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霸宇宙生态保护计划”能实现吗?

“灭霸宇宙生态保护计划”能实现吗?

文 \飞雪之灵

为了能让灭霸好好看夕阳种紫薯,他最好这么做.....

这几天被#复仇者联盟3# 刷屏了。很惭愧,这系列电影一部都没看过。不过看了一些讨论和介(ju)绍(tou),灭霸倒是引起了我的兴趣——因为他的“宇宙生态保护”主张。

根据介(ju)绍(tou),灭霸的主张是“消灭宇宙中一半的生物,来保护宇宙的生态”。

这个主张听上去很合理,毕竟宇宙资源有限,扩张和掠夺让宇宙生态疲惫不堪,所以消灭掉一半,每个生物体拥有的资源立马多了一倍,美滋滋。

“灭霸宇宙生态保护计划”能实现吗?

不过要从生态学角度考虑,这个做法,似乎有点那么不对......

一、到底消灭什么?

宇宙可以看做一个孤立系统,而每一个星球则是一个封闭系统,对于一个星球上的生态系统来说,物质资源是一定的,能量在热寂之前则可视为是充足的(当然即使不充足,也不影响讨论)。

要维持生态系统,必然有功能分工,也就必然具有将低质量、不易利用的能量(如恒星辐射能)转化为生态系统易于使用的能量(化学能)的生产者,以及消耗生产者的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但是这些玩意儿,都是生物啊。

那么灭霸的思路就有问题了:生产者也是生物,需不需要消灭?

从介(ju)绍(tou)来看,有一个很矛盾的点:灭霸打响指的时候,英雄们都化灰了,而周边的树木和草原完好无损——从这一点看,似乎灭霸对生产者比较友好。

“灭霸宇宙生态保护计划”能实现吗?

树人化灰了....但背后的棕榈似乎没事啊..

而另一方面,树人挂了....但树人也是植物啊。所以从这一点上似乎可以推断,灭霸“消灭一半生物”的计划,其实是有水分的,更准确的来说,灭霸要消灭的,是“拥有智慧能够扩张的消费者”的一半。

这个很好理解,毕竟如果连生产者的植物和分解者的微生物都少了一半,星球们回归光秃秃的岩石状态.....这算P的环保啊.....

二、消灭一半有用吗?

那么假定灭霸的真实想法是灭掉一半有智慧的消费者,那么灭掉一半之后,宇宙生态环境就好了么?

学过生态学的,对于“一半”这个概念应该很敏感。原理很简单,对于呈在有限资源环境中,不受控增长的单一物种来说,其增长符合逻辑斯蒂增长,种群数量-时间曲线是典型的S型曲线。尽管在“地球生态学”中,逻辑斯蒂增长是描述单一物种的,不过从宏观来看,一个星球的所有消费者增长也可以近似模拟之。而当种数量趋近环境最大承载量(K)时,增长率趋于0,这时候,生态系统是饱和的——也就是灭霸最不想看到的情况。

“灭霸宇宙生态保护计划”能实现吗?

逻辑斯蒂增长

然而,如果一下把数量降低到K/2,尽管资源多了一倍,但是由于生物体繁殖的本性,增长率则一下子提升了——达到最大值。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要不了多久,种群数量又会趋近于K值,灭霸又不能安心看夕阳种紫薯,而是又要出来打一轮响指了....

三、更好的解决之道是什么?

显然,粗暴的消灭一半消费者,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还无端让灭霸这位有理想的生态主义者成为了人人眼中除之而后快的屠夫。那么,有没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呢?自然是有的。答案很简单:区域化和区域化平衡。

我们已知,生物具有趋近环境K值的本性。但是K值的限制范围则是可以设定的。换句话说,可以设定一个区域作为生物增长的区域,让生物达到这个区域内的K值,但是严防扩散到其他区域。

这个很像牧区草原上实行的轮牧制度:将草场划定区域,牲畜在一片草场生息繁衍之后,再去另一片草场。假设总草原的环境容量是K,那么划分为N个区域后,每个区域的容量K/N就成为了新的K’值,而牲畜达到K’就可以了。而对于地球生态系统来说,控制出生率来减缓人口增长、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供给足够物质满足人口需求,同时限制对原生环境的破坏,才是环保的出路。

换到宇宙当中,其实宇宙的总环境容量就是K,而每个星球则可视为K’。而且幸运的是,并不是每个星球都有智慧消费者,并且星球之间的距离决定了大规模的智慧消费者移动是困难的,所以让那些无智慧消费者的星球成为资源供给地就可以了,灭霸要做的,用他的惊人能力控制外星殖民、以及控制大规模人员星际间移动、星际间运输以资源为主就可以了。

光杀人,是没用的....

当然,如果灭霸能意识到这些,他会选择去做宇宙星际运输公司总裁,而不是去到处打响指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