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心智越成熟的人越少晒生活?

吉米19951028

經常發朋友圈的都是熱愛生活的人,其實大部分朋友圈都是發給一個人看的,也有的人是刷一下存在感而已。生活中失望的事情遠遠多於讓你興奮的事情,而發一些負面的朋友圈已經無法表達你的失望了,所以沒有什麼可發的。

這和成熟與否都沒關係,成熟的人可能出發點只是記錄生活,記錄心得。希望能讓身邊人同樣有所有益收穫,找到共鳴。達到的目的是讓讓所有的人都過得舒服。如果拿某些人的痛點去炫耀這樣肯定不好的!就比如自己覺得有收益的,不代表別人也是一樣。每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都不一樣。

我發朋友圈有兩個原因,有時是帶有目的性的想傳遞和表達一些東西或是為了某種目標做個鋪墊。有時候就純粹是記錄了,因為有時候靈感來了或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用來記錄一下罷了。 發與不發都是個人問題,職位越高的人越不愛發,不是因為有城府,有內涵,有思想等客觀原因,他們也想發,但是他們朋友圈的大部分的人都是競爭者或者跟利益掛鉤的人,所以他們發心靈雞湯的時候比較多,自我感慨比較少,不是不想發,而是不敢發,發不發朋友圈跟自己所處平臺有關。

我身邊就有自己不發,但每天卻總在關注別人朋友圈的,感覺像是在偷窺,這種人一般都是比較陰,城府比較深,並不一定多成熟,我覺的朋友圈就是分享自己生活和感想的,只要是正能量,積極問上的怎樣發都沒問題,畢竟曬的是自己的生活,你看不慣可以不看。


笑搞

要看曬什麼,心智成熟只是不會曬大多數人所理解的生活。你在曬今晚食堂多加的一個雞腿,可能他會曬今天多讀的一本好書。你在曬你娃娃的九連拍大頭照,他在曬瑞典的歐若拉極光。對於可分享的喜悅,你們有完全不同的定義和標準。

也有些心智成熟的人明白,別人的生活,99%與自己毫無關係。自己的生活,也與99%的人毫無關係。而對線上的虛榮的存在感,他們毫不在意。而對於潛在的風險,他們心存敬畏。

隔三差五的,我們就會看到一些因為社交網絡失言的人,因為過於愛表現自己的私生活惹禍上身。近的有崔順實女兒,遠的有郭美美,前兩天還有被官員宴請穿山甲而被曝光的考察團,這是本身就有問題的。那因為炫富惹人嫉妒和仇恨的,又是不勝枚舉。相比收益,這風險實在太不值得冒了。

陪家人,做事業,永遠是生命最本質的事情,沉迷社交圈而忽略真實生活的人,更多的是麻痺自己,沉醉在美圖秀秀下的生活裡自欺欺人。也有純愛分享,不圖反饋的,每天曬些花花草草,貓貓狗狗的,而不是為了“作秀”而曬,這樣的人即使動態較多,也不意味著心智不成熟。唯獨那些將各種雞零狗碎往朋友圈裡放的人,譁眾取寵,卻像個小丑引人偷笑。

如果你真的想用朋友圈去記錄自己的生活,那麼你最好學會分組和只自己可見。只有一些大家喜聞樂見,或者你有強烈的傳達需求的東西才建議展示給大家看。現在的信息已經夠冗雜了,我們都一起努力讓這個世界簡單點,不好嗎?


彈球小姐Lydia

認同題主,不全如此,但基本是這個情況。

看多了朋友圈,你就會發現有這麼幾類人:

1.從不發朋友圈。

2.很少發朋友圈。

3.頻繁發朋友圈。

其中,頻繁發朋友圈的人,又大體可分為兩類:

一類發工作內容;一類發生活內容。

細心觀察一下,不難發現:

第1、2類人生活中比較低調、沉穩;第3類中發生活內容的相對浮躁;發工作內容的,基本也屬於前兩類人的類型,只不過事業心、進取心更重一些,但這不代表前2類人事業心、進取心不重。而第3類人在生活中多數發展平平,也沒有太高的目標和追求,比較安於現狀;或者想改變現狀,但是思維水平、行動力並不強,整體實力偏弱,比較茫然。

