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三天两夜全程徒步纪实之三:清音阁——仙峰寺

峨眉山三天两夜全程徒步纪实之三:清音阁——仙峰寺

14:00 清音阁景区游览完毕

进入中山区,两条线路,前山往洪椿坪,后山去万年寺。

要去看猴,走了前山。

峨眉山三天两夜全程徒步纪实之三:清音阁——仙峰寺

路边很多卖这种叫雪莲果的,乍看上去以为是红薯,据说是脆脆的。

虽然第一次见,却丝毫没有要尝尝的冲动。

峨眉山三天两夜全程徒步纪实之三:清音阁——仙峰寺

作为景区,猴子是被管理着的。

有几十只猴吧,分布在栈道两侧,可以合影可以喂食。猴子都比较温顺。

人太多,不宜停留。顺着栈道转一圈就可以返回清音阁了。


我们接着向山上走。

徒步的人很少,一下子就清静下来了。

转个弯,前面竟然有了人声,一小群人停着不走了。

赶上前去才看清,原来是猴群占道了。

峨眉山三天两夜全程徒步纪实之三:清音阁——仙峰寺

带上帽子,试着向前走,不理它们。不成,不断有大大小小的猴儿赶过来,就坐在路中央挡道。

实在过不去,只好退回来了。

峨眉山三天两夜全程徒步纪实之三:清音阁——仙峰寺

峨眉山三天两夜全程徒步纪实之三:清音阁——仙峰寺

峨眉山三天两夜全程徒步纪实之三:清音阁——仙峰寺

旁边站了个卖猴粮的,说护送我们过去,但前提是每人买包猴粮。共八个人,给了钱不要猴粮,挤成一团,竖起登山杖,带上帽子,弯腰低头,卖粮的挥舞着棍子。群猴飞舞,背包,头上都被能感觉被猴儿扯过踩过。终于有惊无险的通过了猴战区。

路尽头,卖粮的指着坐在角落里冷眼旁观的老猴,它就是这群猴的猴王。

不敢再逗留,远远的拍张照就火速离开了。

峨眉山三天两夜全程徒步纪实之三:清音阁——仙峰寺


15:00 到达万缘桥

很喜欢这个亭子的造型,在漫山苍郁中,有如一条龙舟悠然行进。

至于这个建筑命名,真是网上搜了好久,最后在蚂蜂窝的一篇游记中看到了这个亭子,按照游记上的名字去官网搜索到如下信息:

万缘桥

又名积善桥和万渡桥,清代建筑,位于洪椿坪 “洞天首步”坊下。该桥呈东南至西北走向,横跨黑龙江上游,系石砌单拱平廊桥,为纵联式结构。全长16米,宽3.4米,通高11米。其中拱高5.5米,跨径8.4米。

现存桥上木廊为光绪初重建,平面布局呈“工”字形,抬梁式二架梁用四柱,廊通高3.8米,两侧施座凳护栏,分四排用柱24根,沿桥缘二侧排成列,每行6根。桥旁有碑数通。

峨眉山三天两夜全程徒步纪实之三:清音阁——仙峰寺

15:20 到达洞天首步

很累了!

峨眉山三天两夜全程徒步纪实之三:清音阁——仙峰寺

15:52 望不到边的路,走不动了。还没到洪椿坪,今晚住哪儿呢?

峨眉山三天两夜全程徒步纪实之三:清音阁——仙峰寺


16:19 到达洪椿坪

有些累傻了,只看到千佛禅院,还在问,离洪椿坪还有多远?!

峨眉山三天两夜全程徒步纪实之三:清音阁——仙峰寺

洪椿坪

洪椿坪位于天峰池下,海拔1120米,因寺前原有千年洪椿三株,故称洪椿坪,峨眉山重点八大寺庙之一。洪椿坪,始建于明朝,称千佛庵;清时重修,因寺前有三棵洪椿古树而得名。传为宝掌和尚结茅处。分为观音殿、大雄宝殿和普贤殿,殿后供有达摩祖师象。洪椿坪内珍贵文物数不胜数。一是楹联众多,且品位较高;二是寺内藏有清制千佛莲灯,雕镂精美;三是寺内存有清朝乾隆年间的木制“正明司碑”,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寺院周围山抱林拥,葱郁幽静,雨雾蒙蒙,千枝滴翠。晨曦抚照在林丛之上,雾化为露,瀼瀼泠泠,如粒粒晶莹的无数珍珠,积满了草丛和林梢,只听见密密的林丛中沙沙作响,似觉细雨沛然。顷刻间,浓雾弥漫,只闻人语,不见人影,咫尺竟成了天涯。如绡的晨雾,湿泣泣的带着山野里特有的清香迎面年来,使你感到格外清爽可人。这里的气漫无边际较为稳定,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着四季常春之感。深谷里常常传来阵阵林涛,碧空中隐隐回旋着声声鸟语。确是个休闲颐养的好地方。此地上行仙峰寺15公里,有磴道七千多级;下行清音阁6公里,有噔道三千多级。如果说鉴胜峨眉是一篇完美的诗章,这里自然是承转的段落。要欣赏这""晓雨""之妙,以夜宿寺中为宜。从夕阳西斜到黎明拂晓,还有许多景色可观。这里有许多银杏古树,一至清秋,扇叶金黄,与满山红叶相互掩映,色彩绚丽柔美,故诗人在诗中吟道“不尽霜枫万里黄”。

