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公積金繳存額超1.8萬億 京滬個人房貸驟降一半

官方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住房公積金人均繳存額1.36萬元,同比增長7.53%。相當於繳存職工每月繳存1133元。不過,去年住房公積金貸款發放的筆數和額度均出現同比下降。

廣東繳存額全國第一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人民銀行近日聯合發佈《全國住房公積金2017年年度報告》(下稱《報告》)。

《報告》顯示,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面進一步擴大,繳存金額持續增加。2017年,住房公積金繳存額18726.74億元,比上年增長13.06%,住房公積金年度繳存額連續五年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速度。

截至2017年末,住房公積金繳存總額124845.12億元,繳存餘額51620.74億元,分別比上年末增長17.68%和13.13%。

過去五年,住房公積金年度繳存額為何能夠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速度?

除繳存職工人數持續增加的因素外(全國淨增實繳職工672.72萬人),職工繳存額度的不斷提高也是重要原因。2017年全國住房公積金人均繳存額1.36萬元,同比增長7.53%。

當然,這只是人均繳存額度。根據相關規定,住房公積金的繳存額度是按職工收入的固定比例來計算,在我國,由於不同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還較大,也會造成在住房公積金繳存問題上存在著不小的行業差距。

哪些行業職工是住房公積金繳存的主要群體?

《報告》顯示,住房公積金繳存主體呈多元化,繳存結構趨於均衡。全國住房公積金繳存職工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外商投 資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其他類型單位職工佔45.31%,比上年增加2.45個百分點,非公經濟繳存人員佔比已接近一半。

新開戶職工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外商投 資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其他類型單位的職工佔比達71.37%,比上年增加2.26個百分點,非公經濟繳存人已成為新增繳存的主力軍。

此外,因經濟發展程度不一,各省級區域之間的繳存情況也差別較大。一般而言,經濟越發達,繳存總額就會越大些。

這個三個省市也是全國僅有的住房公積金繳存總額超過萬億元地區。

住建部去年組織開發了全國住房公積金轉移接續平臺,全國各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可以統一在平臺上,為跨省就業的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異地轉移接續業務。對於超過1.3億的繳存職工而言,這一平臺上線後,轉移住房公積金可免去來回奔波,並減少了一些約束條件。

《報告》顯示,2017年7月,全國住房公積金轉移接續平臺建成並開通,實現“賬隨人走,錢隨賬走”。截至2017年末,各地通過轉移接續平臺共辦結住房公積金轉移接續業務19萬筆、54.1億元。

貸款額大幅下降

我國上世紀90年代開始推行住房公積金制度,其與中國房地產製度改革直接相關。

按照1999年國務院頒佈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住房公積金是職工的個人住房長期儲蓄資金,與養老、醫療等社保公共賬戶管理方式不同,個人和單位繳納的住房公積金悉數進入個人賬戶,屬於個人所有,專項用於住房,是每個人擁有的實實在在的“私房錢”。

《報告》顯示,住房公積金有力支持職工基本住房消費,切實減輕職工住房消費負擔。截至2017年末,累計發放個人住房貸款3082.57萬筆、75602.83億元,個人住房貸款餘額45049.78億元,個人住房貸款率87.27%。

《報告》顯示,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比同期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基準利率低1.65~2個百分點,2017年發放的住房公積金貸款可為貸款職工節約利息支出1944.70億元,平均每筆貸款可節約7.63萬元。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公積金貸款利率低,對部分購房者來說意義非常大。以北京為例,公積金貸款上限120萬,如果與商業貸款相比,同樣是首套房貸款,25年貸款期,月供差價達到了1442元,而貸款25年利息差高達43.28萬。

不過,住房公積金支持住房消費也存在一個較大問題,各地一般會限制住房公積金貸款的上限,而這個上限與當地房價相比一般都偏低。換言之,購房者需要籌集更多的首付款,增加了其購房難度。

“以北京為例,公積金貸款上限120萬,在房屋總價多在500萬以上的情況下,意味著能使用公積金的基本都是首付能力很強的購房者。”張大偉認為,偏低的貸款上限約束了住房公積金的作用,只能被首付能力高的人使用。

《報告》顯示,2017年,全國發放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254.76萬筆、9534.85億元。而2016年,全國發放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327.49萬筆、12701.71億元。

以此推算,2017年全國發放住房公積金個人貸款筆數同比下降22%,貸款總額相比2016年下降了25%左右。

一些地區下降更甚。北京地區2017年發放住房公積金個人貸款535.78億元,涉及住房57818套,同比分別減少50.1%、49.4%。上海2017年發放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9.28萬筆、586.28億元(含貼息貸款置換1.54萬筆103.5億元),同比分別下降49.29%、50.51%。

此外,部分房地產開發企業拒絕或變相拒絕購房人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也引發繳存職工不滿。

住建部等四部委去年年底曾下發通知,要求房地產開發企業要認真履行承諾,不得以提高住房銷售價格、減少價格折扣等方式限制、阻撓、拒絕購房人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不得要求或變相要求購房人簽署自願放棄住房公積金貸款權利的書面文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