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进入寺庙,道观等场所有哪些注意事项?

夏日炎炎,进入寺庙,道观等场所有哪些注意事项?

尊敬的诸位同修,诸位家人,大家中午好!现在是暑假,天气燥热,我们都会选择自己的避暑方式。对于我们学佛人,五台山是一个非常棒的选择,绝对的避暑圣地。就这几天,你上五台,下午或者晚间是会觉得冷。其实这个不用老宋推荐,已经有很多同修赶赴五台,一则避暑,二则拜佛。说起拜佛,老宋其实倒想给大家唠唠,进寺院有哪些注意事项?当然,限于篇幅,老宋不一定能面面俱到,尽量把这个给大家说的全一点,让大家在旅游的同时,更如理如法地拜佛。

进寺院也好,进道观也罢,我们第一个原则就要保证,不要随便地取寺院或者道观的一针一线,就像我们八路军当年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样。寺院的花果,不要轻易摘。注意哟,这都非常重要。“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寺院里面的大部分物品都源自于施主的供养,一针一线不可轻动。即使是师父让你吃,记得也不要忘记,在功德箱内放下一定的随喜金,以示供养。吃水果和吃饭是一个道理,每个寺院都有斋堂,有的会称为“五观堂”,是出家人吃斋的地方,也是居士在护持寺院期间吃饭的地方。我们去旅游,去参拜,也可以在那里面吃饭,只要有位置,没有人会将你拒之门外,是免费的。但是我们作为一个在家修行人,虽然知道这是免费,但是得理解因果不虚。大家都是供养出家人的,我们进去饱餐了一顿,就相当你分享了出家人的一份食物,这个果报也不小,同样是“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怎么办?当然是要随喜。那吃斋的地方,一般都会供一尊弥勒佛,在佛前会有一个功德箱,你将这个功德随喜金放一点,寺院里面没有限制。你可以捐也可以不捐,你可以捐多也不可以捐少,没有一个规范。但是老宋建议,你放入的随喜金要大于或者等于这碗饭的价值。吃饭的时候,比如说这碗饭的价值是十块钱,你放了一百,那你是不是就可以随便浪费了呢?多打点菜,多盛点米,最后结果是剩了一堆,这种情况,我们要坚决杜绝。老宋在寺院吃过斋,发现里面的僧人和居士,那个碗是非常干净的,除了少数不懂规矩的、首次进入的,大部分是一粒米都不剩。吃过饭呢,自己去洗碗,所以我们也不能剩下,吃多少打多少,拒绝浪费。另外在吃斋的过程当中,要止语,不要交头接耳的来聊天,来大声喧哗,这是忌讳。吃饭就是吃饭,你别干别的。同时吃饭的时候,要小口地咀嚼,不要吃饭的时候吧嗒吧嗒……,吃饭的声音出那么大,也不要。这样做有失恭敬,也有失礼貌。

夏日炎炎,进入寺庙,道观等场所有哪些注意事项?

进去不懂怎么办?忘记怎么办?没有关系,里面吃斋的人很多,你看人家出家人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保证没有错。出家人止语,你止语,出家人吃得很干净,你也吃得很干净,就行了,就错不了。不要担心会忘记,寺院里面有样子,有榜样。还别说,寺院里面的素斋很好吃的。一提寺院的素斋,老宋就有点流口水了,多年没有去品尝了。在那个氛围下去吃,的确有不一样的感受,怎么吃都觉得香,觉得哪一样也好吃,哪一样也想吃点。无奈啊,老宋肚皮小,吃不了多少!大家有时间的话,不妨去吃顿素斋,没关系,适当随喜一点就可以,咱们不要浪费就行。在寺院里面吃斋,那简直就是一种享受。不过这个话题讲的有点早了,我们应当按顺序走,不过顺序已经打乱了,那老宋就讲哪儿算哪儿。

