個寶寶的情況不一樣,媽媽要根據自己的寶寶情況做判斷。 什麼時候開始教寶寶自己上廁所呢?其實寶寶是會用自己的行動來給爸爸媽媽發出暗示的。

  • 暗示一:寶寶的尿褲連續兩個小時以上保持乾燥,或者在午睡之後,尿褲依然保持乾燥。

  • 暗示二:寶寶在尿褲裡便便後,用語言或者動作表達不舒服的感覺。比如拉扯尿褲或者扭來扭去。

  • 暗示三:寶寶能用他的語言、表情或者動作表示他想要便便了。

  • 暗示四:寶寶對大人上廁所感興趣了,有時還想靠近馬桶模仿大人。

  • 暗示五:寶寶每天大便的時間都比較固定。

育兒指南系列:1歲1個月的幼兒期育兒指南—發育標準+早教重點

  • 便便6竅門:

  • 1、在教寶寶上廁所的階段,可以給寶寶多喝水。多喝水多排尿,就有更多的機會教導他上廁所。當然,寶寶喝多了水先不要外出,不然就失去教他上廁所的意義了。

  • 2、要經常留意寶寶,當他有便便跡象的時候,趕快帶他到廁所去。寶寶嬰兒期會表現出便前反應,但便前反應每個寶寶各有不同。對這些小跡象,父母只要細心留意就會發現。

  • 3、寶寶習慣了在紙尿褲裡隨時拉尿,剛開始學上廁所可能會反感。媽媽可以每隔15分鐘就檢查一下寶寶尿褲子沒有,如果褲子是乾的,就表揚一下。媽媽爸爸也可以用獎勵貼紙的方法,這樣,寶寶就不會反感上廁所的聯繫了。

  • 4、寶寶學上廁所的過程中,每一點進步,每一個小成功,都要及時表揚和鼓勵他。他能成功的自己完成一次如廁,就給他一次獎勵。獎勵什麼好呢?當然是投其所好。

  • 5、在訓練寶寶上廁所的過程中,包括寶寶自己學會上廁所以後,難免有時還會意外的尿褲子。這時父母不要發脾氣責備寶寶,而要更為耐心的指導他。寶寶失誤後受責備,會增加他的負面情緒,引起膽怯、恐慌。

  • 6、寶寶成功學會自己上廁所以後,有時卻好像又退步到以前了。這很正常,要注意找到原因。比如貪玩、專心看動畫片,或者是環境發生變化等等。找到原因做出相應對策,很快寶寶就會繼續進步了。

育兒指南系列:1歲1個月的幼兒期育兒指南—發育標準+早教重點

爸爸媽媽在本階段發育期間常見的5個提問

育兒指南系列:1歲1個月的幼兒期育兒指南—發育標準+早教重點

1歲1個月寶寶體重、身高參考值

認知

大動作

精細動作

語言

Q: 13個月的寶寶每天應該睡多久?

A: 1歲的寶寶睡眠明顯減少了,全天共睡13~14小時,一般白天上、下午各睡一次,每次約2小時,夜間應該可以連續睡大覺了。白天安排好戶外活動,每日應達2小時以上,白天的戶外活動不充分,也會影響睡眠。

Q: 一點都不喜歡走正常嗎?

A: 倘若寶寶還是依然熱衷於到處爬,沒有走的願望,甚至非常反感走路,爸爸媽媽沒有必要鍛鍊寶寶走路。從爬到走是一個自然的發展過程,不要強迫他。

Q: 寶寶看起來有些羅圈腿要緊嗎?

A: 有些媽媽發現寶寶的小腿很彎,擔心寶寶是羅圈腿。實際上,寶寶越小,小腿的彎曲越明顯。到了3、4歲以後,脛腓骨延長,小腿就不那麼彎了。

Q: 大人的語言,寶寶能理解嗎?

A: 現在,寶寶已經有了很好的理解能力。父母如果不加註意地談論寶寶的某些問題,有些內容會傷害到寶寶稚嫩的情感和幼小的心靈。

Q: 1-2歲寶寶都要接種哪些疫苗?

A: 寶寶在1-2歲期間要接種4種疫苗,具體包括以下幾種: (1) 乙腦、(2) 百白破疫苗、(3) 乙型肝炎疫苗、(4) 乙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