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弗尊者有一段令人忘不了的因緣(宣化上人)

序品第一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講述於

美國加州三藩市佛教講堂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H3 列名總結(4)

優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優樓頻螺是梵語,譯為木瓜林,言其喜歡在木瓜林中修道。伽耶也是梵語,譯為城。那提也是梵語,譯為河,或譯為江。他們兄弟三位,以前都是事火的外道;他們認為火是最神聖的,是萬物之母,所以就專門恭敬火,向火叩頭頂禮來拜火。你說愚痴不愚痴?這火,你拜它又有什麼用呢?沒有用,他還是要拜它。所以佛悟道後,最初教化眾生,先度五比丘;度完了這五比丘之後,佛一觀察,現在應該度誰去呢?一看,摩竭提國這三迦葉機緣成熟了,應該去度他們三個人;於是佛就走到優羅頻螺迦葉那個地方去。

去那兒做什麼呢?你度人,不能說到那個地方,就說:“我來度你啦!你信不信呀?”不能這樣子講,佛也有方便權巧的方法。佛到這兒來,說:“這天黑啦!我不能走了!我在你這兒借一宿住,可不可以呀?”優羅頻螺迦葉那時已經都有一百六十歲了,“這個人怎麼與眾不同?哦!是有點來歷的。”想要看看這個人究竟是什麼來歷,什麼因緣?可是怎麼找也找不出來,怎麼看也看不出來。看這個人,是個普通人一樣;但又知道這個人是個特別人。啊!奇怪!什麼因緣我都可以觀察,一看就知道,怎麼就不知道這個人了呢?於是就說:“你要在這兒住?好!”他讓佛住到什麼地方去了呢?住到火龍洞裡去。那兒有一隻火龍,給優樓頻螺迦葉當護法;但是它非常的惡,誰要到它那地方去,它就用火把誰給燒死。

舍利弗尊者有一段令人忘不了的因緣(宣化上人)

到半夜,火龍出來了,看見佛在這兒,就用邪火來燒佛;佛就入火光三昧,在這三昧裡,火龍無論怎麼樣燒,一點也燒不著佛。然後佛就把這火龍給收伏到缽裡──佛當初,我相信不會像六祖那麼樣說:“你只會放火,你不敢到我這缽裡來?”不用這麼講,自自然然,用法力把這火龍給收到缽裡;然後就給火龍說法,這火龍就皈依佛了!之後,佛又用種種的神通變化,優樓頻螺迦葉一看,啊!自己是沒有那麼大的道德,是要皈依佛了!於是就皈依佛了。

優樓頻螺迦葉皈依佛後,他就帶著五百個弟子,也統統皈依佛出家了;沒有好久,就都證聖果了。那兩位弟弟一看,這老大哥已出家做和尚了──原來他們都是事火外道,都是同事的,現在這哥哥出家了,這弟弟也要跟著出家。於是這伽耶迦葉、那提迦葉,帶著五百個弟子也都出家了;出家之後沒有好久,也就都證聖果了。

舍利弗:這舍利弗尊者,相信每一個人都很熟的,都很記得,因為他有一段令人忘不了的因緣。舍利弗尊者的舅舅,叫摩訶拘絺羅,他和他的姊姊兩個人常常辯論;可是每逢辯論,他姊姊都一定輸的,每一次辯論,都是摩訶拘絺羅辯勝利。他姊姊叫“鶖”,可是姊姊懷孕了之後,奇怪的事情就發生了。

什麼奇怪的事情?他再和他姊姊辯論,每一辯論,都是他輸了,他姊姊反而勝利了。所以拘絺羅就知道了,哦!姊姊以前不是這麼聰明來著,現在這麼聰明瞭;她這個肚子裡邊,一定是個有智慧的小孩子,幫助媽媽來辯論的。他就想:“哦!我現在要學本領去了!如果不學本領,將來這個外甥生出來之後,我做舅舅的,是個老前輩,如果被外甥給辯論輸了,這多倒架子!太丟人了!”於是就到南印度去學法;你說學得怎麼樣子呢?他白天晚間都讀書學法,學得頭髮也不剪、鬍子也不剃,手指甲長出幾寸長也不剪。

為什麼不剪?不是故意不剪,不是說像現在某某一般青年人,也長頭髮、長鬍子,也不修邊幅,也不讀書。他所以不同的地方,就因為沒有時間來修飾,連剪手指甲的時間都沒有;幹什麼呢?就是讀書──白天晚間都是讀書。你說,這才是真正用功讀書的!因為讀書,把一切的工作都停止了,沒有時間去剪指甲,沒有時間去剃鬍子、剪頭髮,沒有那麼多的時間;所以一般人就都稱他為“長爪梵志”,長指甲的梵志。

舍利弗尊者有一段令人忘不了的因緣(宣化上人)

那麼他把南印度所有醫、卜、星相,一切辯論的學問,都學熟悉了;回來,就去見他姊姊去了。見了姊姊,就問:“我這外甥哪裡去了?”他姊姊說:“你的外甥跟佛出家去了!”呵!他一聽說跟佛出家,就生大驕慢:“啍!我的外甥八歲登座說法,就聲震五天,五印度統統都轟動了,所有幾百個論師,都被他給戰敗了!他這麼樣聰明的小孩子,怎麼能夠去跟一個沙門出家呢?這太可惜了!”他這麼生出了一種驕傲心,於是就要去見佛,想:“我去看看這個沙門有什麼本事,能把我那麼聰明的外甥騙去做徒弟了?”