還有一種從不發朋友圈的人,是性格比較小眾的人,心智不一定成熟,但是也比較低調。

頻繁曬圈的人,潛意識中是希望獲得別人關注、讚賞或豔羨的人。

因為曬的圖一般都是品質生活,各種高大上,或者自己取得的一些成績,各種PS加效果,很多未必是常態,但曬出來,就好像他處於這樣的生活氛圍裡,給他帶來極大的滿足感。這種人的生活其實是不夠美滿的,甚至是空虛的,所以時刻想要博關注,想要獲得別人認可。

還有一些在感情上失意的人,非常喜歡曬生活,其實是想獲得異性或心上人的關注,是在變相的推銷自己;或者是在強調自己的情感生活如意,其實並不盡然。

總之,這一類頻繁曬圈的人,在那些不曬的人眼中,很多都是看個熱鬧,甚至是笑話。因為你曬得越多,你的狀態、個人情況就洩露得越多。明眼人看得很清楚,當事人卻不明白。你自為以高大上,其實外表的缺陷、勉強為之的高姿態、難得享用的興趣,都一一暴露在別人的目光之下。這,有時顯得很滑稽。

不曬圈的人,生活不一定比曬的人差,也許好很多,但是他們有更多的事要忙。工作、家人、學習,健身,而且他們大多根本不在意別人的評價,認為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相對而言,他們的生活更充實,他們的心智也更成熟。

那些只曬工作的人,比如微商、公司職員或主管,其實是更有目標的人,看起來頻繁在曬,其實人生目標明確,那就是賺錢升職走上人生巔峰,他們的進取意識更強,生活態度更為現實,同樣不在乎別人的評價,可以說生存第一。

曾經有個問題“真文藝與偽文藝的區別”,其實在我看來,就是“曬與不曬”。

還有一類朋友,曬朋友圈從不P圖,曬得也不多,這類朋友活得隨性,自我,為數不多,也是內心強大之人。

其實,無論你曬不曬朋友圈,曬些什麼內容,你朋友圈子裡的人,都會對你建立一種早已有之的印象。畢竟你們曾經是朋友,算是彼此瞭解底細的人。

誰過得好不好,生活品質高不高,人生有沒有追求,事業有沒有發展,大家都清楚,再曬也是那麼回事,而且很多曬得頻繁的,直接會被人屏蔽。

所以,我想說,曬不曬都是一樣的,曬不如不曬或少曬。


南京男科醫生陳鴻

我認為是的,比較同意題目中的這種說法。因為最近很多人的朋友圈裡面的內容真的是太乏味了,大同小異,千篇一律。不是被一堆微商的廣告所充斥著,就是同事或者朋友之間的各種炫耀,自拍,有一點小成績就恨不得把朋友圈所有的人都通知到。



其實有時候發朋友圈也是自己不夠自信或者自卑的一種表現

舉個例子吧,大家有沒有發現,如果是一個普通人,稍有一點小成績就會發個朋友圈。比如今天參加了個大型會議啦。得了一個什麼樣的獎狀了啦,出國旅遊了等。對於這些事情她一定會發朋友圈的,為什麼呢?就是因為這些事情不是他平時經常會遇到或者經常做的,所以需要發個朋友圈稍稍顯擺一下。

但是假如他是一個職位比較高,或者說是個所謂的成功人士吧!他經常開會,天天出入各大高級酒店或者高級會議中心,出國出差也是家常便飯,我想他就不會天天往朋友圈發這些內容了,因為這對於他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了。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有時候發朋友圈也是一種自卑或者不自信的表現。因為我們是想通過朋友圈來讓別人看到自己現在的一些小成績。目的是想得到別人的認可,或者讓別人覺得自己混的還不錯。其實這恰恰是自己不夠自信和成熟的一種表現。因為如果你真的混的很不錯,你就不需要發朋友圈了。因為你已經不需要別人對你有任何的評價,也不需要別人對你的認可。

所以以後發朋友圈要適可而止,發的內容一定要是有價值,有意義的,這樣別人才會願意看你發的東西,也自然而然會關注到你。少發一些沒有意義,過分自戀和炫耀的東西,因為這是一把雙刃劍,弄不好有可能會讓別人對你產生厭煩哦。


