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黑板!五月微信朋友圈十大谣言出炉:是谁的小眼睛还没看老师

敲黑板!五月微信朋友圈十大谣言出炉:是谁的小眼睛还没看老师

夏季虽然热,但也是一个让人美滋滋的季节,因为有小龙虾和啤酒作伴,但是当有人说“吃小龙虾身体会长虫”...你应该还是会继续吃吧,毕竟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对小龙虾的热情。

还有谣传大蒜可以检测地沟油、人造假鸡蛋流入市场、吃活蝌蚪可以治病等谣言...我们还是看看真想到底是什么吧。

1.吃小龙虾身体会长虫

谣言内容:近日网络流传一则从手臂夹出一条又一条的白色虫子的视频,视频中还配有:“常吃小龙虾的结果”文字。

真相:网传视频实际为国外一名年轻女子日前赴中南美洲进行生态工作,遭到马蝇叮咬手臂,蛆虫寄生皮肤内,医护人员从其手臂中夹出白色蛆虫事件,并非吃小龙虾导致。

此外,专家表示,小龙虾体内确有寄生虫,但只要烹饪方式得当,寄生虫可以被杀死,所以,煮熟的小龙虾可放心食用的。

不过要避免食用小龙虾头部,因头部含肝脏、胃、腮等器官,容易散发很多污染物,包括寄生虫。

另外,食用小龙虾需确保其完全熟透,并尽量选用活虾进行烹调食用,因为小龙虾死后很快腐烂,会分解产生组胺等有毒物质,滋生有害病菌。

2.大蒜可以检测地沟油

谣言内容:视频里一男子将食用油倒进两个不同的杯子里,然后将大蒜切成六薄片,每个杯子各放三片,浸泡10分钟后,其中一杯油里的大蒜发霉变色,视频男子称是因地沟油含有大量黄曲霉素,所以大蒜会发霉变色。

真相:网传“地沟油里含大量黄曲霉菌,将大蒜放地沟油里会发霉变色”的大蒜检测地沟油方法并不科学。大蒜能否验出黄曲霉素目前也尚无研究。

地沟油是指重复使用已经倒入地沟的油品。专家表示,因为种类、成分非常复杂,国家目前对地沟油的检测尚在研究中,暂无统一测试标准。

虽然某些地沟油可能含有大量的霉菌、细菌等成分,但在无法确定里面有哪些有毒物的前提下,像视频里这样的测试方法,通过从大蒜是否变色来检验地沟油是不可能的。比如,辣椒油也会使大蒜变色。

3、人造假鸡蛋流入市场

谣言内容:最近,一个“人造假鸡蛋”制作过程的小视频在朋友圈疯转。两个戴着袖套的人不断从盆中捞出白色胶状物质,塞入准备好的透明模具中,而一旁放置了不少已制作完成的“假鸡蛋”。

敲黑板!五月微信朋友圈十大谣言出炉:是谁的小眼睛还没看老师

真相:该视频实际是在制作一种供人恶搞的玩具鸡蛋,并非传言所说的“假鸡蛋冒充真鸡蛋流入市场”。

对比两者可以发现,网上售卖的这款“恶搞玩具”——沙皮胶鸡蛋,和网传视频中的“假鸡蛋”一模一样,连使用的标签都是相同的。

那么,是否会有人将仿真玩具鸡蛋冒充真鸡蛋来售卖呢?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首先,根据这款商品介绍来看,玩具鸡蛋的外部为塑料硬壳,内部由沙皮胶填充,这种物质有淡淡香味,且手感柔软,不会粘在手上。

如果真的流入市场,人们很明显可以分辨出这不是可食用的鸡蛋,更不会上当受骗。

4、“刘明炜”同学的高考准考证又丟了

谣言内容:捡到一张高考准考证,刘明炜,考点在一中,请朋友们转发,让刘明炜联系这个号码151****7258。一定帮他群发一下,这孩子一家肯定急死了。扩散,扩散,别耽误孩子高考!

真相:几乎每年的5月底6月初,都会有这样的信息冒出来。从以前的白娅倩同学,到杨雷雷同学,再到刘明炜同学。和往年有区别的是,今年高考尚未开始,准考证还未开始打印,“刘明炜”同学的准考证就“丟了”。

那么,每年都按时出现的这种丢准考证谣言,发布者到底抱着什么目的呢?

台州市公安局网络警察支队副支队长表示,这类消息的发布者一般都是利用市民的好奇心和同情心,发布诸如丢失准考证等谣言,留下收费电话,一旦市民按电话号码回拨过去,并且按电话提示音操作,则可能掉入欺诈陷阱。

5、吃活蝌蚪可以治病

谣言内容:一段孩子在家长授意下喝活蝌蚪的视频在朋友圈热传。视频中,白瓷碗里有七八条不停游动的蝌蚪,家长一边哄骗孩子是小鱼,一边一口一口把蝌蚪喂给孩子。据家长说,这可以“强身健体”。

真相:专家表示,蝌蚪体内有一种称作裂头蚴的寄生虫,活吃蝌蚪可能会导致裂头蚴等寄生虫感染,发生呕吐、抽搐、昏厥、癫痫等症状。而并非像视频所说的“强身健体”。

便捷的网络平台让信息传播非常之迅速,同时也成为一些谣言的高发地,所以我们在刷朋友圈的过程中,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危言耸听的消息。

我们看到这些骇人听闻的消息的时候,不要轻易相信轻易传播,如果是自己比较关心的,就多方求证一下,证实了再去告诉身边人,提醒他们注意。

敲黑板!五月微信朋友圈十大谣言出炉:是谁的小眼睛还没看老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