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進出迅速,大國博弈下的“豆粕人”提心吊膽

資金進出迅速,大國博弈下的“豆粕人”提心吊膽

昨日下午兩點半左右,中國商務部對美高粱反傾銷初步裁定出臺,國內豆粕期貨大幅拉漲,主力合約M1809日盤最高上至3272元/噸,收於3265元/噸,短短半小時漲幅高達百餘點,擊碎了不少空頭們的信心。隨著豆粕盤面的大幅拉漲,國內資金瘋狂湧入粕類市場,昨日日盤豆粕主力合約M1809日盤增倉12萬手左右,資金流入約12.4億元;夜盤連粕小幅回調,主力合約M1809減倉11萬手左右,資金獲利湧出,短短半天時間,國內金融資本進出迅速。

藉助資金在連粕上的拉漲,一方面上游油廠在粕強豆弱的狀態下榨利改善,點美豆售出基差合同後,可能於連粕上套保鎖利;另一方面,對於飼料企業來說,上游油廠豆粕供應充足,部分油廠出售移庫合同,且下游養殖處於飼料需求淡季,豆粕終端需求疲弱,今年生豬養殖虧損,養殖戶補欄積極性欠佳,生豬存欄規模受影響,導致終端消耗慢於較去年同期水平。受中美貿易戰升級輿論影響,昨日下午豆粕價格出現上漲,但因市場顧慮清明前後豆粕價格出現的大漲大落,在相同輿論背景下,雖然出現少量增補,但大量採購仍保持謹慎觀望狀態。

資金進出迅速,大國博弈下的“豆粕人”提心吊膽

相比之下“豆粕人”中的貿易商群體在油廠高位套保與下游謹慎觀望的夾縫裡煎熬度日。昨日對美高粱反傾銷初步裁定出臺後,國內不少油廠紛紛上調價格,貿易商們也打出“停售”字號,期待價格上漲獲得盈利,然而隨著資金湧入後的快速撤離,今日現粕價格僅較昨日回暖10-30元/噸不等,漲幅小於連粕,現貨基差進一步縮小,市場前期接手的高價基差點價後出售盈利有限,甚至部分地區出現近百元的虧損。

大國博弈背景下變數較多,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較量中透支了產業鏈下游的利益,“豆粕人”在國際貿易殘酷多變的競爭下,怎樣規避這種提心吊膽,出路又在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