北京任麗麗律師

以我身邊的人為參照,很少曬生活可能是因為心智成熟,也可能是因為太沒有主見格局被生活遺棄。

第一,心智成熟的人很少曬生活。這點我個人是認同的,作為一個80後,我遇到的領導或者朋友中有不少心智成熟的,他們做事有目標,分析事件邏輯清晰有條理,情商高會辦事。他們很少曬生活,不管是朋友圈還是QQ空間,甚至他們身邊的朋友都很少爆料關於他們的新鮮事兒。

他們就像我看過的一本書《遙遠的救世主》裡的主人公丁元英。丁元英柏林大學經濟學碩士,就職過很多國際知名企業。剛開始善於言談,表現自己,後來慢慢的沉默少言,但周圍的人對他的評價是“鬼才”。通過丁元英,我個人覺得那些心智成熟的人很少曬生活是有原因的。

1、這些人思維跟平常人不一樣,他們說鬼話,辦鬼事。簡單的說,就是他們做的事,其他人不理解或者琢磨不透,他們也沒必要跟沒有相同觀點思想層次的人分享。就像尼采說過的“更高級的哲人獨處著,這並不是因為他想孤獨,而是因為在他周圍找不到他的同類。”

2、這些人除了闡明事件或事物的道理外,更會扒拉銅板,扒拉靈魂。有些人聽了會受益匪淺,有些人覺得是危言聳聽,所以對引起事端的言談,他們漸漸的覺得沒有必要,所以也不再說什麼。

3、他們不曬生活,並不代表他們沒有自己的圈子。對那些心智成熟的人來說,他們在自己的圈子裡分享看法和觀點,同層次的人探討,發現更多角度,挖掘冰山下面的部分。而像我一樣的在這個圈子外的人,只看了他們很少曬生活的表面。

對於這些人,希望我們遇到了就好好珍惜,因為可能他們的某一句話會點亮你我,為未來看一扇窗,打通進入另一個世界的門。同時,自己也應該開闊眼界,努力跟上腳步。

第二,沒主見或格局的人被生活所拋棄。我覺得,這樣的人我們基本上都見過。

1、這類人分享的東西或發表的動態,沒有主見或者精神,看完後沒什麼營養,時間長了大家都不願意看到這樣,所幸就屏蔽他們。因為現在朋友太多,不可能每個人都照顧到。

對於這類人,希望能夠認識自己,多讀書、多探索、多認識更多的世界,也會慢慢的改變現狀,變得自信。

——以上內容來自和信機器貓


和信

心智是指人的心靈智慧,是思維能力的彙總,包括了觀察力、理解力、判斷力、決策力、記憶力、想象力、推力能力等等。一個心智成熟的人會根據自己所具備的綜合能力來執導自己的行為。


著名心理學家喬治·博瑞博士認為心智涵蓋了三項綜合能力且相互關聯。依次:獲得知識、應用知識、抽象推理。由於人們的心智成熟程度不同,所以一個人的相關的能力也有很大差異。心智成熟的人內心非常強大,自我情緒的管控非常到位,無論外界環境如何變遷,他們都依然擁有平靜的心境。

人們喜歡被人仰視,渴望被人認同,社交軟件上曬出自己生活中好的東西,把一些不好的事情深藏心底,認為自己這樣做無可厚非別人也不能妄加議論。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的人生態度,但是就心智成熟來說,這種行為並不可取,也許有人會反駁曬朋友圈、曬狀態,是為了分享留住美好的東西,但是試問一下自己,一個人在曬各種美好的時候是否希望他人能給予贊同和羨慕呢?

