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錢學森回國,當初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

搞搞啥玩什麼

錢學森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兩彈一星”元勳,美國人稱他“無論在哪都比的上五個師”。錢學森早年畢業於上海交大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後來出國就讀於加州理工學院,畢業後就一直在美國當教授。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錢學森為了將自己所學用於祖國建設希望能夠回國,卻遭遇了美國政府的百般阻撓,但最後他還是回到了祖國,併為中國的國防建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這其中原因就是中國政府為了能讓錢學森回國做了許多讓步和妥協。

代價就是十五名美國飛行員。

當年得知錢學森被美國人軟禁,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就指示王炳南和美國協商,無論如何都要把錢老帶回來,美國人提出了一批名單,其中就是當年在戰爭中被中國解放軍俘虜的十五名美國飛行員。

大家不要以為飛行員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在很多國家眼裡飛行員就是行走的金庫,“造飛機易,造飛行員難”,一個優秀的飛行員可能價值比十架飛機更貴。美國飛行員更是如此,美國的飛行員是軍隊中最昂貴的物種,所以美國人要求釋放十五名飛行員其實也是獅子大開口。


但中國政府為了錢老能夠順利回國率先釋放了的四名飛行員,但美國政府後來又藉口中國政府沒有理由要求錢學森回國,拒絕中國人的要求。但錢學森知道這個情況以後就在香菸盒上寫了一封信給了自己的叔叔並讓他交到周恩來手上。

周恩來瞭解到這個情況以後直接指示王炳南直接找美方要人,並把這封信直接擺在了談判桌上,戳破了美方的藉口,同時又釋放了在朝鮮戰場上俘虜的剩餘11名美軍飛行員,最終在中國政府強硬的態度下美國同意讓錢學森回國。


1955年10月1日錢學森經過香港回到大陸,回國以後的錢學森沒有讓祖國人民失望,他將自己的知識用在了中國建設上面,使得中國原子彈和導彈的研製向前推進了20年,為了表彰他的貢獻,上海交大圖書館改名為錢學森圖書館,2009年10月31日錢學森在北京逝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錢學森是當的起這句話的。


一樹梅花一放翁

被中國俘虜的十幾名美國飛行員。


錢學森早年間的學習成績一直是非常的好,先後就讀於國立交通大學,後來輾轉北京清華大學考取了赴美留學的機會。在美國麻省理工航空系學習,成為了馮·卡門的得意門生。畢業後在學校做了助教,又轉正為教授。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宣佈成立,錢學森和夫人希望早日回國為祖國效力。美國麥卡錫等人卻在此時對共產黨人全面追查,而錢成為懷疑的對象,被吊銷了參加機密研究的資格。錢也以此為要求,提出回國的想法。

後來在日內瓦召開的一次會議當中,周恩來先生向王炳南下發指令。要求他與美國協商,關於中國一批留學生與科學家被扣留美國的相關事宜。而美國也提出了一批名單,裡面是中方關押美方人員的具體明細。我們做出大度讓步,希望能夠讓錢迴歸。

然而這一合理要求被美方拒絕,為了取得進一步合作,中方率先釋放了扣押的四名飛行員。然而美國代表約翰遜卻提出,我們沒有讓錢學森回國的理由為藉口,拒絕所有的要求。就在這個尷尬口上,被關押的錢學森通過香菸盒寫了一封信給了自己叔叔陳叔通。輾轉多方才到了周恩來手上。

裡面是錢學森請求回國的要求。這一書信擺在面前,美國人雖然無法拒絕。但是最後還是從中國這裡,要走了在之前戰爭被扣押的另外11名飛行員。在那個年代培養出一名成熟優秀的飛行員,需要花費與飛行員體重等價的黃金才可以。


在我方各界人員共同努力下,在1955年錢學森才得以回國。雖然困難重重,但是錢學森還是破除各種阻礙,迅速讓中國擺脫了各項領域空白的情況,為新中國立足於世界提供了強力的保障。2009年98歲高齡的錢學森,病逝於北京。


