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女孩豪车豪宅靠炫富走红,她凭什么如此嚣张?

9岁女孩豪车豪宅靠炫富走红,她凭什么如此嚣张?

炫富可以,但请别丢了教养。

1

美国9岁女孩靠炫富走红网络

手拿钞票坐豪车diss他人是穷鬼

近日,一段“美国9岁女孩炫富”走红网络,这是怎么回事呢?

视频中,一名9岁的姑娘拿着一把钞票一边自拍,一边不断的飙脏话,口无遮拦,让人看来很不舒服。而炫富的手段毫无疑问的让这个姑娘变成了网红,她靠着不断的炫富,不断的晒自己的豪宅、豪车,大把钞票吸引了140多万的关注者,视频点击量高达百万次,她自称是“本世纪最年轻的炫富者”。

9岁女孩豪车豪宅靠炫富走红,她凭什么如此嚣张?

在她日常发布的视频中,兰博基尼、古驰、LV等名牌随处可见,买了兰博基尼就大喊“你们这些人根本付不起”,“你们是穷鬼和嫉妒我”,“你们一辈子都赚不到这么多钱”,据姑娘在视频中自称自己在6岁的时候破产了,但是通过自己起早贪黑的搬砖之后,又重新变成了富豪。虽然是炫富,但如此炫富的方式确实令人有些反感。

这些视频发布之后,很多网友都在视频中评论称孩子的父母都去了哪儿,难道不都该管管自己的女儿吗?还有网友猜测,这些视频的幕后推手可能就是自己的父母,这样的家教也真的太可怕了。这些视频在阿金看来确实很哗众取宠了,不像是在炫富,更像是一场赤裸裸的营销案。

2

炫富本没有错,因为你有资本

但不代表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

这是一个遍地是富豪的时代,你常常会发现,除了你自己或是某些纪录片里的山区儿童,周围的人,大都挺有钱的。

9岁女孩豪车豪宅靠炫富走红,她凭什么如此嚣张?

市区的各大商场里,大多是花钱不眨眼的群众,大家平时不都说购买力差顶多网购省钱又省力吗?为什么商场里越贵的东西卖的越火,奢侈品柜台永远不缺人?你们怎么都买得起那么贵而没用的东西?这该怎么解释?

9岁女孩豪车豪宅靠炫富走红,她凭什么如此嚣张?

CBD的写字楼里,人人都是中产精英,相当舍得摆谱,不都说苦逼打工族每个月工资都入不敷出吗?为什么个个都是打车到楼下,一水的驴牌香奈儿,星巴克不离手,下午茶天天有?这又该怎么解释?

9岁女孩豪车豪宅靠炫富走红,她凭什么如此嚣张?

想来想去,唯一的解释就是,不是我们真有多穷,也不是别人真有多富,心有多大胆,钱就多有用。不怕你丑,就怕你不打扮,不怕你low,就怕你不自high,不怕你穷,就怕你不炫富。

或许你说这只是一部分人的基本情况。但比你穷的人都已经懂得怎样包装自己了,而你还沉迷于佛系吗?他们也并非是想通过炫富达到什么目的,只是这似乎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天天吃牛油果的姑娘,你让她吃黄瓜西红柿她肯定觉得太屌丝了,虽然你不能说吃黄瓜的都是穷姑娘,但也绝不会相信吃牛油果的就都是白富美。

大家都懂,真正有钱的人不炫富,一年坐十几次头等舱从来不发朋友圈;大家也懂,真正穷的人也不炫富,连超A都买不起忙着丧还来不急,能用来炫的只有命了。

于是,敢于并乐于炫富的,其实普遍都是卡在小日子还不错,有点小钱但也没到能全方位任性起来的程度,他们难道不就是这个时代的中流砥柱吗?