到了那裡,看見了佛,就想盡方法來攻擊佛,卻想不出來一個方法;讀了十幾年書,指甲都不顧得剪,回來就是為了預備和外甥來辯論,殊不知回來卻用不著,外甥跟佛出家了。現在見了佛,也不知要用所學的哪一種書來和佛來辯論的好,想來想去,他想出來一個宗了,就和佛立出一個宗。

佛就問他:“你以什麼為宗呢?”他說:“我以‘不受’為宗。”不受,你無論講什麼,我也不接受;你說什麼,我也不理;我就是不受你所說的道理,我看你有什麼辦法?

佛說:“好!你以‘不受’為宗,那麼你還受不受你‘以不受為宗’的這個見呢?”佛這麼一問,把他問得啞口無言。如果說“受這個見”,這又是受了;如果說“不受這個見”,根本就沒有宗了!你說“以不受為宗”,這就是個“見”,就是你這種知見。如果說“不受”,更與自己相違,自己根本說沒有道理了,好像立出來一棵樹,卻沒有根了!如果說“受”他自己這個見,那根本這個宗就立不住了。

在沒有辯論以前,他和佛打賭擊掌,說:“我若辯論輸了,我就把頭割下來給你;你要是輸了,你就要把我的外甥還給我。”那麼這回一敗塗地,一想:“頭割下來就完了,這怎麼可以呢?”於是就跑了。

跑出大約五、六英里,自己想:“噫!我怎能講話不算數呢?我說如果辯論輸了,就要斬我自己的頭;我現在跑了,怎麼可以呢?唉!回去把自己的頭砍下來算了!”自己這麼一想,就又跑了回來,和佛要刀,說:“你把你的戒刀給我!”佛說:“你要刀幹什麼?”說:“我和你立這個辯論,我已經輸了,我要砍下我的頭給你!”

舍利弗尊者有一段令人忘不了的因緣(宣化上人)

佛說:“在我佛法裡,沒有這一種方法!你輸了,就算了嘛,何必要斬頭呢?”佛於是就給他說法;一說法,他當場就證得法眼淨,開了法眼。法眼一開,知道佛法是奧妙無窮的:“原來我學了這麼多年的外道法,連佛這個法的萬分之一都不如呢!”所以不但沒有搶回自己的外甥,自己也跟著佛出家了。舍利弗尊者的舅舅,有這麼一個因緣;所以我相信,每一個人都認識這個舍利弗。

舍利弗是梵語,譯為鶖子,又叫珠子,又叫身子。怎麼叫鶖子?因為他母親的眼睛,就和鶖鷺鳥的眼睛一樣,生得非常美麗,所以就叫鶖;舍利弗這“弗”,就是“子”,所以舍利弗就是“鶖鷺之子”。怎麼叫珠子呢?這個“珠”,就是他母親的名字,因為他母親這眼睛像個珠似的;所以他母親又叫珠子。怎麼又叫身子?就是他是由他母親身上分出來的一個兒子。

他智慧第一,他的神通也非常之大;並不是說智慧第一,神通就第二,不是的。怎麼說呢?有一次,摩訶目犍連尊者和他較量神通;怎麼較量神通呢?釋迦牟尼到另外一個地方去說法──佛說法,這一切的弟子都一定跟著去聽法。為什麼?如果不聽法,那麼佛說過了的法,以後就聽不到了;那時候,不像現在有個錄音機,可以把它錄下來,這一次沒有聽,留著以後慢慢聽。那時候還沒有這個方法,所以佛的弟子都要跟著去聽法的;唯獨這時候,舍利弗入定了。

摩訶目犍連尊者說:“好!你不出定,我用神通來使令你出定!”目犍連尊者就用盡他所有的神通,想把這舍利弗尊者托起來;可是不單託不起來,連舍利弗尊者衣服的角也不能動分毫。你說這舍利弗的神通有多大!本來目連尊者是神通第一,但是他和舍利弗尊者兩個人鬥法,卻鬥不過舍利弗,足見舍利弗尊者的神通更大!

舍利弗尊者有一段令人忘不了的因緣(宣化上人)

舍利弗尊者有一段令人忘不了的因緣(宣化上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