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中的元宵風俗|我們的節日

诗词中的元宵风俗|我们的节日

關於元宵節的起源,有不同的說法。有人認為與漢初平息諸呂之亂有關。有人則認為元宵節的起源與漢武帝正月十五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神的活動有關。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與道教有關。道教中有“三元”和“三官”。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三官則為天官、地官、水官,傳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道教將“三元”與“三官”相配,因此上元為天官賜福之日。元宵節本來叫做“元夜”、“元夕”或者“正月十五”,後來受到道教影響又叫“上元”。

诗词中的元宵风俗|我们的节日

在悠久的歷史中,元宵節形成了各種風俗,如鬧花燈、猜燈謎、吃元宵等等。其中最重要的,當然要數鬧花燈了。而關於燃燈風俗的起源,也有不同的說法。有人從民俗學的角度來解釋。古代農人有燃燒火把來驅趕蟲獸的習俗,希望藉此保護莊稼不受侵食,以獲得好收成。還有富於神話色彩的傳說,言因為人類在打獵時打死了一隻神獸,因此天帝震怒,想要派一位天女燒盡人間,而天女憐憫人類,就偷偷告知了這個消息。人們因此想出用燃燈結綵的辦法來欺騙天帝,讓他以為人間已經陷入了火海之中。

诗词中的元宵风俗|我们的节日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燃燈與佛教有關。燈在佛教中一直是佛性光明的象徵。而且傳說正月十五這一天是佛祖示現神變以降服神魔的日子,所以此日須舉行燃燈法會。東漢明帝時,開始在寺廟中張燈,後傳入民間。

诗词中的元宵风俗|我们的节日

歷代燈期的長短略有變化。漢代為一天,唐代為三天,宋代達五天,明代則自初八點燈,至正月十七才落燈,清代又縮短為四五天。唐代兩京有宵禁的制度,在元宵節這一天則徹夜縱士民遊樂。唐詩中寫元宵節最負盛名的一首詩當屬蘇味道的這首《正月十五夜》了: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蘇味道這首詩作於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寫的是武則天治下神都洛陽元夜觀燈的場面。“火樹銀花合”將絢爛的燈火比作一株株花樹,是歷代傳誦的寫元夜觀燈的名句。“金吾”是京城負責戒備的官名。《唐兩京新記》載:“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後各一日以看燈,光若晝日。”可見當時盛況。

诗词中的元宵风俗|我们的节日

宋詞中寫元宵節景象最有名的一首詩莫過於南宋詞人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了。從這首詞我們可以看到宋代元宵節的熱鬧場面: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東風夜放花千樹”這句實際上是化用了蘇味道那首詩中的“火樹銀花合”,但顯得更為灑脫輕快,給人以喜悅之情。“更吹落,星如雨”將紛紛墜落的煙火比作星雨,想象奇妙。“一夜魚龍舞”是寫舞動魚形和龍形的彩燈。南宋吳自牧《夢梁錄》中寫宋代都城元宵節時:“以草縛成龍,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燈燭萬盞,望之蜿蜒,如雙龍飛走之狀。”下片的“蛾兒雪柳黃金縷”,都是元宵節時女子頭上戴的裝飾物。李清照在她那首回憶汴京元宵節的《永遇樂》詞中也寫到了這些裝飾品:“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

诗词中的元宵风俗|我们的节日

吃元宵的風俗是從宋代開始的。宋代民間流行吃一種食品叫做“浮元子”,因為在元夜所食,而元夜又稱元宵,所以這種食品也就被稱為“元宵”了。如今北方人吃的“元宵”和南方人吃的“湯圓”在製作工藝上是很不同的。“元宵”是將餡放在盛滿糯米麵的笸籮內一次次地滾成的,而“湯圓”則是先做好糯米糰,再將餡兒放到裡面去。清代詩人李慈銘在他的《賀新郎》詞中寫到了闔家團圓吃湯圓的情景:

年時最憶家園裡,

簇團樂、生盆綵勝,母妻兄弟。

飣座湯圓同拜祝,百歲清門風味。

诗词中的元宵风俗|我们的节日

除了鬧花燈、猜燈謎、吃元宵等習俗,在古代還有祭祀一位叫“紫姑”的女神的風俗。南北朝時期的《荊楚歲時記》中就有祭紫姑的記載了。李商隱的詩《正月十五夜聞京有燈恨不得觀》記載了這個風俗: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輦隘通衢。

身閒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

據說紫姑還能夠占卜來年的蠶桑之事。可見古人往往有在正月十五這一天占卜來年蠶桑收成的活動。楊萬里也在一首七言古詩記載了這樣的風俗,並提到鄉人用粉米做成繭絲,在其間藏著祈求來年蠶事好運的話語:“兒女炊玉作繭絲 ,中藏吉語默有祈。”

诗词中的元宵风俗|我们的节日

元宵節可以說是中國自古以來最熱鬧的節日之一了。元宵節的各種習俗中積澱著中國的歷史、宗教和文化。而這些美好的詩詞除了蘊含著詩人的情志,也成為了習俗的記錄者。(西安交通大學中文系講師 中華好詩詞第四季擂主、總決賽四強 李明)

诗词中的元宵风俗|我们的节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