如果你进寺院、进佛堂,首先讲的是进,你不进怎么拜佛呢?这就要求我们该注意了,平时寺院里面,一般不开中门,都是开旁门。要在一些大日子的时候,中门才会开。所以我们选择旁门进,就可以。进的时候,注意你考门框的这个脚要先迈。比如说你是靠着右侧的门框,那你就先迈右脚。如果你靠的是左侧的门框,你就先迈左脚。一般按我们的习惯,进是靠右,所以先迈右脚,出我们依然靠右,先迈右脚。如果人多的时候,没有办法,你靠了左,就先迈左脚。说到了脚,大家自然联想到了鞋,我们去寺院尽量不要穿皮鞋,为什么呀?大家自然能想到,佛菩萨不舍一人,视众生都为自己的子女,其中的一个子女穿着另外的一个子女的皮,有悖慈悲之心呢!是不是啊?尽量选择革,假的人造革或者布鞋等等,但是不可穿拖鞋,注意哟!还是一定不能穿拖鞋,这个大家都能想得到——不恭敬。脚下我们注意了,身上的穿着自然大家也要明了一下。男士你别穿着短裤衩就进了,上面是个二股筋背心,这显然是不严肃不恭敬的。而我们的女士更要注意了,女子衣服的种类特别特别的多,而且社会上流行的风气是性感,质量越来越好了,穿的越来越少了。这种性感,你在家里面穿就行了,一定不要把这些着装带到寺院,穿到寺院,非常的不恭敬。你可能因为你的穿着,造莫大的业。“宁搅千江水,不动道人心”,无论你是有意还是无意,但是客观上你让这个修行人心不净了,心里面产生邪念,或者不净念了,你的业障就有了,将来可能堕恶道,严重的话可能无间,都有可能。了解了自己平时可能没有做什么坏事,我还经常去庙里面烧香拜佛,殊不知你烧香拜佛带来的客观后果更严重。所以说无论男子还是女子,去寺院尽量穿长裤长袖,以淡雅朴素为主。另外女子去寺院,尽量不要化妆,这都是很重要的。切记切记,进寺院不得抽烟,也不能醉酒后去寺院,即使你不醉酒,嘴里面有那个酒味,也不要进寺院。在进寺院之前那顿饭,尽量不要吃肉。如果有条件的话,沐浴更衣,以示恭敬。

夏日炎炎,进入寺庙,道观等场所有哪些注意事项?

进到寺院里面,我猜想大家,现在人喜欢拍照,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一定不要随便在佛殿前照相,将菩萨像照进来。另外,没有经过出家师父的同意,一定不要与人家去合影,或者偷偷地拍摄人家,这都是不礼貌的不恭敬的行为。进到寺院里面,我们是以参拜为主,怀着一颗敬仰的心,不要把它当成其他的旅游场所,大声谈话、喊叫、喧哗、跑跳,更不能随地吐痰。青年情侣不得在此处秀恩爱,这个很重要的。

寺院里面,我们肯定会拜佛,拜佛是很讲究的。作为一个普通居士,也许你学不到那么多,但是你要恭敬,你要认真,恭敬、认真足以。尽量是每尊佛前都拜一下,不要厚此薄彼。拜完佛以后,你要想撤离,也一定要注意,看看有没有人在拜,如果有人在拜,你一定不要从人家前方经过。这是对人的尊重,也是对您自己的尊重,不然也是折自己的福啊。我们有多大的德行,来受人家的礼拜啊?是不是?大家自己都能想得到。

进了寺院里面,遵循寺院的规矩,让你上香,我们可以点一支或者三支,不让上香,我们可以心香一炷,恭敬心是重点。有的居士可能想体验一下听经闻法的滋味,寺院是什么地方?是道场。什么道场?讲经说法之地。如果你要去听,注意了,在人家讲经的时候,你就要认真听,听懂听不懂是另外一回事。你这个姿态要有,恭敬心要在,你别打瞌睡,真成了催眠曲了。就像老宋讲故事一样,很多同修听着,咔咔就催眠了,那睡的叫一个香!没事,老宋不是什么高僧,不是大德,你可以随便。老宋的故事能让你催眠,老宋也很开心,最起码也是功德一件。但是你在寺院里面听经的时候,切不可这样。如果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尽量不要去打扰师父们的清修,尽量不要去与方丈沟通,他很忙。有很多同修以认识方丈为荣,能和方丈在一起喝茶论道为荣,这个都不错。你认识也好,能喝茶也好,都棒!但是没有必要次次去了都喝茶,次次去了都找方丈。除了接待以外,人家还要安排很重要的寺内事务,还要念经,还要修行,尽量不要因为自己的虚荣,而占用出家人的时间,特别特别特别注意。

夏日炎炎,进入寺庙,道观等场所有哪些注意事项?

今天的故事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祝大家暑期玩的开心,玩的愉快,同时祝大家修行精进,早证菩提,感恩感谢,阿弥陀佛。

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