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65個不及格、假冒產品曝光!買過這些肥料的農戶要小心了

近日,山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佈《山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關於化肥、農地膜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的通報》。通報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山西省質監局在全省範圍內組織開展了化肥、農地膜產品質量的專項監督抽查中抽檢出山西澳坤生物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等50家生產經銷企業生產的不及格產品和芮城縣生產資料公司陌南第四農資便民店等

15家涉嫌銷售假冒不及格產品

警惕!65個不及格、假冒產品曝光!買過這些肥料的農戶要小心了

本次共抽查了181家企業(其中生產企業63家,經銷企業118家)的280批次產品(不涉及出口產品)。包括化肥、農用地膜2種產品,合格215批次,不合格65批次。不合格產品主要為新型肥料,如: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有機肥料等,不合格項目主要集中在養分含量不足和重金屬超標。本次監督抽查中的不合格化肥產品中有15批次的產品涉嫌假冒。

其中化肥產品的質量監督抽查共涉及山西省156家企業(其中生產企業48家,經銷企業108家)的194批次產品。重點對產品的氮、磷、鉀、總養分/大量元素含量、中量元素含量、微量元素含量、氨基酸、腐植酸、重金屬、有效活菌數、有機質、pH等24個項目進行了檢驗。在這些抽檢項目中,有機質、縮二脲等9個項目全部合格,而大量元素含量、微量元素含量、腐殖酸含量、氨基酸等4個項目合格率均低於90%,特別是微量元素含量合格率只有65.6%。造成新型肥料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肥料中養分含量、微量元素含量及氨基酸含量不足,有的肥料甚至含量為0,完全不能滿足標準要求;二是重金屬等限量指標超標。

本次專項監督抽查中的不合格產品,主要涉及新型肥料生產銷售企業,這類生產企業大部分為小型企業,生產工藝簡單,設備簡陋,企業內部質量管控較為缺乏,產品質量意識不強,質量主體責任落實還很不到位,單純按配方進行原料復配,往往就會造成實物質量與預計結果發生較大偏差。特別是個別企業存在僥倖心理,知法犯法,少量添加或者不添加肥料中的某些有效成分,以達到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的目的,嚴重擾亂了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不合格的原因可歸類以下三點:

(1)質量控制不嚴造成肥料養分含量不合格。抽查發現的各類肥料養分含量不合格,主要出現在水溶肥料產品中,水溶肥料一般為各種原料復配加工,企業往往疏於對原材料的進貨檢驗把關,單純憑藉購貨檢驗報告計算生產配方,很容易造成化肥產品質量不合格。

(2)原材料使用錯誤導致重金屬含量超標。本次抽查共有5批次重金屬含量超標,分析認為,存在個別企業為降低成本使用工業廢料製造化肥的可能,雖然養分含量達標,但有害物質會嚴重超標。

(3)監管工作還存在一些漏洞。新型肥料大多不屬於工業產品生產許可發證產品範疇,屬於農業部門登記管理產品,部分家庭作坊式生產企業隱蔽性較強,監管難度加大,以致假冒偽劣產品仍有生存空間。

警惕!65個不及格、假冒產品曝光!買過這些肥料的農戶要小心了

山西省化肥產品質量監督抽查不合格產品及生產經銷企業名單

(點擊查看大圖↓)

警惕!65個不及格、假冒產品曝光!買過這些肥料的農戶要小心了

警惕!65個不及格、假冒產品曝光!買過這些肥料的農戶要小心了

警惕!65個不及格、假冒產品曝光!買過這些肥料的農戶要小心了

警惕!65個不及格、假冒產品曝光!買過這些肥料的農戶要小心了

山西省化肥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涉嫌假冒的不合格產品及企業名單

(點擊查看大圖↓)

警惕!65個不及格、假冒產品曝光!買過這些肥料的農戶要小心了

警惕!65個不及格、假冒產品曝光!買過這些肥料的農戶要小心了

農財網農化寶典

來源 | 綜合整理自山西省質監技術監督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