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晚年提出了「我們國家爲什麼出不了頂尖的科學家和人才」的問題,該如何去破解?

你的方向13


錢學森之問需要答案,諾獎失之交臂的較大因素是教育模式的結果!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的艾利森和日本的本庶佑。 從2001年有機化學家野依良治獲得諾貝爾獎之後,進入21世紀以來已有18位日本人獲諾獎,距日本2001年提出的“50年30個諾貝爾獎”的計劃,已實現大半。這個成績,和人口老齡化嚴重的日本重視科學重視、教育密不可分,日本的科研投入甚至比美國都高。除歐美諸國之外,日本是獲獎人數最多的國家。 其實,日本最早獲得諾貝爾獎是在1949年,物理學家湯川秀樹拿到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在諾獎評選的單元中,為何總是缺少中國的科學家呢?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原因。

其實,我們華人總體上共有11人獲得過諾貝爾獎;華裔9人,國內2人。而相比於西方國家乃至亞洲的日本,我們的獲獎人數都是處於弱勢。由此,我們不禁會想到錢學森之問!2005年,溫家寶總理在看望錢學森的時候,錢老感慨說:“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錢老又發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不可否認,我國確實有拿的出手的高科技,但卻是集思廣益的結果。沒有哪項成就能靠一個人的智慧而獲得。那究竟為什麼會造成這種沒有出類拔萃的成果的窘相呢?我們來簡單的分析一下錢學森之問。

第一:被割裂的教學方式。我們國家採取的是文理分家、行政干預的教學模式,文科學思想,理科學技能。這種教育模式十分適用於初期的工業化創建時期,優點是速戰速決,可以快速的完成工業化的構建,技術專門按需搞技術,文科專門統戰思想。可是缺點就是技術人才缺少人文底蘊,容易造成技術人才創造力缺失,沒有思想沒有主見,這種技術員式的人才很難系統性綜合的去獨立思考一個問題的來龍去脈、因果得失;卻很容易受到外在行政干擾而失去主觀能動的合理判斷,隨波逐流。例如,我們國人習慣去一刀切的去看問題,凡事都要非對即錯,非否即是。某些古老的文化只要被蓋上迷信落後的帽子就很難摘下,我們就不會先放下成建,只去研究原理。這就是思想片面單一的結果,所以如果想要科學有創造力就要培養具備完整人格的人才,具備綜合思考,放下偏見的魄力去研究一件事。而這,需要我們的教育更加科學的去完善具備創造能力的人的理念;綜合培養,以興趣為導向,讓懂教育的人去管理教育。

第二:匱乏的精神世界。如果一個人的物質條件相對較差,那麼這個人是沒有興趣也沒有時間去思考問題的。他所有的時間都在維持生計,這樣的人怎麼能夠思考,創新乃至真正的去搞研究呢?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如果把一個科學家放在這種精神匱乏,整天疲憊於物質上的大環境之中,他是沒有心思去搞科研的。即使有也會造成像張小平一樣的結局。總之,物質水平真正的上去了,有精神追求的想法了,再具備時間,適應的大環境,我們還擔心這個社會不會孕育出偉大的科學家嗎?

第三:功利化的社會。印度人會專心學管理,日本人會專心搞工匠,美國人會專心於愛好,而我國人卻專心於功名與利祿。活的太過現實,難免會功利化。其實,這也並不是個人的原因,而是當下競爭激烈的大環境的一個縮影。每個人都想讓自己過的更好些,因為大部分人都經歷過困苦。物質的貧乏會慢慢的將一個人的思想與自由禁錮。但是,年紀大點的人都會給年輕人一個珍貴難得的建議,急功近利只會適得其反,如果你想要讓生活更加充實,那就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其實,我們當下的青年人也在發生轉變,他們工作不再看重當下的獲得,而是逐漸在尋找自我的喜好,向著自己喜歡的事真正邁進!改變需要自上而下的推動力,希望在未來我們有改革的魄力與一鼓作氣的決斷力!