分享是讓他人能從中得到你所認為美好的物質,而曬美好卻是顯擺的另一個方式。

同樣的角度,為什麼一個人會把美好曬出來,卻將不好的事情不展露給其他人呢,其實是自己內心的虛榮,有慾望想要別人羨慕自己,從別人讚美的行為中自我滿足,總的來說有些人的曬更多的是虛偽的包裝自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軌跡,但是往往過於看重別人的眼光,會讓自己的生活蒙上一層虛偽的面紗,面紗之下的自己有苦難言。一個人如果內心承受的秘密或者不為人知的東西越多,那麼他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曬美好可以,但是去隱藏自己的不快與痛苦,就會讓自己的情緒越來越難掌控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趙小明丨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心夥伴

我看前面的答題,多對此題設定的“心智成熟”與“少發朋友圈”的正關係表示贊同,根據無非是對自己朋友圈的觀察。比如“我的上司”或“某成功人物”極少發朋友圈,即使發朋友圈,也只是發幾張圖片,配以少數幾個文字等等。

看了這樣的“分析”,我覺得我的心智好不成熟!因為我經常發朋友圈,而且每次轉發,都要配以或長或短的評論文字。

我真的心智不成熟嗎?我當然是不承認的啦😊!我是研究歷史的,經常寫新聞評論,如果心智不成熟,今日頭條的六萬多粉絲,豈不是上當啦?上當也不對啊,能“忽悠”這麼多人,心智簡直太熟了,都熟爛了!

上圖為我昨日發的朋友圈。這是生活類的,在我發的朋友圈內容裡,轉發我感興趣的文章居多,生活及日常類的較少,大致比例約為六比一。

許多人在微博上“曬”的習慣,簡直像中了邪、陷入痴迷狀態了;那些大V是怎麼來的,就是每天在微博上堅持發文發圖發動態發出來的!為啥沒人說他們心智不成熟?一個鹿晗宣佈女朋友,幾萬人轉發,到底是誰更不成熟些?鹿晗發了朋友圈沒有?呵呵,有趣!



這些人我多數都是瞭解的,有些還是很好的朋友,我瞭解他們的性格,也知道他們的“心智”和我在一條線上——雖然我較為頻繁的發朋友圈,他們卻很少發,甚至不發。哈哈!

這與他們的身份有關,而與其心智無關。



(這也是昨天我發的朋友圈,瞧瞧,我心智多不成熟!)

那為什麼我那麼“話嘮”?一是因為我有強烈的發聲慾望,也就是表達欲,喜歡抒發情感,這對我是真性情!(如上圖)我在悟空問答積極答題,也是一種抒發和表達的途徑。像我這種性格的人,喜歡為人所知(那些在微博上頻繁發文的人,何嘗不是如此?)所以曬成了積極分子。

而人人都有真性情,但為什麼有人不發,而我能發?則由於二:我不受發聲的身份限制。

我的身份是作家和學者,發聲比許多職業的人要自由得多,而且運筆如飛,發朋友圈較為自如,不自覺就“發多了”。我經常在轉發文章時,對一些社會現象、一些歷史問題,直率地發表意見,而少有顧忌(只是注意避免觸碰一些紅線),這是職業賦予我的自由條件。

試想,如果某人是一位領導幹部,或一名黨員,他們的言責就要重的多,對他們“曬”或“說話”形成制約。但私底下,我和這些朋友交往,談笑風生,還是很“有味”的,他們話實際上一點都不少。只是不敢對“你”說。


皇帝不稱朕

[QQ、朋友圈裡那些人]

呻吟黨:看了TA的朋友圈就知道啥叫負能量爆棚。

旅行黨:別人在加班,她在拉格廣場。

自拍自戀黨:TA的朋友圈就是一個自拍相冊。

拍飯黨:逢吃必拍,見飯就照。

微商黨:這個就不多說,大家都懂的。

秀恩愛黨:有想過單身狗的感受嗎……

曬娃黨:朋友圈裡全是娃的照片。

那麼最不能讓你忍受的是朋友圈裡的哪種人呢?據說女生最不能忍受整天P圖自拍的自戀的女生;單身狗最不能忍受秀恩愛的;做微商的最不能忍同樣做微商的;工作狂忙的最不能忍整天曬玩的曬吃的;沒孩子的最不能忍受曬娃的。

眼下通訊如此發達,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並沒有變得更近。

在那個沒有網絡的年代,倉央嘉措有過這樣的一句詩:“一個人需要隱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過一生”。有了朋友圈年代,這句詩變成了:“一個人需要發多少次朋友圈,才能巧妙地度過一生”。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時代氣息。

