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汉室宗亲占据半数州郡,但却无一人拯救东汉

东汉天下十三个州,司州,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荆州,益州,交州;疆域辽阔,但是东汉末年农业生产出现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直接导致地方豪强势力的崛起。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汉室宗亲占据半数州郡,但却无一人拯救东汉

加上长期的外戚、宦官掌权,中央政府政治黑暗,十常侍横行朝野,对地方的控制越加衰弱,造成土地兼并问题日益恶化,而人民饱受此现象的苦果,加上天灾与瘟疫的双重打击,他们于是纷纷起来造反,发动大规模的叛乱,最著名者是黄巾之乱。

然而自西汉到东汉,经过数百年的不断繁衍,其中还有像中山靖王这样留下了一百二十多个后代的超级存在,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刘姓人口已成为一个相当庞大的存在,虽然多数默默无闻,但在更优质的资源培养下,也还是涌现出相当一批人才。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汉室宗亲占据半数州郡,但却无一人拯救东汉

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天下十三州,前后有五个州掌控在汉皇室宗亲手中,来看看这五人都是谁,掌控的都是哪个州:

刘岱——兖州刺史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汉室宗亲占据半数州郡,但却无一人拯救东汉

刘岱的伯父刘宠曾经担任过东汉的太尉,刘岱本人则在汉朝历任侍中、兖州刺史;公元190年,各地群雄起兵,打出讨董的旗号,当中就包括了兖州刺史刘岱;后来刘岱与东郡太守桥瑁不和,最终刘岱杀了桥瑁,改任王肱为东郡太守。后来青州黄巾军攻打兖州,刘岱兵败被杀。

刘虞——幽州牧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汉室宗亲占据半数州郡,但却无一人拯救东汉

刘虞是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汉室宗亲,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后。曾任幽州刺史、甘陵国相、宗正等职,在地方政绩卓著,颇有名望。188年,刘虞出任幽州牧。累加至大司马,封襄贲侯。

幽州本为穷州,需要青、冀两州补贴官务开支,但当时因战乱交通断绝,无法调度金钱。刘虞在幽州追求宽政,劝导百姓种田,从开放上谷的市场与外族交易及开采渔阳的盐铁矿取得收入,令百余万青州、徐州人流亡至此,安居乐业。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汉室宗亲占据半数州郡,但却无一人拯救东汉

刘虞虽为三公级的高官,但天性爱好节约,穿着破旧的衣服,一顿饭都不吃一道以上的荤菜。远近原本作风奢侈的豪族,都被他感化而改变风气。

公孙瓒奉命征讨乌桓时,受刘虞的节度。公孙瓒只注重自己的部队强大,放任部曲侵扰百姓,而刘虞注重仁政,很关爱百姓,于是与公孙瓒之间逐渐出现了矛盾。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汉室宗亲占据半数州郡,但却无一人拯救东汉

193年,刘虞自己纠合十万人进攻公孙瓒。临行前,从事程绪劝阻,被刘虞斩首。刘虞告诉士兵:“不要多伤人,只杀公孙瓒一个就行了。”刘虞手下从事公孙纪,因为同姓而被公孙瓒厚待,趁夜跑到公孙瓒处告发刘虞的计划。

当时,公孙瓒的部众都散布在外面,公孙瓒自觉不敌,本想逃走。结果刘虞的士兵不擅于作战,又爱惜百姓的房屋,下令不许焚烧城池,一时间竟攻不下来。后刘虞反被公孙瓒打败,逃亡过程中被公孙瓒所杀。

刘焉、刘璋——益州牧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汉室宗亲占据半数州郡,但却无一人拯救东汉

刘焉为西汉鲁恭王刘馀之后裔,汉章帝元和年间,刘馀一支徙封竟陵。刘焉年轻时在州郡任职,因为宗室身份而被授予郎中一职,后因师祝恬去世而离职。后历任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等官。

后因益州刺史郄俭在益州大肆聚敛,贪婪成风,加上当时天下大乱,刘焉欲取得一安身立命之所,割据一方。于是刘焉向朝廷求为益州牧,封阳城侯,前往益州整饬吏治。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汉室宗亲占据半数州郡,但却无一人拯救东汉

郄俭为黄巾军所杀,刘焉进入益州,派张鲁盘踞汉中,张鲁截断交通,斩杀汉使,从此益州与中央道路不通。刘焉进一步对内打击地方豪强,巩固自身势力,益州因而处于半独立的状态。

中原大乱之下,南阳、三辅一带有数万户流民进入益州,刘焉悉数收编,称为“东州兵”。这支军力虽然引起了不少民患,但是也成为刘璋继任后平定赵韪内乱的决定性力量。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汉室宗亲占据半数州郡,但却无一人拯救东汉

191年,刘焉更造作乘舆车具(天子所用的车架)千余辆,欲称帝。荆州牧刘表上言朝廷,称刘焉“有似子夏在西河疑圣人之论(意指其图谋不轨)”此后,刘焉称病,让朝廷将其子奉车都尉刘璋从京城派到益州,刘焉趁机将其留下。

194年,刘焉在朝中的长子、左中郎将刘范与次子、治书侍御史刘诞、征西将军马腾策划进攻长安,但密谋败露,逃往槐里。刘范不久被杀,刘诞亦被抓获处死。后来因为伤心死去的两个儿子,又担忧灾祸,不久便发背疮而死。

刘繇——扬州牧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汉室宗亲占据半数州郡,但却无一人拯救东汉

刘繇是东汉末年官员、汉室宗亲,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太尉刘宠之侄。最初被推举为孝廉,任郎中。授任下邑长,因拒郡守请托而弃官。后辟司空掾,除侍御史,因战乱而不到任,避居于淮浦。诏书任命其为扬州刺史。先后与袁术、孙策战,朝廷加其为扬州牧、振武将军,但最终还是败归丹徒。又击破反叛的笮融,不久后即病逝。

刘表——荆州牧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汉室宗亲占据半数州郡,但却无一人拯救东汉

刘表是东汉末年宗室、名士,汉末群雄之一,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刘表身长八尺余,姿貌温厚伟壮,少时知名于世,名列“八俊”。早年为大将军何进辟为掾,出任北军中候。后代王睿为荆州刺史,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为辅。

李傕等入长安,刘表遣使奉贡,被任命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假节,封成武侯。在荆州期间,刘表恩威并著,招诱有方,使得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又开经立学,爱民养士,从容自保。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内纳刘备,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称雄荆江,先杀孙坚,后又常抗曹操。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汉室宗亲占据半数州郡,但却无一人拯救东汉

但因为生性多疑,好于坐谈,立意自守,而无四方之志,后更宠溺后妻蔡氏,使妻族蔡瑁等得权。刘表病逝后,蔡瑁等人废长立幼,奉表次子刘琮为主;曹操南征,刘琮举州投降。

刘备——蜀汉昭烈帝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汉室宗亲占据半数州郡,但却无一人拯救东汉

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的祖父刘雄被举为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刘备的父亲刘弘早亡,少年刘备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非常艰苦。后拜卢植为师;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

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赤壁之战时,刘备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汉室宗亲占据半数州郡,但却无一人拯救东汉

《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

这五人其实都是当时一顶一的英雄豪杰,可惜刘虞的仁政如果是用在和平时期那是百姓之福,可当时已是乱世;再如刘繇,纯属时运不佳,而刘表和刘焉,都有裂土封疆的志向;最后至于刘备,从小就有不凡之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