所以,其实这些人炫的不是富,是美感,是气场,是一种生活态度!但凡事都有个度,适可而止。

看过那么多的炫富者,你羡不羡慕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能炫富的人,最起码你得有炫富的资本。

人们常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尤其是在现在这个社会上,有钱仿佛变成了一切。但如果这样的价值观放在了一个9岁小姑娘的身上,又意味着什么?

9岁女孩豪车豪宅靠炫富走红,她凭什么如此嚣张?

小小的年纪就认为钱就是万能的,认为自己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口无遮拦,毫无礼貌和教养,真的很好奇姑娘长大成熟之后,该如何面对现在炫富视频中的自己。

总之,在阿金看来,这种炫富和爆粗口,其实都是源自于无知和扭曲的价值观。

炫富可以,但请别丢了教养。

3

金钱不等于财富

有钱不等于就拥有了财富

俗话说,有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所以,每个人都在拼命挣钱,有人把它当成人生的唯一目标,甚至有人把它当成唯一财富。那你就错了,因为钱并不等于财富。

据澳大利亚的一项调查显示,人们心目中的财富排名依次是健康、教育、家庭、金钱。可见,位于财富中心地位的是“人”,因为人是创造和使用财富的主体。如果说得到财富的终点是诱人的,那么,创造、追求财富的过程则是弥足宝贵的、是更大的财富。无论结果如何,追求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无论过程是如何艰辛甚至痛苦,但它将成为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用什么方法赚钱,则反映了一个人的聪明程度;赚到钱以后做了什么,却印证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品。

小女孩9岁就能拥有很多普通人可能要花上一辈子才能达到的目标——豪车豪宅,或许是令人羡慕的、嫉妒的,但这种拥有并不一定像我们所想象的那般幸福。

这样的家底,一般有两种可能性。要么父母很有钱,要么自己确实很会赚钱(按照小女孩目前的年龄阶段和财富水平来看,这个可能性很小),但无论是哪种原因都不能代表小女孩就真正拥有了这些财富。

毕竟,财富传承比传承财产来得重要。如果不是靠自己真本事赚来的钱,你凭什么如此嚣张?!如果你连最基本的教养都丢了,又何谈财富?!

追过《那年花开月正圆》这部剧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主人公周莹本是江湖女子出身,习惯了各种小骗术,自从嫁给吴聘,吴聘就一点点言传身教的告诉她不要骗人,在支撑起吴家生意之后,周莹更是秉承着吴家“诚信”二字的生意经以及聪明的头脑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9岁女孩豪车豪宅靠炫富走红,她凭什么如此嚣张?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吴家的家风、没有多年来积累的“诚信”生意经,如果没有遵守自己的底线,周莹仅靠着聪明的头脑和之前跑江湖的雕虫小技(骗术)能够取得最后的成就吗?并不见得。

而金钱并不等于财富,有钱不等于就拥有了财富。

用对地方的那一部分钱财确实是财富,我们终会应此而受益;但没用对地方的钱财,或许会成为你的一场甚至一生的灾难,暴露人性的弱点,好似一个放大器,在放大你优点的同时,也会放大你的每一个缺点。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梦想,我们的梦想可以是拥有别人无可替代的财富,不一定是物质上的,可以是精神上的;我们的梦想更应该是拥有一个幸福而完整的、光辉灿烂的人生,而不是一堆无用的钱。

不要到最后我们穷的只剩下钱了,更不要因为有钱就为所欲为,丢掉最起码的教养和品德。

守住自己的底线,才能保住别人对你的尊重;守住自己的底线,才能拥有真正的财富和幸福;守住自己的底线,坚持自己的原则,才能足够过好自己的一生。

4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财富

最起码应该做好这3件事

小时候,或许你也听过“手端银碗讨饭吃”的这个故事:有三位父亲经常到庙里为儿子祈福,天长日久感动了菩萨。有一天他们同时被菩萨请去,允许他们从众多的宝物中每人挑一样,回去送给儿子。