文章轉自自媒體:讀聞世界,歡迎關注自媒體讀聞世界,更多所讀所聞的未解之謎,前沿探索,地外文明,史前大發現以及最新人文見解等你來分享,總有一篇富有建設性的新主張能夠令你醒目!


讀聞世界


這個問題就是所謂的錢學森之問,解答這個問題的文章可以說不計其數,此處,筆者希望能做出一個綜合的回答。首先,要看如何界定“頂尖的科學家和人才”。如果用獲得諾貝爾獎來界定,中國的確很少。屠呦呦先生雖然獲得過諾獎,但一來數量很少,科學類的獨此一位;二來屠呦呦先生獲獎成果有一定偶然性,就其本人的科學水平應該說還達不到諾獎大師級別。

但另一方面,如果用工程成就來衡量,中國還是出了很多傑出的科學家和人才。錢學森先生本人就是這樣一位大師。錢先生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工作時顯示出很多突破性貢獻的苗頭,但回國後,因為要承擔國家開發兩彈一星這樣重大的任務,所以被迫放棄了自由探索式的科學研究,所以他的主要成就是領導研發兩彈一星這樣的工程成就,而不是可以獲得諾獎那樣的基礎研究領域的革命性理論突破。

錢先生個人的經歷實際上說明,中國的發展階段和發展重點,導致我們在一定時間內很難出現基礎科學領域的科學大師,因為國家的資源集中在實現既定任務上,而不是科學研究所推崇的自由探索。但近年來,隨著國家科研經費的大幅度增加(中國科研經費總量已經超過了美國之外所有國家,科研經費佔GDP的比例,也比歐盟平均水平以及英國這樣的老牌科研強國要高),可以說發展階段已經不算問題了,國家資源已經可以支撐大量科學家的自由探索了。但現在遇到的問題是為了多發表論文,也為了拿出證據來申請資金,科學家往往集中在西方科學家已經探索出路線的安全領域中,這就導致我們缺乏原創性的突破性科研成果,自然也沒有湧現出大量這樣的人才。

教育是另一個方面。2016年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中國大學計算機和工程學科的新生,其邏輯推算能力領先了美國和俄羅斯2-3年,但到了大三就被後者追上並甩開。這表明,中國大學教育強調死記硬背的做法,無助於培養傑出的科研人才。


科學時評


這個問題想要破解,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

首先,據大量資料顯示,一個國家頂尖科學家的數量和一個國家經濟水平發展成正相關關係。但是,頂尖科學家和人才的數量爆發有延時性,會在經濟黃金時期之後的一二十年出現。

從上個世紀即20世紀中,諾貝爾獎得主數量佔全球比例中。

1900年-1950年,德國國籍最大,其次是英法,荷蘭、瑞典、丹麥、美國、瑞士、奧地利緊跟其後。這正是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德國科學水平大幅度提升,整個上世紀前半部分時間,都是德國遙遙領先。

1950年-2000年,美國在戰後成功成為頂尖科學家最多的國家。美國在二戰期間不僅沒有受到戰火荼毒,而且發了筆戰爭財,人和錢都到手了。德國和英國緊跟其後,法國由於二戰受到重創,幾乎退到三線。

而經濟總量狀況:1900年-1950年,西方國家中,德國的經濟總量歐洲第一,英國和法國在其後,與三個國家諾獎得獎比例呼應。雖然美國在19世紀末經濟總量為世界第一,但是諾獎得主無法超越英法德,因為美國的歷史基礎還是太薄弱了。二戰後,美國人才都到手,加上經濟領先世界重視科研投入,才在二十世紀後半時期直至今日,頂尖科技人才最多。

日本在2000年左右,經濟達到頂峰,但那時諾貝爾獎獲得者還不多。最近幾年,日本的諾貝爾獎幾乎逐年遞增。這是幾十年來投入,長線慢慢得到了成果。

(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因此,照這個邏輯推下去,我國在這兩年才經濟體量做大,如果科研投入一直保持增長的話,應該在未來二三十年會達到一個頂尖科學人員數量峰值。但是,除了經濟因素外,我們還有許多因素要考慮。