峨眉十景之洪椿晓雨

寺院依山建筑,山抱林拥,葱郁幽静,空气清新,每当炎夏清晨,常有霏霏的“雨”洒向庭院,四周林中更是蒙蒙一片,并有渐渐“雨声” ,这就是十景之一的“洪椿晓雨”,这是因雨后初晴,林中地面湿度较大,水气不易散去,一到晚上,空气变冷变重,沿山坡下流,把较暖较湿的空气抬升上去,湿度超过饱和,便会凝结成雨,但因规模不大,所以只能形成如雾如烟的小雨,正所谓“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

回头补课,才知道这里很有文化底蕴,值得细细品味。当时走到这里已经很累了,纠结着是要住下来还是继续走,压根没有进寺的念头。遗憾错过了。

下一个能住宿的只有仙峰寺了。还有15公里的路,而报国寺上来是17.5公里,我们走了6个半小时。何况上面的路要比之前难走了,坡度陡了。

同我们一路走过来的两个女孩决定住下了。四个人中,我是最走不动的那个。但是,一想到明天要走40多公里,那是更不可能实现的。问了下当地人这里什么时候太阳落山,说是晚上8点多,还有四个小时。与其四个小时浪费在这里,还不如向上走走看,大不了走段夜路。我虽然很累了,但还走得动。

于是,在我的坚持下,我们两人继续前行。


有些到了极限,连这种几乎不算坡的路都要走走歇歇了。好在太阳出来了,有些刚过午后的感觉,看样子一时半会儿不会黑天。

峨眉山三天两夜全程徒步纪实之三:清音阁——仙峰寺

16:54 到达寿星桥

一段下坡后,俯瞰这细细长长、无边无际的石阶路伸向密林深处,这就是我们将要一步一步走过的路。

峨眉山三天两夜全程徒步纪实之三:清音阁——仙峰寺

九十九道拐

为峨眉山著名险坡,起于凌霄亭,止于寿星桥。从山顶至山脚,坡陡路陕,曲折多弯道,一拐连一拐,一坡接一坡,看一坡到头,忽地峰回路转,又是一坡。传说当年普贤来峨眉山建道场之初,途经此地时,见这里山势高峻,坡陡石滑,险绝人寰,便授意灵祖菩萨指挥随行三千力士同时动手,每人修一级台阶。三千石级顷刻而成,灵祖验收时一数,恰好石阶有九十九道拐,此坡因此而得名。

徒步的时候,始终不知道著名的九十九道拐从哪里算起,看到牌子的时候已经不知不觉的走完了。现在才知道,原来九十九道拐是自从上而下的,这个寿星桥竟然是终点。好在还留了个影。

峨眉山三天两夜全程徒步纪实之三:清音阁——仙峰寺

峨眉中山区风光。阴天,未见云雾,未见蓝天,也未见能令人惊呼“哇,好美”的景致,一切都中规中矩。天气也是不冷不热,微风拂面,倒是很适合登山。

峨眉山三天两夜全程徒步纪实之三:清音阁——仙峰寺

峨眉山三天两夜全程徒步纪实之三:清音阁——仙峰寺

坡度明显要比低山区陡了。

峨眉山三天两夜全程徒步纪实之三:清音阁——仙峰寺

似乎是过了一个疲劳期,状态恢复了很多。在爬过一个长长的坡后,有心情自拍留念了。

这是生长在悬崖边的并蒂杉树,两根枝干相互扶持着共同笔直的伸向天空。

峨眉山三天两夜全程徒步纪实之三:清音阁——仙峰寺

17:54 看到这个牌子

想必这是九十九道拐的起点。

峨眉山三天两夜全程徒步纪实之三:清音阁——仙峰寺

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拐”了。虽然是在不断的转圈,但真没有九十九道那么多。

峨眉山三天两夜全程徒步纪实之三:清音阁——仙峰寺

看到山顶了,有盼头了。

峨眉山三天两夜全程徒步纪实之三:清音阁——仙峰寺

又走不动了,欣赏一下脚下的台阶吧,今天走过的台阶绝对不止一万级了。

峨眉山三天两夜全程徒步纪实之三:清音阁——仙峰寺

18:45 太阳已经落山了

仙峰寺下的观景台,天气晴朗的话,在这里看晚霞会很美很美。

峨眉山三天两夜全程徒步纪实之三:清音阁——仙峰寺

最后一段路。胜利在望!

峨眉山三天两夜全程徒步纪实之三:清音阁——仙峰寺

18:58 到了到了,终于在天黑之前抵达仙峰寺。

我们成功了!!

峨眉山三天两夜全程徒步纪实之三:清音阁——仙峰寺

峨眉山三天两夜全程徒步纪实之三:清音阁——仙峰寺

十个小时,39114步,官方距离32公里。

原本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挑战一下自己的极限。的确很累,但能走到最后并不关乎体力,而是意志。只要信念坚定,通常是能心想事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