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老港沟镇村庄之“有兰峪”,有古遗迹明万历张公塔

济南老港沟镇村庄之“有兰峪”,有古遗迹明万历张公塔

有兰峪:

济南老港沟镇村庄之“有兰峪”,有古遗迹明万历张公塔

村名溯源:

明代,曾名牛栏峪。因住户在山峪处建有供圈牛用的牛栏,而得名。以后,因村内闹红头苍蝇,死于瘟疫的人很多,故村民嫌“牛栏”不吉祥而取其谐音为“有兰”,寓意山峪中有兰,沿称有兰峪。

另村碑记载:有兰峪明朝建村,原名牛栏峪,因山上建有圈牛的牛栏而得名,曾称牛庄。后因牛栏不雅,取同音,而改名有兰峪。

县志记载:

  • 明崇祯《历城县志·地域考》载:“神武路:牛栏峪”。
  • 清乾隆《历城县志·地域考》载:“东南乡南保泉三:牛栏峪”。
  • 民国《续修历城县志·地域考》载:“东庑乡南保全三:牛栏峪”。
济南老港沟镇村庄之“有兰峪”,有古遗迹明万历张公塔

张公塔:

张公塔位于村东,是一座居士石塔,修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高约5.5米,造型精致,保存完好,上刻“无为居士张公”及讃诗一首。塔前为一墓葬,是塔主张文宾夫妻合葬墓,早年已被破坏,墓碑额刻“张氏先茔”,墓主为“故顕考处士张公讳文宾顕妣…… ”,处士系指有德才而隐居之人。

张公塔传说:

据说建塔之时,把如此大的石头累砌起来,就是难事一桩。匠人犯难,向一村中老翁问计,老翁说:“我都快土埋脖子了,还能想出什么办法?”然而正是这句话,让匠人获得了灵感,于是放上一块石头后用土堆高,再放上一块石头,再用土堆高,塔遂建成。其实这个传说很可能就是现实,因为古代没有大型的机械设备,只能是人工,据说泰安岱庙前的牌坊就是这种方法建设的,我们在欣赏古迹的巧夺天工的同时无不感慨古人的智慧。

济南老港沟镇村庄之“有兰峪”,有古遗迹明万历张公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