整個大的社會氛圍以及科研氛圍。一個金錢至上的社會氛圍,如何彌補坐冷板凳科研人員的心。本來就是投入一輩子可能都沒成果的事情,而別人直播一晚上可能就賺來他一個月的工資,別人投資一套房子,就夠他一輩子花的。這樣子的社會氛圍,如何讓科學家們全身心投入。不要總是給科學家創造一種清貧,淡泊名利的形象,即使一個人把全部的生命都奉獻給科研,他仍需要養活自己,養活一個家庭。

同樣的,一個只注重科研數量,忽視科研質量。被行政力量掣肘的學術研究氛圍,又怎麼讓科研人員全身心投入呢。所有,我們僅僅有錢了,有錢去做長期投資了還不夠,我們還需要一個公正嚴謹、包容尊重的社會氛圍,和一個自由的科研氛圍。

我們的科學發展歷史和經濟發展歷史,一直是崎嶇坎坷,這些不利於我們培養頂級科學家的因素彷彿都落在了我們這個國家。但是,我們能看到,我們在改變。

窮,我們現在已經不差錢了。可是接下來呢,接下來怎麼辦?社會環境、學術氛圍、教育制度、思維方式,這些如何去改變。這才是接下來要考慮的,也是最難的。

更多優質回答,請持續關注鎂客網頭條號~


鎂客網


題目中的錢學森之問,是錢學森晚年提出的問題:“我國自1978年以來,重視科學技術,在很多領域取得了跨越性的發展,但為什麼出不了傑出的科學家和人才”。

無獨有偶,長期研究中國科技史的英國學者李約瑟也曾提過一個問題:“中國古代在技術上一直是領先歐洲的,創造出了四大發明,但是卻沒有發展出現代科學,這是為什麼?”,被稱為“李約瑟難題”。

為什麼中國近代沒有生長出現代科學,而今也沒有產生大量科學與學術大師。這些難題和疑問,都是對我國社會,文化,教育以及科技發展的拷問。無論是學界還是民間都有了諸多的思考。

當然現在經濟條件明顯改善了,社會和體制肯定是大頭,特別是各種教育和科研體制的改革,要從學生就培養創造獨立思考和科學精神,提供用於創新的環境以及支持,才能有望培養出思想自由,人格獨立的大師。

科研中,要區分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改革評價體系。對於個人來講,要適應環境,以袁隆平和屠呦呦這樣的實幹家為偶像,有堅定信念,才有可能成功。


量子實驗室


錢學森臨終前曾發出三問:“中國什麼時候能培養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人才?何時能培養出國際大師?為啥中國沒有一流大學?”“我們國家為什麼出不了頂尖的科學家和人才”以錢老的閱歷和成就,他提出這個問題,格外沉重,也格外迫切。

社會問題的萬果之緣在於人的問題。人的問題,無不受制於他的教育,進而形成基本思維方式、言行方式,繼而在某些專業領域形成傲人的專業成就,當然,只有極為頂尖極有成就的專業人才才廣為世人所知。如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學家。

晚年錢學森

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破解之道,無不得從源頭解決,從娃娃抓起。但是,僅僅是讓娃娃學些科學知識,過早地小學化、中學化、大學化,成人化,過早地融入當今時代的主題“經濟”嗎?

那麼,多年後,其中大部分娃娃們一定又是一群高智商的經濟動物,“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從娃娃抓起,要讓娃娃開啟真正的人生智慧。像許多人關注的民國為什麼出那麼大師?不僅是眾所周知的人文領域,就是獲得諾貝爾獎的華裔科學家也是受教於民國。從人生的起頭,當代與民國走的方向,就有了差別。所謂“古人讀書讀明理,今人讀書讀名利”。