史之策



錢學森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我們先來看他的老婆是誰?蔣英,中國高級軍官的搖籃保定軍校的校長,中國抗戰的戰略規劃大師級人物蔣百里先生的女兒。

錢學森在美國學習畢業之後,先後擔任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和加州理工學院教授。

1944年,錢學森到華盛頓參加國防部科學顧問組,第二年在導師馮·卡門的領導下曾和德國科學家長期交流火箭導彈技術和應用的問題,迅速成為相關領域的專家。

應該說,錢學森對他生活工作多年的美國還是有很深的感情的。在1949年10月,他向美國移民局提出加入美國國籍的申請。

但在二戰結束後,伴隨冷戰的開始,尤其是1950年後,

麥卡錫主義盛行,反共思想高漲,而FBI又從美國共產黨的文件中發現錢學森曾接觸到過周恩來特使。於是駁回其入籍申請,並禁止其參加機密工作。

這時的錢學森產生了回國的打算,於是向學校申請回國探親。



美國海軍部次長丹·金保知道後,以錢學森涉及美軍機密工作之深,禁止他離開美國。甚至還傳出他這樣說:“錢學森無論走到哪裡,都抵得上5個師的兵力,我寧可把他擊斃在美國,也不能讓他離開。”

1950年8月29本來錢學森想買船票回國,最終被海關拒絕,認定不適合離境,然後進入司法調查程序。


半個月後,錢學森回到家中,但要隨時接受相關調查,暫時不能離開美國。於是他在導師的幫助下,又回到了大學教書。

中美雙方圍繞錢學森的問題展開了多輪談判,錢學森也深感自己在美國很難有大的發展,卻對目前的扣押無能為力。


美國官方經過相關評估,認為基於目前的形勢,不放錢學森會引起不必要的國際麻煩。錢學森的知識在五年內可以算得上是先進技術,五年以後就基本屬於公開的科學知識了。



一直到1955年,錢學森經由香菸盒上的一封信,輾轉到了當時的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陳叔通手上。

周恩來總理得到這個消息後,馬上指示當時在日內瓦舉行中美大使級會談的王炳南,要求美國馬上放錢學森回國,關於回國的條件可以談。


1955年8月1 在日內瓦舉行的第五次中美大使級會 談上,王炳南大使將錢學森的這封寫在香菸盒上的信以及翻譯譯件擺到了談判桌上,作為交換條件,中國釋放了12名 美國飛行員。

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在洛杉磯港口坐上克利夫蘭總統號的輪船,終於走上了回國之路。


新知傳習閣

錢學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浙江杭州人,中國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之一。

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加州理工學院教授,為中美兩國的導彈和航天計劃都曾作出過重大貢獻。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當年為了讓錢學森回國,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最想先說的是:當初付出什麼樣的代價都是值得的。

不管他是怎麼樣回到的中國,他回國後對國家所做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當時中國正是迫切需要各種具有前沿科學研究能力的人才。

像錢學森一樣的科學家如果當初沒有回國,我國強大的國防科技不可能發展得那麼快,也不可能發展得那麼強。

中國是共產黨建立的國家。在那個崇尚"自由"、"和平"、"民主"的國度裡,當時的總統是反共的。錢學森提出想回國探親的申請。

因為他參與過許多機密的技術研究工作,怕被洩密,也是當時中蘇美之間關係緊張的情況下,他的申請被拒絕了。美政府"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找藉口將他囚禁了15天。

在他教學的大學出面努力爭取下取保候審,為此事,後來一直打了五年的官司被判敗訴,最後他被美政府"驅逐出境",取道他國回到了祖國。

周恩來總理也一直通過多方關係從中斡旋,有先用4個,後用11個,共用了15個被俘虜的美國飛行員交換。至於有人說相當於5個師,值一噸黃金價的說法只是傳說。

為了讓錢學森回國,當初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從這個事情中,我們看到了些什麼呢?