朋友圈也許離朋友越來越遠了,現在的朋友圈就像是個叢林,這裡有親人、朋友、客戶、代購、同學、炮友、前任、陌生人,它比社會更具真實感,更離奇的是身臨其中,你會有一種置身舞臺的感覺。

而當你發朋友圈時:會有一種無形的壓力,聽說這種壓力不亞於在新聞聯播上接受採訪,總覺得全世界都盯著自己,生怕有什麼紕漏,如不顧全大局,形象便會玉石俱焚。什麼時候我們變得如此戰戰兢兢?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像微商、代購、自拍自戀黨、旅行黨、曬娃黨、拍飯黨那樣收發自如?但是其實他們也說不定壓力山大呢?或者說他們也許是出於心理上某方面能得到慰藉呢?當然也有一種人不計下限,把朋友圈當垃圾桶,來釋放情緒汙染,來負能量,他們也坦蕩的很。

看看自己是否已經進入了什麼樣的模式……………………?


侃侃驛站

這個問題,我不能百分之一百地肯定,但至少在我的認知中是百分之九十九。因為我的朋友圈裡很少看到我的上司、老師、朋友中的成功人士、同學中混得特別好的人曬生活,偶爾有那麼一張兩張,也很少有文字說明,僅僅只是個風景圖片而已。

個人認為天天發朋友圈轟炸式刷屏的人有三種:

1)想炫耀一下,證明自己活得很好,很高大上的人

2)做微商或直銷保險之類的人,想通過朋友圈引起人們注意,從而發現客戶的人

3)內心空虛寂寞冷,想引起人關注,尋求傾訴對象的人

如果不是這三種,我實在想不出來成天曬生活有什麼意義。平時時間安排非常緊湊,工作井井有條,人生目標非常明確的人,根本沒有時間曬生活,也沒有必要曬啊!

一個心智成熟的人,他的生活幸福不幸福,他心中有數,也知道如何把生活經營得有聲有色,完全不必要在人前顯擺,也不需要向人證明什麼,一切都在他掌控之中。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心智成熟的人,一定是內心強大的人,即使他經常曬生活的照片,你都感覺和別人不一樣!

人之所以比動物高貴,首先是因為人具有理性思考的能力,其次就是人擁有自由意志。也就是說,對於外界發生的種種事情,我們始終有權選擇自己的態度、看法和反應。如果是巴甫洛夫實驗室裡的那條狗,一看見肉骨頭,唯一的反應只能是流哈喇子,可作為一個人,我們可以擺脫外在環境的支配,超越條件反射的動物本能,自由決定我們的反應和行為。

作為一個人,面對別人指責或謾罵的時候,你可以選擇從容面對、理智化解,而不是暴跳如雷或大打出手,在朋友圈裡各種發牢騷;作為一個人,當你開車要去接女朋友卻被堵得不可動彈的時候,你可以選擇放鬆、深呼吸,給女朋友打一個電話,而不是在朋友圈抱怨、詛咒和拼命按喇叭;作為一個人,當股市熊途漫漫、市值嚴重縮水的時候,你也可以選擇翻開巴菲特的書把“長期持有、價值投資”這八個字當成解脫痛苦的心靈咒語,每天念上一千遍,然後靜靜等待牛市的到來,而不是選擇割腕自殺。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們活在這世上,既控制不了別人的嘴,也控制不了紅綠燈,更控制不了股市漲跌,但是無論何時,我們都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所以,“不動心”絕不是儒家聖賢的思想專利,而是我們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修煉的人生功課。

所以心智成熟的人,你很少在社交圈裡看到他情緒化的東西!

東華禪寺方丈萬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去踐行佛法、用生命去體證生命本質的智者。

從童真入道、閉關證道,到建寺安僧、講經說法,六度萬行,歷經了三十餘年,找到了一條能讓人類證悟本源的解脫之道。

本著普度眾生的使命,將一生心血《東華禪》無私付予芸芸眾生,殷切期望天下蒼生通過學修《東華禪》融通人生四大關係:我與家庭的關係,我與社會的關係,我與國家的關係,我與自然的關係,從而獲得幸福圓滿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