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解“禅是一种功能”(释延理)

浅解“禅是一种功能”(释延理)

前言——

“禅,是一种功能。”

丁酉年冬,嵩山少林寺禅七圆满解七。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和尚于禅堂中开示大众,提出“禅是一种功能”的新说。

这是对“禅”理解、修持的新境界、新思想,是对多年参禅的体悟性总结,对参禅者有重要的引领性意义。何以故?皆因其契合当下社会人心的时代需求。故弟子延理,不揣愚陋,且试论之,以飨有缘。

一、什么是禅

“别胡思乱想就是禅。”

佛说了什么?容易理解吗?我告诉大家,佛所发现的人生真理,非常的简单。其实心就是五个字:别胡思乱想。做人能做到不胡思乱想,他的内心就会变得清明安详,烦恼痛苦也随之而去。——释永信大和尚《我心我佛》

这就是家师对于禅的解读!用平常之语阐述不平常的道理,自然、简单,这也是祖庭的宗风。但是,背后却是他三十余年的修行感悟。

古人云:“真佛只说平常话。”好说玄虚高妙之语,好听空洞无物之言,皆非真佛子也,也决不是诚恳面对人生命题的态度。故末学亦秉持家风,无问西东,直论本怀,碍于观听者,善自珍重!

“深入浅出是通俗,浅入浅出叫庸俗,浅入深出最可恶。”朴素的东西往往最实用、最有力,把深刻的道理用最通俗、最朴素的语言讲出来,那才是真功夫、真水平,才是真本事。

然,即名曰论,什么是禅?总要有个出处——

“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六祖坛经》

吾师亦如是说!

二、禅是一种功能

“二十年前,我曾提过,禅就是别胡思乱想,这是我个人对参禅的感悟。但在禅七开示时,我再强调禅是一种功能,它可以帮助我们去除贪、嗔、痴、慢、疑,获得究竟的解脱;它可以使我们的心更加慈悲清纯,不住相,明心见性;通过参禅,消除我们的妄想和执着,就能开启般若智慧,帮助我们了脱生死,达到人生的终极目标。佛陀曾说:‘奇哉,奇哉!大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少林寺 永信大和尚

之所以说禅是一种功能,皆因此乃出自佛陀的本怀。我们所以称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为“本师释迦牟尼佛”,而非神或仙,就是要我们明白佛法是佛陀为众生开发我们人类自身本俱的潜力和智慧而引导我们觉闻自性的方法。佛者,即觉者之意;佛法者,即是觉悟的方法。所以,佛也只是一个觉悟的过来人而已!

佛教开宗明义的立场就是:“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可成佛”的众生平等观念。而禅就是其中一种具备直接体证佛教平等、慈悲、清净、智能等根本精神的功能和方法。因为佛也是一位由迷而悟,由众生而佛陀的人;他深知痴轮回之苦,亦知智慧解脱之乐,同体大悲之心当是佛陀所以历劫勤苦教化众生的初心。

由此可知,佛由人成,法为人宣,而非故弄玄虚,让人不明就里!既然是为人宣说成佛的道理和方法,就一定要以我们人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阐明佛理,从而发现宇宙人生的真相,如理如法的面对人生好好生活。

禅,就为我们提供了这么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路径,因为禅是一种功能,而非玄虚不可测的清谈。这种功能如何体现和操作?当然首先你要明白禅的运作原理和作用关系,不论是理论上的或是实践方法上的。

下面我为大家选择一个堪称“中国禅宗第一公案”的故事,来举例说明一下禅的运作原理和作用关系。此即“慧可求安心法门”的故事——

时,慧可向达摩祖师求法。

慧可问道:“诸佛法印,可得闻乎?”

达摩道:“诸佛法印,匪(非)从人得。”

慧可听了很茫然,便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弟子心不安,求师父为我安心)。”

达摩回答道:“将心来,与汝安(把心拿来,我为你安心)。”

慧可沉吟了好久,回答道:“觅心了,不可得(弟子找不到心)。”

达摩于是回答道:“我与汝安心竟(我已经为你将心安好了)。”

慧可听了达摩的回答,当即豁然大悟,彻底放松。原来并没有一个实在的心可得,也没有一个实在的不安可安。安与不安,全是妄想。

禅,就是这样简单明了!

禅,就是如此简单可行!

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是让我们明了自身本俱如来智慧德相,与佛具备一样成佛的根本条件。只是因为妄想执着的遮蔽而不能显现如佛一样的智慧和德相;所以我们修行的方向和目标就清晰可见了。

由此可见,禅宗的理路清晰,方法直接有效。它是启发我们本俱的能力和潜质,而非自我否定之后,再去崇拜和接受另一种权威。解脱就是为了脱离这种束缚我们思想观念和固化的知识见地。

一念迷即为众生,一念了悟即为佛。

一念觉一念是佛,念念觉念念是佛。

三、禅的现实作用

《达摩出身传灯传》(明·朱开泰选修)载“波罗见国王”——

波罗提曰:“王既有道,何摈沙门。我虽无解,愿王致问。”王怒而问曰:“子之宗佛,必以佛为是也。且问,何者是佛?”波罗提答曰:“佛之教,虽不滞于有,亦不沦于无。惟见性是佛而已。”王又问曰:“师见性否?”提答曰:“我不见自性,惟见佛性。”王问曰:“性在何处?惟于所见。”波罗提曰:“性在作用上见之。”王曰:“性蕴于中而难知,情发于外而易见,子徒作用上见性,盖亦令我见之。”提曰:“性之作用,现前即是,王自不见耳。”王曰:“寡人作用上亦有性否?”提曰:“作用种种皆是,王若寂然不用,其体亦自难见。”王曰:“若当用时,现处有几?”提曰:“陛下每日作用,其出现时大概有八。”王曰:“既有八处出现,当为寡人言之。”喟然叹曰:“佛法不可有误。”波罗说偈云:在胎为身,处世为人,在眼若见,在耳若闻,在鼻辨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又云:偏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魂。

心是一切的本源,心具备一切智慧善巧,而禅就是发掘和启发这种生而本俱的功能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禅是一种功能,这种功能的目的就是训练和启发众生内心本俱的智慧能力,让它在现实人生当中起到驾驭生命、自在生活的根本作用。

人生应当是自己当家做主的,而非是业海飘零沉沦苦海的。现实生活的无奈常常来自于我们的怯懦,怯懦源于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皆因决断力差,决断力差乃因智慧不够畅达,智慧之所以不明,乃因心智迷失,本性遮蔽故!

由此可见,现实生活的痛苦根源在于心智的迷失,而开发心性本俱的智慧,启发内在的光明自性,照亮前路。这就是禅的功能和目的。

从此,生命不再迷茫,人生不再盲从。成败得失,坦然接受;顺逆境界,欢喜相见。人生岂不是一段自己作主的旅程!

结语——

觉醒自我的无限性,提升认知的广泛性,同样几十年的人生时光,同处在同一个空间维次里面,怎么样更有效地利用时间来体验生命的无常之妙?如何通过有限的认知空间里去感悟无限的宇宙人生的真相?如此种种方是现实对于人生的意义。

禅的功能是启发内心本俱的光明自性,以此作为人生这艘舟航航行于业海之中的明灯,不至于业海飘零,流浪生死,像一个人一样的活着。

现实并不是生命现象,超越现实才是人生应有的高度。宗教给了我们一个超越现实的追求目标和信仰,其实他的目的是为了反作用于现实。是为了让我们更睿智和洒脱的面对现实人生,更充分的享受人生,而非让自己一生受制于所谓的“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