1、中國從一個被隨便欺壓的國家成為了真正獨立自主、繁榮富強的國家

中國倍受欺凌的近代史告訴我們,國家若不強大隻能任人宰割。有一種外交叫"弱國無外交",一個國是這樣,一個家是這樣,一個人也是這樣。

想要做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是一定要有強大的軍事國防實力的。

強者的邏輯就是我說什麼就是什麼,大自然的法則是弱肉強食,社會的本質也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每個人都會對弱者說不。只有強者恆強,才有發言權,自己強大起來才能掌控局面。國家要強,必須先科技要強,國防要強。

2、拳拳赤子報國之心,國家用什麼樣的方式幫助他回國都是值得的

在新中國剛剛建立起來之時,一窮二白的情況下,除了錢老回來了,有許多學者專家,懷揣著為祖國奉獻的赤誠之心也回到了祖國。

他們犧牲了自己個人在國外的優越生活條件,回到祖國參與建設,發揮各自所學,讓祖國走上了新的時代,每每想起他們讓人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說的是君子在他當下的地位去做事,不羨慕他職位以外的東西。他們淡泊名利,接受"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待遇,做著艱辛的事業。

社會的發展,國家的繁榮離不開他們的貢獻。當今國家的強大,國人的自豪,無不與科學家們的辛勞付出有關。知識分子是精英、是民族的脊樑、國家的財富。

3、偉大的人願把自己的命運與祖國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他們的人格魅力與日月同輝,令人景仰

知識分子是一群具有家國情懷的人。他們努力踐行自古以來的"達則兼濟天下"、"位卑未敢忘憂國",天下為公的社會責任和服務意識。

作為掌握先進技術與知識的群體,知識分子繼承了傳統的"士"的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能將個人的人生價值的實現與民族榮辱、國家興衰聯繫起來。

如今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強國,不願錯過國家強盛的發展過程,又現海量的"海歸"精英人士回國潮,他們主動參與到國家的發展中來。

倍感幸運的是,我國社會正走向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大回歸之中,現在再來談這個話題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的。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錢學森是我國非常出名的火箭之王,是兩彈一星之父,是為我國的科技事業作出了卓著貢獻的大人物,但是在錢學森歸國之前卻遭遇了麻煩,他被美國扣押了下來,最後經過周旋之後我國付出了一個代價,才將錢學森交換回來,這個代價對於中國來說可有可無,但對於美國來說卻是一筆驚人的財富。

這個代價就是歸還美國15名在戰爭中被俘虜的美國飛行員,眾所周知,每一個飛行員的培養都是用海量的財富堆砌的,在很多時候,飛行員的價值都要比戰鬥機的價值要大得多。

因為飛機只要有機器、有資源就可以無限量的生產,培養一個飛行員,卻需要花很多年的時間來精工雕琢,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一個出色的飛行員,所以這才有了我們所說的飛行員的體重和黃金等價的說法。

在很多國家的眼裡,飛行員就是一座行走的金庫,對於自身來說價值不可限量,但也僅僅是對自己的國家而言,如果這些飛行員被俘虜那對於敵國來說卻顯得並不那麼重要了,因為被俘虜的飛行員幾乎不可能會叛變自己國家,不可能會為自己賣力,所以在很多時候被俘虜的飛行員就成為了雞肋,成為了國家之間交換的重要物資。

對飛行員的生命,美國是最為重視的國家,美國每個飛行員外出執行任務的時候,身上都會帶著一條長40釐米、寬30釐米的黃色尼龍布條,這個布條上面寫著13個國家的語言,大概的意思就是:

我是美國人,不要傷害我,將我送回我的國家,你將會有一大批非常豐厚的金錢。

每個美國飛行員都會緊緊將這一個布條放在身上,當飛機被擊落,美國飛行員乘坐降落傘降落的時候,如果碰到武裝分子的圍攻,他們就會將這個布條展示出來,然後美國的外交部就會花費重金將他們的飛行員贖回國內,所以說這就是空軍飛行員在美國的地位,美國的飛行員是軍隊中最為昂貴的物種,是美國的重要財富。

所以說這就是當初我國為了交換錢學森回中國所付出的代價,雖然15名飛行員在很多人看來並不是特別重要,但是對於美國人來說卻是極為重要的一筆財富,在15名飛行員的巨大誘惑下美國人這才放棄了對錢學森的扣押,在沒有美國人的拘束下,錢學森這才得以回到國家,成為了民族的脊樑,開始為祖國效力,成為了近代史上對中國非常有影響力的一位人物。