我們是炎黃子孫,從孔孟伊始,我們的四書五經,我們民族的輝煌與屈辱,在孩子七歲上小學之前,家庭的教育就應讓孩子知道,他處在什麼樣的文化座標中。

上小學之後,我們的教師、教材更應一以貫之、持續不斷地強化這一點。如此,孩子才有家國觀念,也才懂得讀書到底為什麼。

在他成年之後,做人做事才有私利之外的抱負和作為。在“道”的層面解決了問題,才談得上“術”,他進入任何領域,任何專業,都能富有激情和投入,才能出成績,而不是落入評職稱,掙房子,爭名奪利的“生活苦難”之中,而不知學問的樂趣。

實際情況是,現在,孩子七歲之前,孩子的教育止於知識。家人的教育熱情、教育理想左右搖擺。古人的家庭安排是“男主外,女主內”,教育的重責母親要擔起來。還說過,“子不教,父之過”。百年樹人,一代代持續不斷的努力,到了民國,才出了這麼多大師。而今,許多家庭的孩子是交給祖父母一代。母親與父親同為養家奔忙。一個急功近利的社會,一個需要用數據來衡量成敗的社會,是難以有出現頂尖人才的土壤的。

破解之道之二,國家從法制法規上重視、重賞出成果的專家。現在的國際形勢,經濟文化全球一體化,多元化發展,共享時代悄然來臨,因而法治在各個領域尤為迫切。一個經濟高度發達,賞罰不清、亂而無序的社會,更是出不了大師。

頂尖的科學家的學術環境需要強有力的法規予以配合。許多剽竊的、欺世盜名的、別有用心的所謂科學家如果大行其道而不加以法律制裁的話,汙染的是健康的學術空氣,讓真正潛心研究的科學家無法脫穎而出。

反之,國家對真正出了成果的科學家,要重賞。要從各方面體現對其人品、成果的推崇和尊重。尤其對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方面,國家要加大投入。

其實,錢學森的臨終遺言:“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他已經找出瞭解決之道。錢老的遺言,既是他一生言行的寫照,也是他對後代的諄諄教導,殷殷期望。我們,任重而道遠。


老照片


這個問題就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2005年,國務院總理在看望錢學森的時候,當時的錢學森握著總理的手十分感慨,他說:"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錢老又發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

錢學森其實拷問的是目前中國的教育模式,我們填鴨式應試為主的教育模式,扼殺了大量的創新人才,他們似乎只會聽從老師的教學安排,拼命做題,拼命背誦,做出一份完美的考卷,卻無法突破現實困難,解決生產一線的實際問題,成就一番事業。

圍繞錢學森之問,科學界和教育界一直在進行討論,並進行改革。就拿上海來說,目前中小學都要建立創新實驗室,很多學校的孩子很小就開始觸及一些和社會生產實際相關的小課題,小項目,還有各種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讓一批孩子很小就開始接觸科學。所以一批科學教育工作者們已經將孩子們的視野從書本引向實際生活。另外像上海楊浦區的少科站,每年都會在區域內選拔一批優秀的高中學生進入轄區內的復旦、同濟、上財大、上理工、上海電力學院等名校,他們進入各種實驗室,在教授的指導下從事一些科學研究工作,提前瞭解科學工作的精髓,很多孩子的創新素養非常高。在本科期間,很多上海本科生提前跟隨碩士生導師,甚至博士生導師從事課題研究工作,到生產一線去解決實際問題,畢業後,不管他們繼續攻讀碩博,或者開始工作,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了大幅度提升。

目前,一批中國本土培養的優秀科研工作者正在崛起,他們已經有足夠的能力與世界一流水平叫板!


科壇春秋精選


有很多大佬已經回答的很全面了,我來分享一下我的觀點,歡迎討論。不過首先說一句,沒有哪個國家或者個人是靠科研脫貧的,科研是需要錢的。有了經濟基礎才會騰出手,到時候就會有更多頂尖的科學家了。(現在也有很多)


經常看見這樣的新聞內容,我國新研製的某款型號的裝備,性能堪比世界一流,但是成本只有其他國家的幾分之一。

這樣的新聞很多吧。新聞真實嗎?當然真實,實踐要用的裝備嘛。成本低廉,低廉在哪裡了?材料?不可能吧,咱們的材料技術和水平還沒那麼先進。算過來算過去,也只有人力成本上可以壓縮一下。

