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大通用 凱迪拉克車型頻繁停產是魔咒還是必然?

隨著ATS在內多款車型的停產、總裁約翰·德·尼琛的離職,凱迪拉克的“獨立運動”似乎已經放慢了步伐。

重回大通用 凱迪拉克車型頻繁停產是魔咒還是必然?

凱迪拉克

近來,北美車企間瀰漫著離別的氣氛。

繼福特宣佈停產轎車之後,5月9日,凱迪拉克發言人Donny Nordlicht對外發布郵件,稱由於工廠要為下一代凱迪拉克新轎車作準備,需要更新設施和進行擴容,現款ATS的生產將步入尾聲。

從去年消息傳出,到如今的實錘停產。一切略微突然的背後,輿論卻並沒有認識到該車的停產背後隱藏著諸多的無奈。

如果將ATS停產展開做更多的聯想,就發現這與凱迪拉克上一任總裁約翰·德·尼琛離任息息相關。

重回大通用 凱迪拉克車型頻繁停產是魔咒還是必然?

原通用汽車副總裁、凱迪拉克全球總裁 約翰·德·尼琛

時間回溯到2014年,以強勢著稱的約翰·德·尼琛帶著英菲尼迪的光輝履歷加盟通用汽車,擔任執行副總裁與凱迪拉克全球總裁。此後的4年中,約翰·德·尼琛帶領凱迪拉克開始了全球範圍內的攻城略地。

在約翰·德·尼琛執掌凱迪拉克期間,凱迪拉克銷量持續攀升。2017年凱迪拉克全球銷量達到35.6萬輛,比2016年增長16%。這幾乎接近1978年凱迪拉克36萬輛的歷史最佳銷售記錄。

與1978年不同,當時凱迪拉克銷量之中的97%,來自於美國本土市場。而2017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該品牌的最大市場,其銷量增長了51%,達到17.5萬輛,其他國際市場則增長了10%。在美國市場,去年凱迪拉克的銷量下降了8%,至15.6萬輛。

拓展了全球市場,帶領凱迪拉克被全球消費者所認可,這被認為是約翰·德·尼琛的最大業績,卻也並未能夠讓其繼續留任凱迪拉克總裁。

4月18日,通用汽車宣佈史蒂夫·卡萊爾先生接替約翰·德·尼琛先生,正式出任通用汽車高級副總裁兼凱迪拉克總裁,直接向丹·阿曼述職,而約翰·德·尼琛將離職通用汽車。但此時,約翰·德·尼琛時代的產品有很重要的部分才剛剛開始。2018年紐約車展,凱迪拉克推出了2019年凱迪拉克XT4,這款緊湊型跨界SUV是在約翰·德·尼琛執掌凱迪拉克後,歷時四年之後首款完全開發的新車。

儘管沒有過多的消息明確約翰·德·尼琛離職原因,但凱迪拉克和通用之間的矛盾已經逐漸公開化,核心在於凱迪拉克的獨立發展與一個通用集約化體系之間的衝突。

凱迪拉克的“獨立運動”始於2009年。當年,凱迪拉克在通用破產之際選擇了刻意強調了自己的品牌獨立性。在隨後的發展進程中,通用也意識到凱迪拉克獨立的必要性,但,具有決定性意義的轉折還是來自約翰·德·尼琛加盟之後。

2014年9月,在約翰·德·尼琛加盟兩個月後,通用公佈了全球2014至2018年中期戰略規劃。凱迪拉克第一次作為獨立的業務單元運營,並將全球總部遷往紐約。值得注意的一點,總部遷移只涉及到營銷和銷售,不會影響產品的研發和設計,研發部門仍將留在底特律地區。此後不久,隨著新旗艦車型CT6的亮相,凱迪拉克新的命名規則也同步示人。

2014年11月,約翰·德·尼琛將凱迪拉克的獨立運動推向了高潮,他宣佈到2017年,凱迪拉克將獨立公佈財務報告,並將在2020年實現銷量翻番。獨立財務報告,這被輿論解讀為,凱迪拉克獨立最為明確的信號之一。

但在最開始支持凱迪拉克獨立的通用,此時態度卻發生了轉變。從金融危機中喘息之後的通用,在汽車產業大背景下,收縮業務體系,押注未來變成了通用新的選擇。

在歐洲市場,因為歐寶品牌持續虧損且前景堪憂,2017年通用汽車決定向PSA出售歐寶,退出了經營長達90年的歐洲市場。在出售歐寶的同時,在印度市場、南非市場、澳洲、韓國……通用將自己的業務佈局不斷收縮。

與此相對應的是,通用正在不斷加碼未來出行業務與加強規模化優勢。通用CEO瑪麗·博拉女士曾公開表示:“科技的迅猛發展與消費需求的快速升級為交通行業帶來多年未見的轉折契機。通用必須從中看到機會並將抓住機遇、投身其中。”

在培養集團化體系裡方面,通用曾宣佈通過集團化統一採購、平臺化節約生產,從採購、生產和行政環節中節省開支約55億美元,這個數字超過了用於品牌發展和技術開發的新增投資額。除此之外,在凱迪拉克品牌上,通用正不斷的實踐無人駕駛、電氣化的最新成果。

調整、轉型、夯實主營業務、增強盈利能力、加速推進未來出行業務是通用最近一段時間的業務關鍵詞。顯然,這與凱迪拉克的獨立運營之間產生了根本理念上的矛盾,也為ATS的停產埋下了伏筆。

作為ATS的中國版——ATS-L,目前上汽通用並未對其停產與否做出回應。市場上在售的ATS-L車型原版基於2012年的Alpha平臺打造,未來該車競爭力還有待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