孤客生

為什麼不反過來說,錢學森問了回國付出了什麼代價?錢學森當時的地位在美國過得物質生活是當時的中國人無法想象的,他的待遇光年薪就有十幾萬美元,可想而知錢老是多麼的愛國,為了國家建設義無反顧回來,重頭開始,這種人需要中華民族子孫永遠記住的。試想一下錢老要是像某位,為了自己利益不回國,老了回國會是什麼樣,中國國防至少倒退幾十年,反之美國會更加強大,錢老或許名聲響的更大,正是有錢學森,鄧稼先等這樣以國家利益至上的大科學家我們國家才能迅速屹立在世紀強國之列,這比什麼諾貝爾獎更加收到國人的尊重。


吳哲726

錢學森先生在回國之前已經是美國在火箭研究方面非常卓越的專家,但是在事業上的成就沒有影響他對祖國的思念之情,1949年的中秋之夜,錢學森先生在度過傳統佳節時,決定迴歸祖國。

圖為1938年在老師馮·卡門的家中,左蹲者為錢學森,右蹲者為中國遺傳學家談家楨。

當錢學森辭退工作準備回國時,1950年爆發了朝鮮戰爭,美國國內也掀起了反供熱潮,於是錢學森回國之路備受阻撓,首先是聯邦調查局的無理盤查,1950年7月,美國軍事部門吊銷了他的參加研究證書,使他無法再進行噴氣推進的研究。錢學森先生找到海軍次長丹尼爾·金波爾,而金波爾立即打電話通知移民局:寧可槍斃錢學森,也不能讓他離開美國!

圖為1949年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錢學森先生。

於是錢學森在機場被告知,根據美國法律,不得離開美國,並在美國移民局的無理刁難下,錢學森無奈返回加州理工學院,從此錢先生一家被聯邦調查局嚴密監視和跟蹤,與此同時,美國海關以裡面有機密為由非法扣留了他的全部行李,包括800公斤的書籍和筆記,9月9日,聯邦調查局以錢先生多學科運輸科學機密文件為由逮捕了錢學森。

圖為1955年,錢學森先生回國後,與家人團聚的照片。

雖然後來錢學森先生被加州理工學院校方以15000美元作為保釋金保釋了錢先生,但是他的活動範圍被嚴格限制和監視,信件和電話被秘密檢查,會見的客人和身邊的朋友被聯邦調查局無休止的盤問,為了減少麻煩,錢學森先生深居簡出,幾乎與外界隔絕。

圖為1966年錢學森與聶榮臻元帥等觀看核導彈升空的照片。

從此錢學森先進不斷向移民局提出要求並艱苦鬥爭,經過中美雙方不斷談判,國際友人的幫助下,在1954年4月印支國際會議上,關於中國平民回國的問題,中國代表團據理力爭,特別是美國政府阻撓科學家錢學森先生,在各方的壓力下,美國政府不得不放錢學森先生回國,從1950年的中秋到1955年的10月,整整5年了,錢學森先生終於回到了自己魂牽夢繞的祖國,回到自己的故鄉。


圖文繪歷史

錢學森(1911~2009)是我國導彈之父,航天之父、自動化控制之父,為“兩彈一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可以說,新中國的國防事業,正是錢學森這樣世界頂級的科學家放棄國外的優越條件,秉持”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國界”的愛國主義精神,想盡辦法回到祖國,才取得了飛躍發展。尤其是文革動亂,錢學森等人及其研究受到國家的嚴密保護,並未受到絲毫不良影響。

年輕時代的錢學森


錢學森在講課


作為從美國學習了先進技術,掌握了許多科技秘密的中國科學家,錢學森是如何突破美國的重重封鎖,回到祖國的呢?事情簡單又複雜:

新中國成立後,當錢學森向主管他工作的海軍次長金布爾提出返回祖國的要求後,金布爾非常狐疑地看著他:“這是美國,你有世界上最好的科研環境,和最優厚的待遇,你為什麼要回你那貧窮的祖國?”愛國心切的錢學森仍然堅持要回國。金步爾何嘗不知錢學森的價值,在錢學森離開後,馬上知會移民局,阻止他出境。金布爾後來說:“錢學森無論放在哪裡,都抵得上五個師。”“我寧可把他槍斃了,也不讓這個傢伙離開美國!”