第一位父亲挑了一只镶嵌着宝石的银碗,第二位父亲挑了一辆包满黄金的马车,第三位父亲挑了一付铁铸的弓箭。

得了银碗的儿子每天热衷于吃喝,得了金马车的儿子喜欢在街市上招摇,得了弓箭的儿子整天在山间狩猎。

多年后,三位父亲去世,爱吃喝的儿子坐吃山空,把碗上的宝石抠下来变卖,最后不得不手端银碗讨饭吃;爱招摇的儿子每天从金马车上剥点金子,换回粮食辛苦度日;会打猎的儿子练就了一身狩猎好功夫,经常扛着猎物回来,一家人有吃有穿。

这个民间故事有着深刻寓意:作为父母,如果我们留给孩子的只是一些消耗性的财富,是不可靠的;只有给孩子留下一些生产性的财富,才是真正对他们负责,才是给孩子最有用的财富。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才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并能保障他们幸福一生的礼物呢?

第一件礼物是——阅读。

阅读可以塑造孩子的智力、品质。或许每个父母对孩子的具体期望会有所不同,但我相信共同的地方是很多的。比如说孩子一生的健康、幸福,而往往在通往这种大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教育”能实现的就是,第一给孩子良好的智力,第二给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

黄磊的女儿多多你或许不陌生。很多人都是2014年《爸爸去哪儿第二季》被多多圈粉的。

如果说当年的她,是一株在父母呵护下茁壮成长的树苗,那么现在的多多,便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有着明媚笑容的她,像一颗小星星闪耀着她的光,愈发优秀了。

都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而这发光的背后与她的父母对她的教育分不开。

多爸黄磊在家中,常陪孩子一起读书。受老爸影响,多多成为了个爱读书的学霸,日积月累的阅读让她的文化资本积累得满满的。

9岁女孩豪车豪宅靠炫富走红,她凭什么如此嚣张?

2014年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多多便和爸爸联手出了一本翻译作品《圣诞老爸的来信》,之后多多更是自己独立翻译了托尔金先生的《幸福先生》。

9岁女孩豪车豪宅靠炫富走红,她凭什么如此嚣张?

三年级为了与朋友们编排剧目《灰姑娘》,开始学着用英文进行剧本创作;还有了自己创作、翻译、配图的英文诗。

9岁女孩豪车豪宅靠炫富走红,她凭什么如此嚣张?

多多口语也是非常溜,还曾化身小导游,带领《小王子》的导演马克·奥斯本同游故宫,用英语讲历史信手拈来。

如今多多多才多艺,逐渐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舞台。有人说,这少不了父母给她提供的优质资源。

美国的安妮特·拉鲁教授花了20年时间,曾做过一项“寒门为何难出贵子”的研究。对88名不同种族不同背景的孩子,从三四年级开始,一直到他们三十岁,每隔10年,就对他们进行调查访谈。

研究表明,寒门子弟缺乏的不仅是“经济资本”,还有“文化资本”。

由此可见,阅读对一个孩子何等重要。阅读不但可以塑造一个孩子的智力,还可以塑造孩子的品质。任何一部书,只要是一本好书,往往都充满真善美的情怀,其核心价值观也是正面的。这些东西会对孩子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从阅读中经历了丰富的生活,倾听了众多的智慧,分享了无数思考成果的孩子,其思想会更成熟,人生境界会更美好。

第二件礼物是——自由。

自由,顾名思义,就是给孩子选择权、尝试权与犯错误权。

每当我们谈到给儿童自由的时候,总会遭遇质疑。质疑者一般都把自由理解为“放任自流”或“无法无天”。它显示了我们对自由的理解尚处于一个幼稚的阶段。

但其实,父母累积的财富给了孩子跻身精英阶层、接收优质教育的机会,但除此之外也少不了父母身体力行的教育。

给孩子自由,不是对孩子放任不管,而是意味着你需要给孩子“三权”:选择权、尝试权、犯错误权。

很多家庭爸妈对孩子的教育都是各种“宠”,却不知给孩子最好的“爱”并不是宠溺,而是适当地选择放手。

黄磊曾给女儿写了一封信《选择一种喜欢的方式活下去》,希望女儿做喜欢的事、与喜欢的人相处、以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9岁女孩豪车豪宅靠炫富走红,她凭什么如此嚣张?