說白了,就是咱們科研人員的收入平均起來不是特別高。我說的是平均水平。

那麼能多給一些嗎?這就是綜合國力,國家是否富強的問題了,你把錢全給科研人員了,其他行業這麼辦?農業,教育,醫療,治安,軍隊等等等。


經常有熱心的網友張嘴就來,讓娛樂明星們少掙一些錢,分給科研一部分不行嘛?這就是想的太簡單片面。明星們掙了錢拿去買豪車飛機,豪車飛機的成本里不包括科研費用嗎?當然包括。萬一買國外產的咱們不就吃虧了嗎?所以有進口關稅,收了稅再分下去。娛樂在當今社會也是必要的。市場,瞭解一下,咱們的社會性質誰來給背一下,考試要考的呦。

神了個奇,是不是很複雜。

所以不管你怎麼琢磨,怎麼倒騰來倒騰去,提升綜合水平才是正解。我們所有人都好好工作,整體收入增加了,那麼科研的投入也會相應的增加。咱們現在的很多技術水平和三四十年前已經有了很大的飛躍,這和經濟的發展是同步的。頂尖的科學家和人才也都相繼出現了。


錢老即使當年提出這樣的問題,也非常符合當時的國情。人類歷史上沒有哪一個國家,已經窮的叮噹響了,靠科研脫貧的。只有國家富強了,才有可能靜下心來搞科研。


蛋科夫斯基


確實,錢學森先生提出的問題,也是我們需要思考的,那麼之所以我國還沒湧現出,大批傑出的科學家和人才,可能和過去的時代發展,以及特殊的文化造成的,這些原因從某種角度來說,制約了我國的科學成就和科技發展。

其實就近現代的歷史來說,我國的科學發展是有所欠缺的,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是落後於西方國家的,但從建國之後,關於科學領域的發展,就長期收到了國家的重視,但那個時候我國的經濟有限,投入的資金也是有限的,所以那個時代的科學發展,就步履蹣跚。

但隨著我國的經濟向好之後,對於科學研究的投入也在增加,但人才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這個過程當中,教育是很關鍵的一環,像是資金,環境,專業人才等等,這些因素都是培養科學人才的重中之重。

從教育的角度來說,長期的資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國家應該加大投入的力度,給科學研究者,創造出一種良好的科學氛圍,其次要儘可能的吸引國外的人才,科學家的國籍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為我所用。

愛因斯坦本來也不是美國人,但他的一些理論成就,卻為了美國做貢獻,所以我國應該儘可能吸收一些外國先進的科學家,其次我們的教育制度,也要進行反思,從某些角度來說,我國的教育制度要有所改變。

應試教育有應試教育的好處,但也一些缺點,填鴨式的教育有時候會扼殺創新能力,所以我們要儘可能的進行改變,畢竟科學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事業,打好了基礎才能更進一步,但就目前來說,我過的科學發展,已經比以前好太多了,我想隨著時間的發展,一些優秀的人才和科學家會出現的。


科學薛定諤的貓


事實上,現在的中國已經出現了很多全球頂尖的科學家。

比如說在2017年的時候,著名科學雜誌《Nature》評選十大科技人物,就有兩位華人科學家入選(當然,土生土長的只有量子之父潘建偉一人,就是下圖所示的)。

雖然說這樣的比例只是剛剛好趕上中國人口在地球總人口之中的比例,但是相比從前距離國際先進科研水平十萬八千里,已經是好了很多了。

國家的科研水平的提高源於國家不斷地投入。

一個國家的科研水平,總是跟一個國家的國家實力是密切相關的,如果窮的飯都吃不上——比如說從前的中國,還有現在的一些相對落後的第三世界國家,那麼很難想象一個國家會冒著讓大家餓肚子的風險去搞科學研究。甚至於在古代歐洲,科學和人才只跟貴族搭邊,普通人這輩子都跟這兩個詞無緣。

