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听说过假的汽车?

为什么没听说过假的汽车?

为什么没听说过假的汽车?

很简单,先说说“假货”的特征:

· 假LV,高仿LV,至少外观像;

· 假中华,高仿中华,至少包装像;

· 假iPhone,高仿iPhone,至少壳子像。

简单来说,要达到“假”的程度:

1、尽可能的对真品进行模仿,达到真品的质感,少露破绽。

2、该产品不存在难以逾越的资金、技术壁垒

3、产生前提是有超出正常的利润。

至于为什么没有假车?

为什么没听说过假的汽车?

首先 国家管控严格,中国法律法规的问题没拿到生产许可的厂商生产的车是没法上牌的。

打个比方:

假如你家的勺子,每个勺子都自带唯一编码,每个勺子出售以前都由国家公告,备案它的长短大小生产商。

出售的时候,公安机关还要审核,用勺子的时候还得拿着《勺子使用许可证》。

用勺子喝汤时候,得右手拿勺子,左手举着《喝汤能力等级证书》,证明自己有能力拿着勺子喝汤。

这勺子还得年审,小勺子两年去公安局审核一次,大勺子一年去一次。

而且,生产勺子的厂家还得有资格证。

你会买假勺子么?有人会造假勺子么?

其次,车是工具,凡是工具,以大多数人所能负担得起的范围,造假得动力和实用性实在是太小。一辆汽车的零部件太多,对设计安装的要求太高,而且就算做出来,与原车的体验差别太大,并且很难进入正常的流动环节,因此很难出现足够吸引造假者的兴趣。

汽车这一行,到了丰田往上,才有造假的动力和可行性。

光就“放在那像”的外观和内饰,都不说工艺水品了,就你从开模到最后批量生产所花费的资金,以及人力成本,就不是一个“小作坊”可以承受的了,所有汽车的生产都是零配件生产好了到主机厂组装,这个工序和工程是很大的。这种技术门槛就提高了做假车的难度。

“静态像”都有这么高的门槛,就更不要说你如何保证“动起来像”了。

更关键的是:汽车业是一个需要完整产业链,需要高额资金投入的行业,而小作坊们制售“假货”所需承担的资金成本和违法成本,远远高于其收益。

其实换一个角度,有做假车的技术基本都可以玩改装了,所以你看看奔驰的AMG和巴博斯,都是改装出名的。

为什么没听说过假的汽车?

不过,百密一疏:

大陆目前有个捷径——对于“汽车外观专利”的保护力度还不是很强。

如果你做出来的东西,本身就是“一眼看上去就知道不是”,那何必要打着别人的品牌来犯法呢?抄外观抄内饰挂自己品牌卖就是了啊——毕竟这暂时不犯法嘛。

大多数人买车首先担心安全和费油还有能不能偶尔加载4+人,能不能方便停车这些真正“工具”才有的实用性,哪有忍受改装所带来的人工费用物料费用和改装套件所带来的费油和体积变大等等空间?

地球上绝大多数城市的绝大多数马路上跑的最多的大多数都是2w刀内的,这些车的车主虽然要面子但是更爱钱和命,本就很便宜的车改改实在是得不偿失。

所以说:

在汽车行业,那些用“攒部件”来造高仿产品的企业,完全放弃了假货们对“完全一致”“以假乱真”的追求。通通变成了——“老子明确告诉你我不是XX品牌”的“山寨品牌”。比如说“大众太太”

所以世面上没有假车,只有山寨,没有经济价值。

你十秒钟内能分出来哪个是路虎吗?

我反正是不能...好不容易找到两张图,现在也不知道哪个是路虎极光了....

为什么没听说过假的汽车?

为什么没听说过假的汽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