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最著名的三首词,都是对往事念念不忘,读后心情不尽相同

词和格律诗相比,虽格局难以比拟,但因其长短句和音乐性,更适合抒发诗人内心的委婉曲折,尤其在男女情事相思别离,以词为载体,心事便容易随词句透纸而出。

元宵节是中国古代情人节,元夕夜晚,除了花前月下缠绵,就是上了眉头的相思吧,其中的妩媚动人,婉约凄艳,怕是格律诗所不能及,比如以下三首最著名的宋词,都是念旧词句,读后却让人感觉完全不同:

一、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元宵节最著名的三首词,都是对往事念念不忘,读后心情不尽相同

这首词是元宵节最著名的相思词了,其中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和“泪湿春衫袖”是千古名句。

上片追忆去年元夕的欢好,在这美好的夜晚,花、灯、月、柳都是恋人两情相悦的见证,意境朦胧婉柔,实在动人。但下片却笔锋一转,故地重游,去年爱情的见证仍在,只是不见伊人,物是人非事事非,唯留下那个惆怅忧伤的词人独自流泪。

这首词四段结句都是去声,上下片对比鲜明,文义并列分片,今昔哀乐体验迥异,读来让人感慨不已。

元宵节最著名的三首词,都是对往事念念不忘,读后心情不尽相同

二、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元宵节最著名的三首词,都是对往事念念不忘,读后心情不尽相同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词句已不似往年清丽,词之起句就是落日景象,漂泊无根,明显自指。南方的春意来得更早一些,元宵节已现淡烟笼细柳的初春味道,天气不错,但清照明显没了出外赏灯月的心情。

当年汴京元宵盛会,大家华装出游,心情何等愉悦,而如今鬓角霜白,形容憔悴,不堪见人,唯有独立帘下,听别人欢声笑语,此间孤独,更与何人说。

这首词同样是对比鲜明,哀乐反差极大,但读后却只有黯然无语,让人随着清照一起悲伤凄苦。

元宵节最著名的三首词,都是对往事念念不忘,读后心情不尽相同

三、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元宵节最著名的三首词,都是对往事念念不忘,读后心情不尽相同

但这首词明显是相思词作,辛弃疾创作时应是有感而发,当不会想到后世人如此解读。上片描写元夕的热闹辉煌,景观壮丽,如此良辰美景,最宜情人约会。下片词人开始寻找他的梦中情人了,但是找了一晚都没找到,千百美人走过,留下暗香浮动月黄昏,词人几近绝望,但不经意的回首,却发现伊人原来正在灯火阑珊处,原来之前的千百美人都只是路人,只是伊人的陪衬,这是怎样的意外之喜啊。

这首词用反衬的手法,仄韵加叠句排句,先跌宕有所等待,再一气呵成似心已成灰,最后逼出惊喜,此种感觉,伤喜交加,此词可证原来稼轩亦是性情中人。

元宵节最著名的三首词,都是对往事念念不忘,读后心情不尽相同

以上这三首元宵主题的词,都是念念不忘,但读后心情却完全不同,或是惆怅,或是悲伤,或是惊喜,或许人生原本如此,不同的时期自然有不同的心事,而亲爱的朋友们,你们最喜欢哪首呢?

请告诉六甲番人,同时别忘了关注:六甲番人。

元宵节最著名的三首词,都是对往事念念不忘,读后心情不尽相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