他会给予多多十足的尊重,相信并支持她的每一个决定。他说,“她愿意去哪儿,我都支持。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志向,我不会去说你一定要去哪儿,或者一定不能去哪儿。”

像多多学琴,学做饭等都是多妈陪伴的。多多在面临妈妈要求自己练习钢琴的时候,也会偶尔偷懒,但孙莉总是会在关键时刻指正她,让她在勤加练习中形成习惯,也逐步培养起做事的恒心与毅力;而她因此取得的成就,会成为鼓励她继续前进的动力。

9岁女孩豪车豪宅靠炫富走红,她凭什么如此嚣张?

黄磊夫妇的「放手」,并非对孩子的事不管不问,而是有智慧、有意识地引导孩子逐步独立;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自己承担决定的后果,在相对比较安全的范围之内,使其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锻炼。

自由和尊重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全社会都在谈“尊重孩子”,却在“自由”的观念上出现盲区,尊重也就变成了空话。哲学家弗洛姆说:“如果没有尊重,爱就很容易堕落为统治和占有。”一个被管制太多的孩子,他失去了探索和认识世界的机会,也就失去了自我认识和调整的信心。

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自由的同义词不是放纵,而是选择权和判断力。像多多一样,那些真正幸福快乐的孩子,是那些真正获得了自由的孩子,他们更清楚行为的界限在什么地方。而一个无法无天的孩子,其行为只是放纵,而非自由。放纵是压抑的后果,是选择功能的失效。这样的孩子内心软弱无力,因为他丧失了对自己的掌控力。

第三件礼物是——身教。

往往家长的行为比语言更有说服力。

要如何改掉一个孩子的坏脾气、坏习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这三种方法是当下许多家长和教师最热衷运用的。古人说得多好,“言传不如身教”,这六个字无人不晓,但有多少人会以此为镜,真正践行身教?

活在虚荣中的家长不可能教给孩子踏实,刻薄的教师也不可能教会孩子宽容。为孩子做出表率,不仅是你在外人面前是什么样子,更重要的是你和孩子相处时是什么面貌,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教材,你教给孩子的,全写在这里面了。

孩子的成长并非只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还要给孩子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

黄磊曾经在写给女儿的信中真情流露,他写到:“我必须悲观但却冷静诚实地说:我们只此一生。所以这些最平凡的情感对于我们是最珍贵的幸福,但愿将来的你们也能如此过活:用心守护你们的爱侣和孩子,还有彼此。”

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爸爸妈妈爱孩子,然后孩子学会了如何去爱。一家人其乐融融,彼此陪伴,让孩子真实地感受到爱,在爱中变得阳光向上,潜移默化给孩子爱的能力。

正是这样的言传身教,让时刻沐浴在爱的养分中的多多,更懂得如何去爱别人。

养娃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耳熟能详。作为父母,都想给孩子最好的。但究竟什么是最好的,往往很多人身处其中时却终始相悖。

父母可能无法确定给下一代留下多少财富,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给孩子好的教育,他们将终身受用。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以身作则,为孩子的成长树立起坚实的榜样和力量的源泉;让孩子真实地感受到爱,在爱中变得阳光向上;给她足够的安全感,支持孩子的决定,有智慧、有意识地引导孩子逐步独立……让孩子拥有获“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能力,这可能是父母给孩子一辈子最好的财富了吧。

- 今日互动 -

# 你怎么看待炫富这件事儿? #

快来留言区跟阿金说说吧

不见不散,等你来撩~

- END -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