錢學森(右一)與美國友人

錢學森(右一)與美國同事


從此後,美國聯邦調查局開始監視錢學森,不讓他自由活動,算來,被控制長達五年之久,在這段日子他一方面潛心研究,一方面積極謀劃歸國事宜。1955年,經過周恩來總理在與美國外交談判上的不懈努力——甚至包括了釋放11名在朝鮮戰爭中俘獲的美軍飛行員作為交換,(要知道一個飛行員全部價值等於飛行員等重的黃金,再加上飛行員本身的價值。)在這個條件下,1955年8月4日,錢學森收到了美國移民局允許他回國的通知。

毛澤東主席宴請錢學森等歸國科學家


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回國願望終於實現了!意氣風發的錢學森攜帶妻子蔣英和一雙幼小的兒女,登上了“克利夫蘭總統號”輪船,踏上返回祖國的旅途……1955年10月1日清晨,錢學森一家終於回到了自己魂牽夢繞的祖國,回到自己的故鄉。



錢學森一家與友人


由於錢學森的回國效力,使我國的導彈和原子彈的發射至少往前推進了20年,在當時複雜的國內國際環境中,錢學森等人對“兩彈一星”的貢獻,從根本上增強了中國的綜合國力。


晚年錢學森


老照片


錢學森

同志是享譽海內外的傑出科學家和我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他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崇高的民族氣節、勇攀科技高峰的創新精神和德馨品高的大家風範,是愛國知識分子的傑出典範,被譽為“人民科學家”。

感謝錢學森及其他為國防工業而默默奉獻的人。


棉侯

當時美國政府為了阻止錢學森離開美國也是絞盡腦汁,因為錢學森研究的火箭技術和國防實力有極大的關係,將錢學森返回中國無疑是放虎歸山,為自己的對手強大提供了機遇,和美國推動霸權主義,封鎖中國的孤立政策相背而行。


人才是推動科技創新的根本,而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一點在很早之前美國就已經意識到了。二戰結束之後美國大量引入德國航天火箭科學家,後來無論是阿波羅登月,還是各類型先進艦載機的誕生都和這些德國人才離不開關係。

錢學森方面

當時報國心切的錢學森,為了消除回國的阻礙,將自己的研究領域從火箭技術換到了工程控制論方向。雖然工程控制論乍一看和國防建設沒有很大的關係,但是當時的工程控制論已經和自動化以及電子計算機的研究和應用結合的十分密切了。美國一向是一個人權至上的國家,而在這件事情上違背本人意願強行監視錢學森,已經違背了人道主義精神。當時國內科學界的人士以及中央政府對錢學森在美國的處境極其關注,通過各種途徑譴責美國做法,聲援錢學森回國。


政府方面

當時錢學森被扣留到美國的時候,中國手中恰巧也扣留著一批因為侵犯中國領空而被政府拘禁的美國軍事人員。在一九五四年兩國政府分別派出代表關於平民回國的問題展開討論,當時中國代表特別指出了美國正在阻撓很多客居在當地的中國人返回自己的國土。既然要和平解決,就要先發制人首先要求美國政府歸還扣留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好的飛行員和軍事人才,千金難求,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政府其實掌握者很大的主動權。但由於美國過於重視火箭技術當時拒絕了錢學森等留美人員的合理要求。當時中國政府為了表達和美國會談的誠意決定先是放了四名被中國扣押的美國飛行員,美國確已中國拿不出錢學森要求回國的真實理由,拒絕釋放錢學森回國。


就在此時錢學森為了擺脫特務的監視將自己的想法,寫在了香菸紙上寄給了比利時的親戚,後來輾轉交到了周總理的手上,外交部火速把信轉交給正在日內瓦談判的王炳南,用這封信揭穿他們的謊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