隨著國家實力的升高、對科研的大量投入,一方面是我們自身國民的受教育水平直線上升,另一方面是我們國家的人才也更加願意留在國內,甚至於有一些外國的人才為了獲得充足的科研經費選擇到中國來工作。所以說我國教育水平提高、科研水平提高、生活水平提高將進入一個互相促進、良性發展地循環。

比如說剛剛建成不久的貴州“天眼”,就吸引了大量的國外頂尖科學家來此工作,這些科學家可以提高我國的科研水平,還可以擔任教職、提高下一代科學家的水平,並且他們的工作將會帶來大量的經濟利益,去讓國家有更多的動力去進行下一輪的科學投資。

再比如說,剛剛出爐的2019年QS世界大學排名,清華大學歷史上首次進入了全球前20,目前排名全球第17,而在《自然》雜誌發佈的自然指數排名中,中科院已經是全球科研機構中排名第一了。可以說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對科研的不斷投入,這種進步會不斷繼續。

當然,發展之中問題也是非常多的。

現在雖然說近幾年中國科學發展勢頭很猛,但是其中也是問題多多,對於這些問題的解讀也是多種多樣的。

我就說一點,那就是科研人員的待遇。雖然說相比過去,科研人員的待遇已經好了很多,但是相比於現在其他熱門行業,做一個科學家還是基本上意味著比較貧苦的生活。確實有因為科學而致富,然而這是少數,大部分的科研人員都因為高企的房價而不得不選擇放棄科研,這對於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其中的原因當然是多種多樣的,不過我覺得不能因為最近幾年科學發展的勢頭還可以,就忽略了存在的問題,畢竟相比歐美老牌的科學強國,我國還有很多路要走。

錢老當年問出來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出於對國家的高度負責,他希望我們國家可以出現更多的頂尖科學家。如今我們已經小有成果,日後還會大有作為。


SilentTurbine


“為什麼我們國家出不了頂尖的科學家和人才”,即著名的錢學森之問,是錢學森晚年表達對國家人才擔憂的一問。



這個問題在錢學森提出來之後,就已經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開始大力發展教育、培養人才,為科學工作者創造一個良好的科研氛圍。從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到現在大學擴招,幾乎沒有了之前“白丁”,走在大街上,10個年輕人中有一半可能都是大學生。受高等教育的基數大了,慢慢就會誕生世界頂尖的科學家了。另外,國家還鼓勵出國留學,並通過優厚的待遇,吸引國內外知名學者在我國從事科研工作,堅持“走出去、引進來”的政策方針,楊振寧就是引進來的成果之一。

經過這麼多年在教育領域的改革和付出,我國的培養科學家政策已經初見成效,已經有部分科研工作者成為了所在領域內的大牛,甚至是第一。例如我國水稻學家袁隆平,說是世界第一,沒人敢說第二,被稱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就差一個“諾貝爾”獎了。另外,我國在量子通信領域的科學家潘建偉院士,也是世界級頂尖科學家。其引領的量子通信技術研究,使我國走在了世界前列。還有生物結構學家施一公,那也是在世界生物結構解析領域,首屈一指的。還有納米領域的頂尖科學家楊培東,直接是世界材料領域的第一人。另外,我國生物材料領域的張興棟院士,在人工骨等組織誘導生物材料領域,也是世界級的。當選國際生物材料學科與工程學會聯合會主席,併成功入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獲國際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學會聯合會授予世界傑出生物材料專家終身榮譽稱號“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fellow”。







特別是在2011年路透社公佈的2000-2010年間,世界前100名化學家中,中國就佔了12個。並且,我國有118所高校進入ESI化學全球前1%。可見,我國不論是在世界頂尖科學家人數,還是進入世界頂尖學科的高校數,都是不少的。

雖然我們的科學研究還和一些老牌國家有所差距,但這種差距是逐步縮小的,甚至某些領域是趕超的!希望國家後面再更大力度的支持科學家們,讓他們在做科研的時候,也有一份不錯的收入養家。

喜歡我的回答,就關注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