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年大叔創業 靠老雜誌靈魂網絡暴紅 每天就只拍攝一個短視頻

臺灣中年大叔創業 靠老雜誌靈魂網絡暴紅 每天就只拍攝一個短視頻

一條的產品很單純,就是每天播出一條優質視頻,每支影音多在三分鐘至五分鐘,風格「極簡、乾淨、清新、明

使用臉書的讀者,最近應該都看過一個視頻:現年61歲的前歌手陳美齡,談如何把三個兒子,拉拔成史丹佛畢業的高材生。五月三十一日在臉書上貼出的影音,一個月時間不到,累計已經近九百萬的觀看人次。

內容很紅,但很少人注意到,製作這支影音的團隊「一條」。

小檔案_一條

成立:2014年(公司名為上海一條網絡科技)

負責人:徐滬生

主要產品:影音製作

每天推一生活風短片

跨足電商,品項已破五千個

一條的產品很單純,就是每天播出一條優質視頻,每支影音多在三分鐘至五分鐘,風格「極簡、乾淨、清新、明快」。推出之後,很對中國都會中產階級的胃口,在眾多嬉笑怒罵的網絡視頻裡,相當突出。

新種媒體背後推手,其實是一群中年轉業的傳統媒體人。

「我們本來著眼的,是在廣告!」範致行表示,包括徐滬生在內的創業夥伴,都是以生活風格的雜誌起家,當紙媒潮退,一些本來在生活類媒體投放的高檔精品廣告主,不想委身搞笑、媚俗的鄉民網絡生態,但卻苦於缺乏合適的廣告環境。於是,這些傳統媒體人就想幹脆自己捲袖創業,企圖打造一個清新、獨特的媒體環境,解決這些廣告主的問題。 

日式極簡+臺式文青

吸引中國中產階級胃口

初期,八個人要應付每天一則精緻的影音產品,困難度其實不低,範致行表示,剛開始時,他們會特別找一些影音素材豐沛的受訪者,如:設計師、演出者、藝術家,把他們拉進棚內錄一段專訪,再配合這些受訪者自備的影音素材,這樣較能快速而穩定的產出。不少臺灣的文人、藝術家、設計師,如:蔣勳、胡德夫、白先勇,都曾是一條影片中的主角。

看過一條Logo及視頻產品的人,應該會發現,他的極簡風格很日式、也有點臺灣文青味。

範致行承認:「當初確實是想學誠品及無印良品,」主要就是覺得,這種風格,應該很閤中國快速崛起的中產階級胃口。徐滬生也曾撰文指出:「中國中產階級生活這個市場太大了,而中國的中產階級,又被忽略得太厲害了。」

也許就因為這樣的定調,一條的影音產品中,除了臺灣名人之外,也有不少臺灣小人物的身影。最近的例子,就是一位臺灣女生夏德萱,把她和爺爺、奶奶可愛的生活日常拍成短片,取名為「老夏和脆鵝」,上傳網絡後,瞬間暴紅!最近高齡九十六歲的爺爺去世了,一條製作團隊,在爺爺離世前三天,飛越海峽,把夏德萱懷念爺爺的動人故事,拍成了六分鐘的視頻,六月底在臉書上架,到七月十日,已經有超過四百四十萬人點閱。

採訪那天,正值週末上午,一條辦公室裡,不少空桌上都是還在裝機的計算機,「這幾年,時間真的都不夠用!」範致行說,未來除了電商之外,也不排除創造屬於自己的品牌。八個中年大叔,在短短三年的時間,就讓舊媒體轉出了新生命,只要路子對了,中國市場的肥美及潛力,真的很難小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